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形成的原因及表现。中华文明主张在家、国、天下的视野中理解个人的价值,由此促成了对家、国、天下的连续性的突出追求。

家庭中的“生-生/继-承”关系,包含了一种贯通差别、强调和谐共在的伦理秩序,同时家庭也是一种以生命共同体来延续文明的重要机制,家庭是维持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重要场所。中国人深刻认识到家庭之外的群体性生存对于个体、家庭的存续具有重要意义,将个体的主动性自觉地定位在保证国家统一的方向上,最终形成了以集体主义来维持国家、民族、文明的连续性的机制。

中国是一个有天下视野、以天下为结构的国家,天下观念要求个体以文明不可断的坚定信念,为群体的生生不息保存文明的火种。大群一体的世界观、文化生命的继承意识、穷变通久的通史精神都是维系整体生生相续的文明原理。全书分为“家庭:长文明的载体”“国家与文明的连续性”“天下:文明不可断的信念根基”和“坚守中华之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四个章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家庭:长文明的载体
  • 第一节 家庭与文明的延续
  • 第二节 “天下—国—家—身—家—国—天下”循环
  • 第三节 家庭孕育的政治文明
  • 第二章 国家与文明的连续性
  • 第一节 大规模政治文明体的连续特征
  • 第二节 国家形态对于文明连续的意义
  • 第三节 文化传统塑造国家形态
  • 第四节 国家观与爱国主义
  • 第三章 天下:文明不可断的信念根基
  • 第一节 大群一体:时间连续性中蕴含的最整全空间
  • 第二节 “与天时俱不息”:文化生命的内在动力
  • 第三节 穷变通久:通史精神的展开
  • 第四章 坚守中华之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第一节 坚定文化自信
  • 第二节 秉持开放包容
  • 第三节 坚持守正创新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