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特征,从和平性的概念阐释出发,以和平性和其他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整体关联为基础,着重阐释中华文明和平性观念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揭示中华文明和平性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原因。本书不仅对全面理解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深层次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书分为“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内在机理与历史呈现”“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内涵”“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特点”“太平理想——中华文明和平性的追求”“继往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继承与发展”五个章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内在机理与历史呈现
  • 第一节 以农为本——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历史基础
  • 第二节 “家和万事兴”——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文化基础
  • 第三节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社会的流动性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历史呈现
  • 第二章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和平”释义
  • 第二节 中和之道
  • 第三节 絜矩之道
  •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五节 致太平
  • 第三章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特点
  • 第一节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本体论依据
  • 第二节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基础
  • 第三节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特点
  • 第四章 太平理想——中华文明和平性的追求
  • 第一节 “大同”理想
  • 第二节 “大同”理想的发展
  • 第三节 王道理想
  • 第五章 继往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二节 构建和谐世界
  •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和平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