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特征,首先从什么是创新性、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的体现、创新性包含的辩证关系等角度,阐释了创新性的一般性理论,然后以时间顺序为轴线,回顾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创新变革、近代中国的创新尝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创新实践,并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意义。

全书分为“创新性概论”“古代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变革”“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创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五个章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创新性概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创新
  • 第二节 人的劳动是创新性的源泉
  •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处于人类创新的前列
  • 第四节 创新发展的辩证规律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
  • 第一节 殷周之变与礼乐文明
  • 第二节 东周时期的变革思想
  • 第三节 大一统与中华文明的理想
  • 第四节 近代变革中的传统资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变革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创新能力衰落的原因
  • 第二节 殖民掠夺与西方式的现代化
  •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变革民族传统的尝试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创新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创新实践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实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必然性
  • 第二节 创新性视野下的“第二个结合”
  • 第三节 创新性与其他四个突出特性的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