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自我提升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3千字
字数
202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成长这件事,请让孩子自己来。
内容简介
全书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切入,帮助父母理解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
作者认为,当下集体教育焦虑的根源在于父母永不知足的比较,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内在驱动性,一味和别人比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陷入焦虑。家长真正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自我探索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主动而自觉的成长,找到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此生极大概率就是个平凡人。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孩子岂是工具 成长才是目的
- 1.1 生命科学要求教育把人本身当作目的
- 1.2 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
- 1.3 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影响孩子的一生
- 1.4 让孩子知道家很安全,他很有用
- 1.5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切都要反求诸己
- 第二章 好奇成就兴趣 事事皆可学习
- 2.1 童年培养一生的兴趣
- 2.2 兴趣指引人生的方向
- 2.3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讨论
- 2.4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该学的
- 2.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2.6 在年轻时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 2.7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 第三章 万事莫要攀比 育儿必先育己
- 3.1 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 3.2 父母都需要进行再教育
- 3.3 为什么父母会永不知足
- 3.4 幸福童年的根本在于亲子交流
- 3.5 将孩子看作独立的生命个体
- 3.6 孩子的个性并无好坏之分
- 第四章 身教胜于言传 童年治愈一生
- 4.1 孩子应该养成的三个好习惯
- 4.2 管理孩子情绪的重点是让他们共情
- 4.3 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三百本藏书
- 4.4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 4.5 让孩子相信世界是可被认知的
- 4.6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 第五章 重视科技创新 呼唤多元教育
- 5.1 文化自信与文脉传承
- 5.2 科技是未来教育的重心
- 5.3 我们时代所呼唤的教育
- 5.4 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