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热爱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书写的从容自然,倡导从大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孩子,很喜欢这种风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信希望热爱世界笃定达观愉快自洽终身学习积极乐观自立自强事事关心改变自己反求诸己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争取做一个 “教育型父母”,每天坚持阅读,多带孩子行万里路,完成一个又一个小确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尹烨的这本小书《做从容的父母》很容易看,是他关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观点合集,绝大多数读后都是心有戚戚焉。亲子育儿的观念很容易传播,但想把这些观念形成指导实际的内在原则,则相当困难。因为在家里推动和实施这些教育原则的前提是,家长能够自我革新、二次成长并终身学习。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你想让孩子爱上读书,你自己得先拿起书本;你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你自己得先做到信息斋戒;你想让孩子爱上运动,你自己得先动起来… 如果你这个成年人做不到,你就没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到。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自己的孩子将来大概率是个普通人,是个平凡的人。这是现实,但这没什么不好,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安全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陪他们行万里路,给他们托底,做他们的压舱石。“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让孩子成为一个追求 “悼词美德”,而不是 “简历美德” 的人,让他学会爬 “第二座山”。家长的思维要从 “我执” 向 “执我” 转变。“我执” 所执的对象是孩子,家长高高在上施展权威,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面子或者继承自己未竞理想的工具。“执我” 所执的对象是自己,我们要带着孩子一同成长,而不是推着孩子向前走,这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借着孩子这面 “镜子” 来借假修真,实现自己的人格成长。尹烨老师也重点强调了 “家风传承” 的概念。一个家庭一般要经过三代人的接力,才能从贫到富,由富而贵。也就是说,第二代如果能解决物质贫乏的问题,那么第三代才有机会在精神上拥有一点儿高贵气质。过去科举取士的古代社会,我们也讲究 “诗书传家” 或者 “耕读传家”,在经济条件普遍富足的今天,这些好的传统正在回归。做从容的父母,如果做不到静待花开,但一定不能揠苗助长。看到那些 “卷” 得无法无天的父母,提前让孩子各种跳级的案例,没有必要焦虑,他们只是在让孩子应该挑水的时候想着砍柴,世上多了一个仲永让人可惜,但绝不应该引发大众的焦虑。在《清单革命》这本书里,教育被划分为超复杂项目,是比造飞机导弹更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能做的是用 “日拱一卒” 和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来对抗这些不确定性,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为时间的朋友。孩子不是陪我们一起走下去的人,而是在我们死后,他们还要在这个世界生活很久的人。所以,我们要在亲子关系上 “课题分离”,孩子有他们的路走,而我们也有自己的路要走,要和他们成为一生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亲缘上的羁绊或掣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教育回到教育本身

          做从容父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执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