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鲜活故事呈现中国式公司治理迷局破解之道,一本书构筑中国公司治理完整框架。

内容简介

在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既有以阿里为代表的虽然不发行AB双重股权结构股票,但通过合伙人制度变相形成同股不同权构架而完成的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制度创新,也有尽管存在持股比例不低的大股东,但基于政治关联、社会连接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中国故事的题材和元素。在本书中,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触讲述鞭辟入里剖析后的公司治理的中国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分级股份、分类董事与公司自治
  • 自序 公司治理的中国故事独特在哪里?
  • 导言 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
  • 第1章 合伙人制度: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制度创新
  • 1.1 从万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权安排的新革命
  • 1.2 阿里:资本市场发展走过的这二十年
  • 1.3 阿里回归亚洲市场未来面临的挑战
  • 第2章 独角兽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 2.1 科创板上市,为什么“同股”,却可以“不同权”?
  • 2.2 如何为独角兽企业进行股权结构设计?
  • 2.3 如何为独角兽企业进行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 2.4 从“股东”中心到“企业家”中心:公司治理制度变革的全球趋势
  • 第3章 分散股权时代与公司控制的实现方式
  • 3.1 万科股权之争: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的标志
  • 3.2 “万科股权之争”启示录
  • 3.3 如何解读我国资本市场当下面临的公司治理困境?
  • 3.4 分散股权时代公司控制权加强的实现方式
  • 第4章 “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 4.1 上市公司董事制度中的“中国故事”
  • 4.2 从万科董事会组织看超额委派董事现象
  • 4.3 恒丰银行:“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 4.4 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与公司治理
  • 第5章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两家民营企业做对了什么?
  • 5.1 为什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缺乏激励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 5.2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两家民营企业做对了什么?
  • 5.3 成为今天的碧桂园,他们做对了什么?
  • 第6章 国企混改,选择与“谁”分担不确定性
  • 6.1 国企混改,选择与“谁”分担不确定性
  • 6.2 国企之间的“混”为什么没有达到混改的真正目的?
  • 6.3 国企改革:从股份制改造到所有制混合
  • 第7章 从15个案例看中国公司治理走过这15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掌控与激励

    本书论述了合伙人制度、独角兽企业、分散股权、中国式内部控制人、员工持股计划、国企混改等在公司治理上的中国故事,言之有物学术性较强,看目录就知道不好 “惹”,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和参考意义。个人几点拙见:①针对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作者称之为 “同股不同权”,宁向东老师称之为 “不同股不同权”,仲继银老师称之为 “分级股权制度”,界定名字边界比了解基本事实更复杂,直接称之为 “阿里合伙人制度” 有何不可?②本书逻辑严密治学严谨,部分内容反复论述重申稍显繁文缛节,多处相似情节可以稍事删减,个别细节应当补充背景预设,几点小疏漏已反馈得到。③股权分置、借壳上市、上市难退市难… 有点不可理喻且难以忍受。期待郑老师的新探索ต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管理管事,治理治人

      公司管理,关注的是文化与制度的建设。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如何将人和资源的益处发挥到极致。管理方面的书籍有很多,不论是德鲁克的科学管理,还是谷歌推广的 OKR 管理,其本质核心都是将目标和行动之间形成一个有效闭环,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将是高效地做成。早在秦国时期,公孙鞅就已经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1. 明确的目标。2. 简单的规则。3. 及时的反馈。相对来说,公司治理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治理关注的对象,更多的是人和权力的划分。这本书从巨头公司(万科和阿里),独角兽公司,民营企业,再到国企混改,各种类型的企业当中,如何进行股权分配?如何通过合理的董事会架构,实现对公司的约束以及有效治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阿里以及小米的同股不同权政策,使得公司的创始人在掌握的股权比例很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的对公司进行治理和控制,不会过分的受到资本的牵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科,大家也都听到过万科和宝能之争,就是所谓的 “门口的野蛮人”,由于股权的问题导致公司创始人把很多精力花费在了股权之争上。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用了 15 个例子,来针对性地对公司治理和股权的问题进行了举例和分析,非常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掌控企业的同时完成激励?这本书可以看看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 2007 年完成,股票实现全流通,无论国资背景的大股东,还是民资背景的大股东,都开始减持所持有的控制性股份,我国资本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股权分散趋势。这种减持状况一直持续到 2015 年,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首次低于标志相对控股地位的一票否决权的 1/3(33% 左右)。在我国资本市场,未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发行的不是一类股票,而是两类股票。作为投资者,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是投资股权分散的公司,还是投资股权集中的公司,而且需要考虑是投资只发行一类股票的公司,还是投资发行(AB)两类股票的公司。如何在投票权配置权重向创业团队倾斜的可能情形下开展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合理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未来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五年的试水,我国国企混改逐步形成两个层面两种模式的改革思路。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实体经济层面引入民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实现所有制的混合;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层面上,通过新设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实现从 “管企业到管资本” 的转变。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为投资方布局新经济企业,抢占赛道提供更多的契机。过去 40 余年,由于我国具备了中国新经济企业发展的 “天时”(恰逢以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地利”(以市场导向的经济转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和拓展的发展空间)和 “人和”(基于中国企业家的勤劳和智慧完成的大量制度创新),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新经济企业,一个新的公司治理理念是如何在鼓励创业团队人力资本投入主导业务范式创新和降低代理冲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二者之间取得平衡,而既非以往的一味强调防范经理人和大股东剥削小股东的所谓的 “防火防盗防经理人”,也非面对投票权配置权重向创业团队倾斜后对中小股东权益损害风险增加下的一味听之任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一方面将成为国企实现混改可资凭借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将反过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深度社会化,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加分散多元的股权结构。相比于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混改,借助资本市场实现的国企混改往往具有较低的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机制转化成本。鉴于投票权配置权重倾斜构成对外部分散股东权益的潜在威胁,在配置权重倾斜的股权设计中需要标配 “日落条款”,通过 “日落条款” 的引入实现控制权在创业团队和股东之间的状态依存。2019 年 7 月上交所科创板开板,允许 “同股不同权” 构架股票上市。2020 年 1 月 20 日,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名第六位的优刻得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上市,成为我国 A 股第一家采用 “同股不同权” 构架的独角兽企业。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