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3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理学助力戒烟,科学方法降低焦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读物,讲述了怎样通过自我催眠的方法有效地戒烟,真正过上“不受香烟蛊惑”的生活。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迅速且宜长久实践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不会让人在戒烟的同时感到焦躁不安,也不会增加体重。本书内容有科学依据,贴近生活,可读性、可操作性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不熟悉的领域
- Chapter01>>> 第二眼的惊喜:详述尼古丁效应,了解烟瘾的产生过程,了解戒除香烟需要怎么做
- 回到孩童时代
- 如雷贯耳又臭名昭著:尼古丁
- 大脑中的魔法实验室
- 人类渴望奖励
- 尼古丁的效用是怎样丧失的
- 美好的生活使人们对麻醉剂自然免疫
- 越南的“吊诡”事实:心理预测的自我验证
- Chapter02>>> 掌控自己的生活:期许未来会塑造前行的道路,决定戒烟本身就会让你感到开心
- 七个问题
- 有魔力的一句话
- 潜意识中隐藏的魔力
- 大步迈入美好未来:我是无烟者
- Chapter03>>> 最好别禁止人们吸烟:为什么禁烟不是什么好主意?为什么时间久了意志力也不管用,吸烟者的肺部照片也无法让人长期警醒,就连尼古丁贴片也不能解决最终问题?
- 禁令的失败属性
- 为什么患病的危险不能对吸烟者起到震慑作用
- “尼古丁上瘾”的迷局
- 尼古丁替代品 ——无效
- 怎样简单地越过阻碍
- Chapter04>>> 表里并不如一:香烟中的哪种物质才是真正元凶?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被心理暗示影响?怎样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快速降低你吸烟的欲望?
- 一氧化碳:一种特殊的毒素
- 振奋精神,迎接新能量
- 怎样快速减少对香烟的兴趣
- 请你保持积极的期待
- 用心理暗示代替对吸烟的渴望
- Chapter05>>> 新视角:为什么渴望与上瘾无关,但与一只流口水的狗有关?
- 渴望的作用
- 巧克力是种药物吗?
- 古老而经典的刺激反应
- 难道我们都有点像狗吗?
- 60年来每天20支香烟,然后彻底戒除
- 瘾君子的睡眠与吸烟者的睡眠不同
- Chapter06>>> 学习:为什么说每个烟民都能马上戒掉香烟?怎样让烟盒上的警示语进入你的潜意识?你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到哪些经验?
- 因为你本身就很宝贵
- 再次写下戒烟的五个理由
- 在潜意识中烙下印迹
- 尽量明确地表达目标
- Chapter07>>> 我们内在的心理活动:为什么我们只相信经常听到的东西?为什么说戒断症状是一种会变成事实的假想?香烟和消防车有什么共同之处?
- 重复是护佑也是魔咒
- 我们总是得到我们相信自己会得到的东西
- 重新拿回生活的控制权
- Chapter08>>> 继续保持:作为曾经的烟民,怎样戒掉香烟但仍保留自己喜爱的习惯?怎样保护自己免受超负荷心理压力的伤害?
- 吸烟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冥想大师
- 打开血清素的开关
- 我的休息时间是属于我的:请你务必要保持以往的习惯!
- 连接潜意识的特殊天线
- Chapter09>>> 非常简单:为什么说你在阅读本书时就已经处于催眠状态中?戏剧手法怎样把你变成一个自己期待成为的人?
- 每天发生的转变:催眠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日常化
- 请你一起做,尽量慢慢来
- 请你拥抱新的可能性
- 扮演行为
- 事实是根据我们的期待形成的
- Chapter10>>> 魔法时刻:怎样立竿见影地看到精神对身体的影响力?怎样通过一种方法直接摆脱吸烟的所有负面影响?
- 催眠练习
- 怎样一劳永逸地摆脱所有消极影响
- Chapter11>>> 潜意识中的秘密世界:为什么催眠是一件灵活多变的事情?人们如何乘着幻想的翅膀飞翔?
- 关注即关键 ——现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现实
- 条条大路通罗马,催眠也是如此
- 催眠的方法总是灵活多变的,结果最重要
- Chapter12>>> 习惯的力量:怎样改造你在潜意识中的习惯,将神奇的时刻变成永恒?
- 潜意识里的专家小组:你的习惯
- 调整你的习惯
- Chapter13>>> 全力向前:怎样将新得到的能量转化成更多的生活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健康状态?怎样通过叩击达到完全放松的效果?
- 运动终于不再是谋杀
- 探索新的口味
- 慢饮食的魔力:将做饭和吃饭作为冥想练习
- 不要忘记细节
- 运用身体中隐藏的能量通道
- 全方位的放松
- Chapter14>>> 为什么潜意识喜欢储藏?你要怎样准备一张安全网,以防止出现重蹈覆辙的情况?
- 防止你重蹈覆辙的安全网
- 我的宣告:我不吸烟
- 怀旧陷阱:以前的一切都比现在好?
- 用思想上的柔术使压力失效
- 后记 你自由了!
- 文献推荐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哈尔滨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大型城市综合出版社。主要出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实用生活等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