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师》《布鲁克林》作者科尔姆·托宾全新长篇力作,还原一个充满欲望和秘密的托马斯·曼。

内容简介

《魔术师》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边远小城吕贝克拉开帷幕,男孩托马斯·曼在那里成长,父亲保守,受礼教约束,母亲来自巴西,迷人而难以捉摸。年轻的曼向父亲隐瞒了他的艺术抱负,向所有人隐瞒了他的性取向。他被慕尼黑最富有、最有教养的犹太家庭吸引,娶了这家的女儿卡提娅,生了六个孩子。

在意大利度假时,曼对在海滩上遇见的一个男孩产生渴望,并写下《死于威尼斯》的故事。陪卡提娅在瑞士疗养时,他又迷惑于使人无法离开的高山氛围,写下《魔山》。他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反复期待他的政治表态。他逃离德国,前往瑞士、法国,再到达美国。他的漂泊最后结束于苏黎世以南的基尔希贝格。

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传奇,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托宾精心打造了一个复杂但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形象,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家庭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时代斗争。

目录

  • 版权信息
  • 重要人物表
  • 第一章 吕贝克,一八九一年
  • 第二章 吕贝克,一八九二年
  • 第三章 慕尼黑,一八九三年
  • 第四章 慕尼黑,一九〇五年
  • 第五章 威尼斯,一九一一年
  • 第六章 慕尼黑,一九一四年
  • 第七章 慕尼黑,一九二二年
  • 第八章 卢加诺,一九三三年
  • 第九章 屈斯纳赫特,一九三四年
  • 第十章 新泽西,一九三八年
  • 第十一章 瑞典,一九三九年
  • 第十二章 普林斯顿,一九四〇年
  • 第十三章 太平洋帕利塞德,一九四一年
  • 第十四章 华盛顿,一九四二年
  • 第十五章 洛杉矶,一九四五年
  • 第十六章 洛杉矶,一九四八年
  • 第十七章 斯德哥尔摩,一九四九年
  • 第十八章 洛杉矶,一九五〇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魔术师》从书的内容看,怎么也和魔术师联系不上,如果非要强行的联系就是在家庭中偶尔给孩子变的魔术。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作品,他的人生,他的 “秘密”,感觉就像是魔术师的戏法,充满了神秘、惊喜和不可思议,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托马斯・曼,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同性恋者,一位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人,还有就是身边各色的人,传奇就在于常人的不可理解,不过伟大也在于不能理解。如果说非要说说自己的感觉的话,我觉得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是孤独的,身边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了解自己的人,或许这也是和读者产生共鸣的伟大之处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生不长,但作家的一生可以抵达时间尽头

      一生经历一战二战的德国作家,不朽文学功绩既是护身符,又是所有苦痛的开始与无终结。托马斯・曼,祖辈、父辈、妻子、子女、孙辈,在历史中跌宕起伏、风流云散,历史事件、名著创见与暗涌情欲纠结缠绕,复杂却丝丝清晰可辨。再次享受到短句子的魅力与动人心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魔术师摇晃的一生

        NO.38《魔术师》[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托宾用内敛节制、优美柔和的笔法,写漂泊之人的疏离孤独,亲密之人的脱节借位,沉默之人压抑的涌动情欲。他写爱与失去,也写家庭的意义,把动荡历史融化在个体最平凡的生活之中,把伟大人物收束在心理最细微的颤动之中。内容简介《魔术师》写的是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 16 岁到 80 岁的生活和经历,他在一个保守的德国父亲和自由奔放的巴西母亲的教养下成长,作为家里的二儿子,托马斯曼经历了敏感的童年,从那时起,他就习惯并善于隐瞒自己真实的抱负与取向,并开始小心观察生活与周围人来撷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历经一战、二战、冷战这段近代史最动荡的岁月,作为德国人和犹太家庭这个特殊的身份,从德国到瑞士、法国、美国等地的游离漂泊,最外圈的外界环境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家庭,带来生死离别,也影响着处于核心之中的托马斯曼。托马斯曼对战争、对纳粹一开始的保留态度,他在这之中的心理转变,完全就是当时一个普通德国人面临家国时代巨变时最真实的反应,包括后来他不想自己的名誉受损,不想自己的作品被销毁,不想影响自己的创作和出版,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对纳粹的暧昧态度,甚至遭到自己家人的嘲讽和反对,包括他对家人的冷酷,他把最疼爱的孙辈作为原型写在作品中,却为那个角色设计了痛苦的死亡,长子克劳斯自杀时他在瑞典丹麦进行讲座,得知消息后,他们夫妇延续行程没有去参加葬礼,唯一去参加葬礼的小儿子写信来指责他。“我相信这个世界因您对您那些书全心全意的付出而感激,但我们,您的孩子们,对您毫无感恩,对陪伴在您身边的母亲也毫无感恩。” 最喜欢的角色《魔术师》里的托马斯曼的妻子卡提娅,出身富庶的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对艺术有极高的欣赏力,被父亲认为如果不嫁人也能成为优秀的数学家,而她选择嫁给托马斯曼,事无巨细地为他打理家庭,和除创作之外的财产、事业、联络工作,又是曼最信赖也最理解他的读者。她熟知托马斯对年轻同性的爱慕,却并非是忍气吞声的妻子,而是对一切了如指掌甚至带点狡黠和默契的朋友,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会觉得卡提娅因为伴侣和家庭浪费了自己的才华,消耗了自己的健康和能力,本应拥有更广阔灿烂属于自己的一生,但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她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所有好事,并让所有读者觉得,与卡提娅结婚,是托马斯曼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精彩摘抄 “他想他在表演,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世人面前充当自己的外交官,而不是本人。”"魔术师从未打算逃离自己的国家。" 托马斯希望,音乐所唤起的同样的情感,能被捕捉进他的小说,但用的是词语,不是音符,是句子,不是和弦。他希望自己是另一种作家,关心的不是世界的细枝末节,而是更大更永恒的问题。无论在公众还是私人空间,这个世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应该从单一角度转变为多角度。战争是结束了,但它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人们心里有许多恨,在你访问期间,这些恨会指向你。但这是人生第一次,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他已年老,无需取悦别人,也没了敌手。他给一个回德国生活的朋友写信说,他不想埋骨在美国这片没有灵魂的土地上,他不欠美国什么,美国对他毫无了解,他也不介意把这封信投给德国报纸。这是事实。当他想到自己在这世上活了七十五载才能自由自在地说真话时,不由得笑了。他想,如果自己有机会用一个词来总结人类精神,他会用喜剧的方式来表达。他会戏剧性地加以表述,认为人类是不可信任的,只要风向一转,他们的故事就会跟着转,他们的人生是一种持续的、渐衰的、滑稽的、让自身看似可信的努力。他觉得,人类纯粹的创造力就在其中,一切悲哀也在其中。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走了一圈回到原点,而只是蹒跚前行。他就是他们在中学里说的那块不可雕的朽木。他竟然蠢到会以为被授予荣誉市民,就能得到什么,但他得到的只是后悔没有待在家里,没有满足于在基尔希贝格舒适的家中想象吕贝克。"那个秘密是美。他告诉他,要大胆地把美谱进他的音乐。接下来日复一日,布克斯特胡德教导他应该怎样做。"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