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国经济实力已成世界一极,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内容简介
不管是以此前的政治格局来划分,还是以现在的经济实力来划分,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构成了世界上一极,十数亿人创造力的爆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没有人敢于忽视这种结果,也没有人敢于无视由此而引领的未来。
然而,仅仅了解这些,并不足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如果以发达国家为基准,这个问题听起来便不再那么乐观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以价值观念为主体的软实力方面,还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硬实力方面,尚都明显存在着差距,更严重的是,这种差距决不是可以在短短几年之内弥补的,它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国家宏观战略,又能够使我们获得这样的发展,这是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客观历程,任何乐观或是浮躁的情绪化表达,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经济变革是一场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由数方力量同时下场参与的大博弈,由此必然存在着它的残酷性与天然的不公平性,也许只有对过去做出充分解读,我们才可能透过重重迷雾,猜想出未来深处内存在着的各种可能。
譬如说,国有经济在这场博弈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没能够诞生伟大的国际级企业?为什么在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的时候,民众却无缘得享这种高速发展的成果?透过这些,我们才能涉及到一些最为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掉的问题——社会公平的问题、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普世价值对民众缺乏尊重的问题。
我们立足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民生、历史、社会文化,从理论的角度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趋势提出有见地的猜想,背靠鲜活的案例、浩如烟海的数据,我们在追忆辉煌、反思过去的同时,开创性地提出了“资本化、金融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规律性发展路线,为过往的得与失找到了动因,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最可行的途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论:抢先者得以生存
- 引子
- 第一章:资本化——人类的财富基因
- 资本是个什么东西
- 资本从哪里来
- 资本化是个怎样的过程
- 你不知道的历史:资本化打造的工业区
- 靠什么来加速资本化
- 资本的又一个故事:战争赔款带来了什么
- 第二章:金融化——资本的增值密码
- 西班牙如何错失大国地位
- 金融治国之道:封建王朝的财政危机
- 第三章:市场化——贸易打造的世界
- 中国伞和秘鲁楼
- 市场化的法则:印度铁路的早殇
- 第四章:技术化——资本增长的又一动力
- 没落的工业大都市:行业间的技术支持
- 技术是资本增长的动力
- 引子
- 第五章:国进民退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精神
- 政府是怎么来的
- 看场子与下绊子
- 权钱交易是国退民进的必然结果
- 国进民退促生垄断
- 定位模糊的国有企业
- 历史上的教训
- 美国的企业接管与国进民退,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 国家垄断下破灭的欲望
- 市场经济的历史传承
- 民族的自我选择
- 第六章:艰难的金融现代化过程
- 没有金融化就没有现代经济
- 金融的本质
- 清退离场的教父
- 现代金融市场遥遥无期
- 现在前面
- 第七章:在楼市狂热的年代
- 中国房价高昂吗
- 房价与民众收入的关系
- 楼市里的资本为什么这么多
- 狭窄的投资渠道
- 弊端重重的地产市场结构
- 靠行政手段调控房价的陷阱
- 房价会在短期内回归理性吗
- 第八章:楼市之喜与经济之悲
- 高房价是阻碍内需的最大因素
- 为什么说中国房地产业是投机
- 支柱还是蛀虫?
- 房地产过热是通货膨胀的总根源
- 冲破房地产迷雾的唯一出路
- 那些更有效的措施
- 法律必须成为住房上的保障
- 金融化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终极出路
- 第九章:中国股市怎么了
- 中国股市怎么了
- 垃圾股是股市之蠹
- 垃圾股从何而来
- 制度缺陷引发不公
- 退市机制有待完善
- 私相授受,难称公平
- 第十章:股市震荡说明了什么
- 从通货膨胀到打压股市
- 政府需要震荡的股市
- 股市不能成为抑制通膨的受累者
- 第十一章:善待股市与改善民生
- 创业板等于“败家板”
- 创业板与百度上市是完全不同的神话
- 创业板的构成匪夷所思
- 创业板的失败早已注定
- 创业板的红旗能打多久
- 创业板是中国股市恶性文化的传承
- 两种有别的股市文化
- 善待股市意味着善待民生
- 引子
- 第十二章:一段被误读的中国经济
- 历史上的消费论
- 低工资条件下的中国民众
- 高储蓄不是低消费的原因
- 残缺的社保体系制约消费
- 改变的节点
- 第十三章:反思消费与经济增长
- 真正有效的消费模式
- 重归大国之路的启示
- 消费增长模式蕴含着危机吗?
- 靠税收来形成政府消费管用吗
- 政府投资的效果究竟有多大
- 减税是放开民间消费的第一步
- 健全的社保体系促进消费
- 削减政府管理支出是为社会节约
- 传承千年的富民思辨
- 第十四章:未打响的贸易战争
- 从互惠到逐利——交易思维的变化
- 战争是争夺资源的选择
- 掠夺资源与财富的新手段
- 黄金换稻谷的“赔本生意”
- 贸易战的巨大威力
- 为何被选中的总是中国
- 实现变革的外生变量
- 最后的话——发展民间资本是中国经济唯一出路
- 民富论
- 用现代金融技术发展民间资本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