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蔡昉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作。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分别在不同阶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教训,最终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中国经济以世界同期最快的增长速度以及不断扩大的总规模,发挥了世界经济发动机和稳定器的作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分享与智慧借鉴;中国经济探索中所体现的具有共性的发展规律,以及把一般规律与特殊国情相结合的方法论,为修正、丰富和创新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尤其有助于推动发展经济学的复兴。

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经济正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将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绪论
  • 第一篇 经济史和增长理论的视角
  • 第一章 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贡献
  • 一 引言
  • 二 世界经济发动机和稳定器
  • 三 寻找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 四 复兴发展经济学
  • 五 结语
  • 第二章 中国发展的经济史坐标
  • 一 引言
  • 二 M类型增长与“大分流之谜”
  • 三 L类型增长与“中国奇迹”
  • 四 T类型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
  • 五 S类型增长及其可持续源泉
  • 六 结语
  • 第三章 从增长视角重解“李约瑟之谜”
  • 一 引言
  • 二 马尔萨斯陷阱中的中国经济
  • 三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
  • 四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激励
  • 五 结语
  • 第四章 二元经济作为一般发展阶段
  • 一 引言
  • 二 回到古典经济学
  • 三 作为起飞条件的人口增长
  • 四 农业内卷化与二元经济形成
  • 五 起飞前的传统经济内卷化
  • 六 结语
  • 第二篇 改革开放发展分享的叙事
  • 第五章 从中国经验可以学到什么?
  • 一 引言
  • 二 计划经济下错失的趋同机会
  • 三 改革开放的逻辑与过程
  • 四 在改革开放中兑现人口红利
  • 五 结语
  • 第六章 农村改革的背景、逻辑与贡献
  • 一 引言
  • 二 人民公社兴衰:乌托邦实验
  • 三 农村改革如何创造退出条件
  • 四 作为发展结果的农业份额下降
  • 五 规模经济的回归
  • 六 结语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城市化
  • 一 引言
  • 二 关于改革的三个历史瞬间
  • 三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特征化事实
  • 四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 五 横向流动到纵向流动
  • 六 推动农民工落户的体制改革
  • 七 结语
  • 第八章 改革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
  • 一 引言
  • 二 资源重新配置为什么重要?
  • 三 劳动力转移与配置
  • 四 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其源泉
  • 五 防止逆库兹涅茨过程
  • 六 劳动力转移未完成的阶段
  • 七 结语
  • 第九章 中国扶贫理念、实践及其全球贡献
  • 一 引言
  • 二 广泛共享的高速增长
  • 三 改革时期减贫实践及其效果
  • 四 中国减贫成效的世界意义
  • 五 结论
  • 第十章 认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
  • 一 引言
  • 二 为什么经济学家固执于周期视角?
  • 三 发展阶段变化的标识性转折点
  • 四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 五 高收入俱乐部的“门槛陷阱”
  • 六 结语
  • 第三篇 新科技革命和高版本全球化
  • 第十一章 全球化、趋同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一 引言
  • 二 回归李嘉图:全球化特点变化
  • 三 从俱乐部趋同到新一轮大趋同
  • 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 五 结语
  • 第十二章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及中国策略
  • 一 引言
  • 二 不一样的本轮全球化:广度与深度
  • 三 全球化的后果及其政治反映
  • 四 作为全球化受益者,中国为什么不一样?
  • 五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策略选择
  • 六 结语
  • 第十三章 全球公共品供给和中国方案
  • 一 引言
  • 二 什么样的全球公共品?
  • 三 国家的贫困与治理模式的贫困
  • 四 从中国故事到中国方案
  • 五 结语
  • 第十四章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学反思
  • 一 引言
  • 二 关于技术进步的思想简史
  • 三 涓流经济学批判
  • 四 渗透经济学的谬误
  • 五 经济学亟待回应的问题
  • 六 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中国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履稳定地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经济规模足够大、增长速度足够快、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动机和稳定器。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提炼出一个寻求赶超的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具体包括:1. 第一步,激活 “点石成金” 的激励机制。主要指如何激励农村劳动率的提高。2. 第二步,展开资源重新配置的库兹涅茨过程。库兹涅茨过程指的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相对份额下降所表征的产业结构变化。直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库兹涅茨过程才真正开始,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 第三步,全方位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体。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是同时发生的,始于 1979 年建立经济特区。该三部曲过程,代表了目前为止三种足以囊括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存在过的经济增长类型或状态,1. 即以马尔萨斯模型为代表的贫困陷阱状态,或简称为 M 类型增长,2. 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的二元经济发展,简称为 L 类型增长(其间包含了一个刘易斯转折阶段,或简称 T 类型增长)3. 以及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简称为 S 类型增长。从历史的角度,上述三种经济增长类型,也可以分别看作是具有继起关系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马尔萨斯陷阱状态,主要原因为中国在前现代时期具有与西欧封建社会不同的制度形式,由此派生出一系列不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具体原因包括农户之间分散的经济主体不足以形成临界最小规模的物质资本积累,封建政权合法性于西欧存在差异,科举制度把社会精英与资本积累主体的基因联系彻底斩断等。直到 1978 年,中国才开始库兹涅茨过程。农业释放剩余劳动力与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过程,构成一个经济增长过程,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就构成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就是 L 类型经济增长。在这个经济增长阶段,高速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资本形成和劳动力增长,以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普通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会在某一时点突出地显现出来,我们把这个时点叫做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相应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征的增长类型,即 T 类型经济增长。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马上就进入索洛式的新古典世界。实际上,T 类型经济增长仍然是 L 类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同时具有二元经济发展和新古典增长的双重特征。跨越刘易斯转折的中国经济,虽然还不能说就成为新古典增长类型,但是已经进入向后者转变的快车道。对于处在这个转变阶段上的国家来说,由于一方面面临着传统增长因素的式微从而增长减速,另一方面许多以前行之有效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机制可能不再奏效,因而经济增长面临着减速的可能性。任何一个经济体,一旦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并且进一步到达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力相等的商业化点之后,其经济增长便属于索洛所定义的新古典类型。在这个 S 类型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短缺的。虽然由于劳动力素质不断改进,资本劳动比仍然可以合理地提高,但是,因资本积累而持续增加的投资,终究会在某一点上遭遇报酬递减现象。中国经济终究要进入一个新古典增长阶段,一方面,将面临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同的问题,如必须探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路径,才可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