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走入丘成桐的内心世界,看一位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真诚给出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

他从自己的家学渊源讲起,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年幼时候条件艰苦,仍坚持追求学问;遇到数学难题寂寞坚持,终于攻克难关,登上数学高峰;从哈佛退休后落叶归根,为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培养领军人才。

在书中,他分享了追求学问时感受到的单纯的乐趣,体现了科学家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数学的方法。针对从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校教育,都给出了真知灼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对年轻人说的话
  • 01 我的数学人生
  • 我的数学之路
  • 那些年,父亲教导我的日子
  • 怀念母亲
  • 鞍山马水一甲子,游子他乡半世情
  • 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历
  • 驰骋数学五十载,几何人生报家国
  • 02 做学问,追求真与美的热忱很重要
  • 求学与个人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 学数甘苦谈
  • 我研究数学的经验
  • 治学五十年:我做学问的经验
  • 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 体育和做学问的关系
  • 谈数学与生活之决策
  • 03 为学就是学做人
  • 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
  • 为学与做人
  • 致中学生的一封信
  • 求真书院首届成人礼上的讲话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讲辞
  • 04 我的教育观
  • 数学与数学教育
  • 学问、文化与美
  • 大学之前的教育: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
  • 数理与人文
  • 数学和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前景
  • 训练和提拔杰出人才的思考
  • 附录1 丘成桐年表
  • 附录2 丘成桐学术科研论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此书深感丘成桐先生对教育的深刻见解。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强调兴趣培养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批判功利教育 ,倡导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对当下教育的痛点剖析精准,给家长、教育者以启发,值得反复研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中国古代的人文经典,打开了丘成桐的思想格局,让他能超越个人狭窄的生活经验,摆脱眼下的时空限制,在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尺度下思考。2. 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丘成桐找到了四个字,分别是 “熏、浸、刺、提”,它们可以代表做学问的人成才的四个阶段。3. 数学研究离不开对美的寻求,而在这一点上,文学和数学有相通之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丘成桐回忆评论演讲文集:家道渊源、成长求学、研究之路、学问与做人经验,数学与文学、数学与生活、中国教育问题 “天赋只占很少一点,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 “有所见,有所思,而欲示之诸众人,传诸后世”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