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及挑战。

内容简介

在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来建构中国自己的本土心理学,需要以此来实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新发展。如是,就有必要系统梳理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对于传统思想的研究方式,梳理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到底挖掘出哪些资源、建构出哪些理论,就需要系统反思西方心理学历史演进的三重脉络,即认识取向、存在取向和进化发生取向。需要以此三重脉络,作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的借镜。

为此,本书在对西方心理学历史演进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进行了儒家心理学的反思、道家心理学的新阐释、俗民语境中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阐微。最后,本书并对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未来出路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一 本土心理学的缘起与内涵
  • 二 四十余年来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述要
  • 三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主要成就及其探索取向
  • 第二章传统思想及其根蒂价值
  • 一 传统思想的概念界定与特质阐析
  • 二 传统思想之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 三 “中国心理学”对于传统思想的借鉴吸收
  • 第三章西方心理学历史演进的三重脉络及其研究启示
  • 一 “认识取向”的心理学
  • 二 “存在取向”在心理学中的或隐或显
  • 三 “进化发生”与心理学致思方式的新变化
  • 四 三重脉络之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探索的启示
  • 第四章儒家心理学的困境反思
  • 一 儒家心理学研究的内在困境
  • 二 儒家心理学研究需要避免的误区
  • 三 儒家心理学研究的返本开新之路
  • 第五章道家心理学的新阐释
  • 一 心理学视角的庄子撄宁解
  • 二 庄子的存在心理思想探索
  • 第六章俗民语境中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阐微
  • 一 “随”及相关语词的界定与区分
  • 二 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蕴涵
  • 三 “随”之研究展开需关注的基本问题
  • 四 对于民众“随”之观念的理性反思
  • 五 余论
  • 第七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及挑战
  • 一 地方化、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立论之基
  • 二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原初关联
  • 三 全球化作为当下历史发展之必然
  • 四 全球化对地方文化及地方文化心理的冲击
  • 第八章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出路及前景展望
  • 一 学术实践主体性的艰难探索
  • 二 中国本土心理学创新的路径探寻
  • 三 本土化浪潮的消退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出路
  • 附录一儒家心理学的本土探索
  • 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挖掘与阐释
  • 二 21世纪以来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特点
  • 三 代表性学者的研究
  • 四 四十余年来儒家心理学研究总论
  • 附录二道家心理学的挖掘与阐释
  • 一 道家心理思想研究
  • 二 道家思想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研究
  • 三 道家思想的心理功能研究
  • 四 道家人格研究
  • 五 道家的自我研究
  • 六 道家认知疗法研究
  • 七 道家心理学的其他研究
  • 八 四十余年来道家心理学的研究评论
  • 附录三佛教心理学的多学科探索
  • 一 学院派心理学者的探索
  • 二 哲学、宗教学及民族学领域的研索
  • 三 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四 三十余年来我国佛教心理学研究总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