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较完备的毛里塔尼亚国家通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铁铮教授主编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卷本《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之《毛里塔尼亚史》。
毛里塔尼亚,地处西北非,与北非传统的阿拉伯国家接壤,毗邻西非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本书在介绍其地理环境、部落组织、史前文化的基础上,全面爬梳了毛里塔尼亚由上古至当今的历史演进脉络与轨迹,还特别介绍了这个非洲国家如何从殖民地走向自治、独立,试图向读者呈现毛里塔尼亚人在现代化探索之路上的成与败。
目录
- 版权信息
-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总序
- 绪论 毛里塔尼亚概况
- 一、“毛里塔尼亚”词源的流变
- 古代北非的毛里塔尼亚
- 现代西非的毛里塔尼亚
- 二、地理特征与人文状况
- 地理位置
- 地貌与生态
- 人口和民族
- 宗教和文化
- 区划和城市
- 国旗
- 国徽
- 国歌
- 三、经济结构
- 经济总量
- 农牧渔业
- 工业和外贸
- 四、政治体制
- 政体沿革
- 立法机构
- 司法和行政
- 政治党派
- 第一章 毛里塔尼亚的史前文化
- 一、早期的气候变迁
- 气候变化
- 干旱生态环境的形成
- 二、早期文化的起源
- 旧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冶铜-冶铁时期
- 三、早期的岩刻艺术
- 岩刻的特点
- 岩刻的分布
- 四、巴富尔人及其迁徙
- 早期的居民
- 巴富尔人的迁徙
- 第二章 古代柏柏尔人及其南迁
- 一、柏柏尔人的早期历史变迁
- 柏柏尔人的由来
- 社会构成
- 古柏柏尔人的对外交往
- 二、努米底亚王国
- 柏柏尔人与迦太基的关系
- 努米底亚王国与布匿战争
- 努米底亚王国的衰亡
- 三、北非的古毛里塔尼亚王国
- 毛里塔尼亚王国的兴起
- 毛里塔尼亚王国与罗马内战
- 四、北非的剧烈变动与阿拉伯人的崛起
- 罗马帝国的统治
- 柏柏尔人的抗争
- 罗马帝国北非政策调整
- 基督教在柏柏尔社会的传播
- 五、阿拉伯人对北非的征服
- 阿拉伯人的三次入侵浪潮
- 阿拉伯人的统治
- 柏柏尔人的南迁
- 第三章 柏柏尔桑哈贾联盟的兴衰
- 一、桑哈贾部落的起源和部分南迁
- 桑哈贾部落的渊源
- 古代作家笔下的桑哈贾部落
- 桑哈贾部落的南迁
- 二、桑哈贾联盟及其在毛里塔尼亚的统治
- 桑哈贾联盟的贸易发展
- 伊斯兰教的传入
- 桑哈贾联盟的政治与外交
- 三、宗教变革与桑哈贾联盟的解体
- 桑哈贾酋长的朝觐活动
- 宗教反对力量的兴起
- 桑哈贾联盟的解体
- 第四章 穆拉比特王朝治下的毛里塔尼亚
- 一、“里巴特”和穆拉比特运动的兴起
- 马立克教法学派在伊弗里基亚主导地位的确立
- 马立克派与穆拉比特人的联合
- 伊本·亚辛的宗教改革运动
- 二、穆拉比特王朝的建立及其统治
- 穆拉比特人的双重领导体制
- 穆拉比特人的征服
- 穆拉比特王朝的南北分治
- 尤素夫远征西班牙
- 穆拉比特人在南部的发展
- 穆拉比特王朝的经济和社会文化
- 三、穆拉比特王朝的解体
- 穆拉比特权贵的奢靡生活
- 马立克教法学派的高压政策
- 帝国行政管理的弱点
- 继任埃米尔的软弱无能
- 穆瓦希德运动的崛起
- 第五章 阿拉伯人的迁徙与毛里塔尼亚社会的变迁
- 一、阿拉伯人的迁徙浪潮
- 后穆拉比特王朝时期的毛里塔尼亚
- 阿拉伯人的早期迁徙
- 三十年战争(沙尔·布巴战争)
- 战争后续行动及哈桑人的统治
- 二、阿拉伯人迁徙对毛里塔尼亚的影响
- 语言同化与艺术交融
- 摩尔人的等级制社会
- 哈桑人统而不治
- 三、西非苏丹地区与毛里塔尼亚
- 北非阿拉伯叙事的缺陷
- 非洲的苏丹地区
- 西苏丹的民族构成
- 西苏丹的社会组织
- 第六章 法国在毛里塔尼亚的殖民统治
- 一、法国在西非海岸的早期殖民扩张
- 葡萄牙人发现西非海岸
- 法国在西非海岸的扩张
- 发展贸易和掠夺奴隶
- 二、摩尔人与法国殖民者的斗争
- 从特许贸易到自由贸易
- 费德尔布的扩张活动
- 法国力量的收缩
- 三、法国对毛里塔尼亚的殖民征服
- 泽维尔·科波拉尼
- 对特拉扎和布拉克纳的收买
- 对塔甘特-阿德拉尔的征服
- 阿德拉尔的沦陷
- 四、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毛里塔尼亚
- 阿德拉尔冲突再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毛里塔尼亚
- 毛里塔尼亚人的抵抗
- 法国统治下的经济环境
- 第七章 毛里塔尼亚的自治与独立之路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毛里塔尼亚
- 法属西非的行政体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西非与北非
- 毛里塔尼亚的社会经济变迁
- 二、毛里塔尼亚的民族独立之路
- 布拉柴维尔会议
- 巴巴纳与协和党脱颖而出
- 三、达达赫的崛起与国家独立
- 进步联盟的成立
- 达达赫的崛起
- 四、毛里塔尼亚共和国的建立
- 毛里塔尼亚自治政府
- 同摩洛哥的抗争与共和国的建立
- 第八章 第一共和国的现代化探索
- 一、集权化政治体制的形成
- 1961年宪法
- 一党制的建立
- 中央政府
- 地方政府
- 二、矿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 经济的国有化
- 采矿业蓬勃发展
- 农牧业进一步衰退
- 三、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 现代教育的发展
- 现代媒体的发展
- 四、对外交往的加强与拓展
-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 与摩洛哥的关系
-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 五、毛里塔尼亚与西撒哈拉问题
- 西撒哈拉问题的由来
- 地区国家在西撒哈拉的争夺
- 毛里塔尼亚在西撒哈拉的困境
- 第九章 毛里塔尼亚发展的波折与困境
- 一、军政府的内外交困与政局的剧烈波动
- 西撒哈拉问题迫使萨莱克政权改组
- 《阿尔及尔和约》与毛里塔尼亚撤军
- 海德拉巩固权力的努力
- 海德拉政府的倒台
- 二、乌尔德·塔亚执政前期面临的挑战
- 乌尔德·塔亚改革
- “黑人解放”问题
- 与塞内加尔的危机
- 复兴党人问题
- 三、第二共和国的建立与变革
- 1991年宪法与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 “新自由主义”改革
- 国际贸易
- 四、第二共和国的对外交往及冲突
- 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 加强与马格里布国家的关系
- 毛里塔尼亚与塞内加尔冲突再起
- 第十章 新世纪以来毛里塔尼亚的动荡时局
- 一、政治衰朽与第二共和国的覆灭
- 2003年政变
- 政府内部的清洗
- 2005年政变与第二共和国终结
- 二、毛里塔尼亚第三共和国的建构
- 修改宪法
- 议会选举
- 竞争激烈的总统选举
- 三、阿布杜拉希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
- 难民问题
- 废除奴隶制
- 阿布杜拉希政权的垮台
- 四、阿卜杜勒·阿齐兹治下的毛里塔尼亚
- 2009年总统选举
- 阿齐兹对国家的治理及其连任
- 阿卜杜勒·阿齐兹统治的结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译名对照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