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人学体系:实践人学理论,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幸福。

内容简介

马克思把科学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楔入自己的人学体系中,致力于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在本源处进行批判考察,发动了一场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幸福为轴心的人学革命,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册到了人类历史的逻辑高端,也推向了人的社会实践存在论的原则高度。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理论把社会化的人与人的社会化及其内在统一问题,从理论理性的学理问题彻底变成了现实性的实践问题,从单一的以人为中心或以自然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成了以人与自然和合相生的现代形态,深刻而具体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和社会、人与人自身实现生态整合的实践性本质及其社会的存在论意义。

目录

  • 目录
  • 引论
  •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理性价值
  •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当代实践价值
  • 三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总体思路
  • 四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史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早期探索
  •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史总体概览
  • 二 马克思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的思想
  • 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阐述
  • 四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的批判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系统展开
  • 一 马克思在《提纲》、《形态》中的论述
  • 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分析
  • 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整体剖解
  • 第三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 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发展
  • 二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突出贡献
  • 三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表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结构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批判本质的逻辑线索
  •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批判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后现代批判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社会批判
  • 第二节 生产逻辑、资本逻辑与实践逻辑及其相互关系
  • 一 以生产逻辑诠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如何超越资本逻辑对人的全面压制?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本学痕迹
  • 四 实践逻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逻辑
  • 第三节 考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实践逻辑的两个维度
  • 一 人的发展理论中的“为己”与“为物”
  • 二 人的发展理论中的“人本”与“物本”
  • 三 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心迁移
  •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辩证性蕴含
  • 五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性本质
  •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逻辑及其生态阈限
  •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分析
  • 二 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及其全面发展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性
  • 四 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及其生态整合
  • 五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态阈限
  •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性内涵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取向
  • 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 三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错位
  • 四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 五 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环境与选择
  • 第二节 人的社会性价值的全面实现
  •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
  • 二 人的多方面价值的社会化生成
  • 三 人的价值实现的共在性形态
  • 四 评价人的价值的社会化标杆
  • 五 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人的自由
  • 第三节 实现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信仰
  • 一 人全面发展所彰显的信仰之美
  • 二 人全面发展所显现的生活之美
  • 三 人全面发展所体现的崇高之美
  • 四 人全面发展所实现的理想之美
  • 五 人全面发展所表征的智慧之美
  •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表征——以“四个全面”的建设为例
  • 第一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 “两个关键一招”:自觉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 二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深化改革的全面性问题
  • 三 “真正的民心所向”:坚定“以人文本”的改革方向
  • 四 “三个进一步解放”: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第二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小康社会建设
  •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景
  • 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 三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 第三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领全面依法治国
  • 一 “依法治国”:人的全面发展的法律化表达
  • 二 “执法为民”:让人民群众感到公正就在自己身边
  • 三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在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 四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重谱惠民新篇章
  • 第四节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 一 “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一次重大政治牵引
  • 二 “对人民高度负责”: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指向
  • 三 “勤政为民”: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厚望
  • 四 “良好政治生态”: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 五 “不忘初心”:把为民造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