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华读书报2018年十大好书”。本书以西汉为例,将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

内容简介

书中结合西汉历史,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来分析围绕此关系产生的言行: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关系而反复发生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种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西汉构成历时进程。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两个角度提供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摆脱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学说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告别线性历史观(代序)
  • 一、引言
  • 1.金敞留侍成帝:园郎故事的破坏
  • 2.“二重君臣关系”的新观察
  • 二、“与上卧起”“出则骖乘”及其他
  • 1.“与上卧起”和“出则骖乘”
  • 2.赏赐与君幸臣第
  • 3.公开、近乎公开的表征和公开的关系
  • 三、信—任型君臣关系的展开
  • 1.高帝(前206-前195年在位)
  • 2.惠帝与吕后(前195-前188年、前187-前180年在位)
  • 3.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
  • 4.景帝(前157-前141年在位)
  • 5.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
  • 6.昭帝与宣帝(前87-前74年、前74-前48年在位)
  • 7.元帝(前48-前33年在位)
  • 8.成帝(前33-前7年在位)
  • 9.哀帝(前7-前1年在位)
  • 10.平帝与孺子婴(前1-5年在位、5-8年在位)
  • 四、媚道?日久生情与倾盖如故
  • 1.日久生情
  • 2.倾盖如故
  • 3.关系的废止
  • 4.媚道?谋求进入信—任型君臣关系的诸方式
  • 5.作为过程之一环的君宠与信—任型君臣关系
  • 6.如何观察君宠?超越权力斗争论、集团论与出身论
  • 五、君臣之间:安危与迎合
  • 1.皇帝的安危及其他
  • 2.臣下的迎合
  • 六、儒臣与君臣信—任
  • 七、障隧、官寺与未央宫:宠与信—任的层累构造
  • 1.官府的构造:空间与人员
  • 2.举荐与关系
  • 3.西北边塞的实例
  • 4.构建信—任型上下关系的不同方式
  • 5.《日书》折射的官员心态
  • 八、信—任型关系与西汉历史
  • 九、家与国/私与公
  • 十、余论
  • 附录一:西汉诸帝即位后一年间大臣变动情况
  • 附录二:西汉皇帝的亲宠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时候一套机制成功与否,你得分析一下,是这套机制本身具有极强的效率,还是用这套机制提拔上来的人,个人的才华带来了成功。领导者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遮蔽了自己的双眼。好像只要一成功,我所有的事儿就都是合理的,不见得。所以,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随时观察我这套机制,成功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有隐忧。千万不要以为一时的成功能换来永远的成功,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与时俱进,道理就在这儿。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线性历史观并非西方的特产,亦是中国久已有之的老观念。古老的天命论与正统论,可以说是本土版的线性历史观。只是古人心目中,随时间流逝而来的未必全是进化或前进,还包含了循环乃至退化,但历史书写的终点无疑是在当朝。这一观念的系统表达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尤其是其中的本纪与年表。此后,历代正史几无例外都是如此。升级版的线性历史观与近代引入的西方思想直接相连,特别是西方近代进化论与启蒙思想。晚清以来,这种史观对中国学界、思想界乃至普通人影响甚为深远。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