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6年版基础上的修订再版,重点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版自序
  • 引论
  • 一 “新名词入诗”
  • 二 新名词之批评
  • 三 捍卫新名词
  • 四 表达与实践
  • 五 新名词之运用
  • 六 本书主旨
  •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 导言
  •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 二 新小说
  • 三 改良戏曲
  • 四 检讨
  • 小结
  • 第二章 “淫书”的社会史
  • 导言
  • 一 强种关怀
  • 二 广告宣传
  • 三 著译旨趣
  • 四 译者与作者
  • 五 支持者的表态
  • 六 反对者的批评
  • 七 梁启超的指责
  • 小结
  • 第三章 “黑格尔”的接受史
  • 导言
  • 一 译介黑格尔
  • 二 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
  • 三 援用黑格尔
  • 四 章太炎与黑格尔
  • 小结
  • 第四章 “古腾堡”的接受史
  • 导言
  • 一 古腾堡的西方形象
  • 二 中西印刷术对比
  • 三 发明古腾堡
  • 四 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
  • 小结
  • 第五章 世界语的接受史
  • 导言
  • 一 刘师培初倡世界语
  • 二 刘章分歧
  • 三 坐言起行
  • 四 事随境迁
  • 小结
  •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
  • 导言
  • 一 出道
  • 二 福湘女校事件
  • 三 《湖南教育月刊》
  • 四 求助名流
  • 五 其他活动
  • 六 接受及传播
  • 小结
  • 结语 种瓜得豆
  • 一 “唯公言是听”
  • 二 “亡国之媒”
  • 三 “以学亡国”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