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国家和南方祀神风俗的互动为焦点,探讨了国家与祠祀关系变化的两个层面。

内容简介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首先从唐代地方官府的祭祀活动入手,勾勒出两者关系原来的历史面貌。由于唐代中央朝廷鲜少涉入各地祠祀西洋,此时国家和祠祀信仰的关系主要系于地方官府层级的祠祀活动。第二章首先勾勒出地方官府祠祀活动的梗概,并试图说明这些活动是地方“惯习”的表现。并以此作为第三、四章阐述唐宋之间中央朝廷开始大幅涉入祠祀信仰变化的背景。第三、四章讲述朝廷大幅以封神措施介入地方社会,并开始正面处理常民祠祀信仰活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书系缘起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取径
  • 第四节 本书章节架构
  • 第一章 地方官府祭祀与官神共理思维
  • 第一节 “入境随俗”:长吏到任谒神的传统
  • 第二节 礼神依据:地方自编祀典
  • 第三节 祈祭的过程和祭祀对象
  • 一、水旱祈祭的过程
  • 二、祈祭的对象
  • 第四节 官神共理思维和祠祀信仰的统整
  • 一、以待罪心态与祭
  • 二、水旱失调:神祇之责
  • 三、官神共理,分司其职
  • 四、与释、道祷祝活动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唐宋之间地方祠祀具体规范的建立
  • 第一节 唐五代朝廷无意管制各地祠祀
  • 第二节 地方官游宦南方与祀神好巫之风
  • 第三节 少数改造淫祀风俗事例的分析
  • 第四节 从治政到教化:北宋前期建立常民祠祀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三章 五代南方王国的封神运动
  • 第一节 王国的自立与封神运动的展开
  • 一、唐末封神范围的扩大
  • 二、兼具地方与国家双重性格的南方王国
  • 三、地方王国的国主有心封神及其政治作用
  • 四、地方请封活动进入常轨
  • 第二节 南方武人对陈果仁信仰的崇奉与封赠
  • 第三节 封神活动“南热北冷”的现象
  • 一、南方诸国普遍封神
  • 二、五代王朝无意封神
  • 第四节 封神活动的内容与特色
  • 一、封赠对象的分析
  • 二、封赠名位的分析
  • 三、赐封神祇地位的提升
  • 第五节 北宋封神的“复盛”
  • 小结
  • 第四章 旌忠庙与贤人祠
  • 第一节 赐封劝忠之风兴起
  • 一、徽宗朝赐封表忠之举
  • 二、南宋初期建祀追烈的变化
  • 三、未完成的忠义全神堂
  • 四、缙绅失节与向常民劝忠的新措施
  • 第二节 北宋中期祀贤运动的展开
  • 小结
  • 结论
  • 一、国家与南方祀神风气
  • 二、国家与祠祀信仰关系的再认识
  • 三、不同层面的国家祠祀措施
  • 附录一 唐代城隍信仰与官府的立祀
  • 一、前言
  • 二、从吴越地区扩张至天下
  • 三、日趋专业化和官僚化的神格特征
  • 四、纳入地方官府祀典
  • 五、冥界地方官的神祇形象的来源
  • 六、节制山川、对等而治的神祇形象
  • 结论
  • 附录二 宋代的封赐与祀典
  • 一、再探1083年王古议定赐封之制
  • 二、封赐对象:祀典神祇
  • 三、编纂地方祠祀文书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
  • 二、近人研究论著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