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7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研究隋唐时期国家祭祀与宗教关系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国家祭祀反映了一个时代对于天、地、鬼神的观念,是信仰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以往对历史上的国家祭祀问题,主要是围绕着皇帝所进行的郊庙祭祀活动展开研究,本书则将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信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贯通起来,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家祭祀与地方祠祀、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尤其在秦汉至宋朝祭祀发展的脉络中考察隋唐的情况,前瞻后顾,视野开阔,呈现了国家祭祀对于民间社会乃至普通民众的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得以体现的途径和方式。其研究所描述的历史画面,远较我们看到的单独详细考述国家礼制和单独研究佛、道与民间宗教的论著要丰富多彩,因而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学术委员会
- 图表目录
- 增订版前言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第二节 隋唐国家祭祀的基本结构
-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 第四节 本书的总体构想
- 第五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一章 隋唐国家祭祀的神祠色彩
- 第一节 自然神的人格化
- 第二节 释奠礼制与孔庙祭祀
- 第三节 对于先代帝王的祭祀
- 第四节 散布长安坊里的皇家祠庙
- 小结
- 第二章 道教、佛教与国家祭祀
- 第一节 皇帝图像与宗教祭祀
-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岳渎祭祀与道教
- 第三节 五岳真君祠与盛唐国家祭祀
- 第四节 国家祭祀、道教信仰与民间崇拜
- 小结
- 第三章 “祀典”与“淫祠”之间
- 第一节 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
- 第二节 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中晚唐佛道教与地方祠祀的合流
- 小结
- 第四章 从祈雨看隋唐的国家祭祀与社会
- 第一节 礼法制度下的中央祈雨活动
- 第二节 州县祈雨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三节 祈雨反映的祭祀原则及其社会功能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唐华岳真君碑》考释
- 附录二 唐代潜山的信仰世界
- 附录三 两《唐书》本纪所见之大旱与祈雨编年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初版后记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