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津图书奖得主王立铭重磅新作,带你用进化之眼,重新看世界。

内容简介

1859年,生物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正式成形。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一直在进化,进化论思想也在持续地“外溢”到人类思想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几个和进化论相关的概念,不少人还习惯于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但不得不说,进化论可能是被人们误解多、误用多的科学理论之一。

进化论的正知正见是什么?它的前沿发展又有哪些?更重要的是,作为非生物专业的读者,为什么也要了解进化论?

答案尽在这本讲义里。作者王立铭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抽取出一套简洁的公理体系,并用它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呈现了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关键要素和完整过程。

你会在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中,领悟生命世界给予人类生存的启示。你还会在进化论的“外溢”,也就是它对商业、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深刻影响中,了解这套复杂系统的独特性,掌握进化思维,指导你的行为与决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推荐
  • 前言:进化论,地球上唯一的成功学
  • 第一部分 进化论的公理体系
  • 进化的根源:扩张性和匮乏性
  • 进化的起点:可遗传的变异
  • 拉马克“复兴”:变异必须通过DNA吗
  • 生存竞争:被误解最多的进化论思想
  • 自然选择I:如何定义胜利者
  • 自然选择II:作用单元是个体、群体还是基因
  • 生殖隔离:新物种如何形成
  • 盖楼与放羊:进化论是怎样的科学理论
  • 第二部分 生物进化的基本面貌
  • 生命之树:生物进化历程的全貌是怎样的
  • 进化溯源:生命之树的根在哪里
  • 进化路线图:进化有没有目的、方向和终点
  • 进化速度:渐变、突变还是快慢结合
  • 红皇后效应:进化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冒险
  • 马太效应:进化中的复利
  • 得过且过:进化不是钟表匠,而是裱糊匠
  • 路径依赖:当历史经验成为历史包袱
  • 死亡与灭绝:进化何时会终止
  • 第三部分 起源方法论
  • 低熵状态:秩序为何是生命的前提
  • 能量:秩序如何而来
  • 信息:秩序如何稳定传承
  • 继承:进化的底层约束条件是什么
  • 第四部分 增长方法论
  • 繁殖方式:选择效率,还是可能性
  • 生活史规划:选择多生,还是善养
  • 适应辐射:到边疆去,到新世界去
  • 相爱相杀:生存竞争不是零和游戏
  • 第五部分 适应方法论
  • 负反馈:维持稳态,对抗环境波动
  • 正反馈:启动状态切换
  • 前馈:与时间共舞
  • 监察修复:应对常见挑战
  • 储备冗余:防范意外风险
  • 学习:创造新知识和新技能
  • 终极武器:用进化对抗进化
  • 第六部分 复杂组织方法论
  • 复杂:进化的归宿
  • 分工与协作:怎样实现个体能力的有效叠加
  • 对抗与博弈:如何解决组织内部的利益分歧
  • 细菌型组织:生物联盟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 蚂蚁型组织:分布式智能拥有怎样的优势
  • 第七部分 进化论与人类
  • 进化、演化和退化:从用词看进化论
  • 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何一定是错的
  • 进化论和伦理学:人性到底自私吗
  • 文化基因:是不是一个多余的概念
  • 进化和文明:人类已经停止进化了吗
  • 第八部分 进化论与商业
  • 竞争方法论: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商业竞争中取胜
  • 从细菌到蚂蚁:人类组织发展史
  • 创新者的窘境:组织为何会掉入局部最优陷阱
  • 创新者的解答:哪些场景更能孕育创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 “大统一” 理论,是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是唯一一条能够把复杂生命现象串联起来的线索。如俄裔美籍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所言,“若无进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在生物学这门科学之外,进化论其实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如果要从古往今来的人类科学思想里找出一个对人类(至少是现代人)影响最大的,我认为非进化论莫属。甚至可以说,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能告别古典世界,成为现代人,进化论是这种转变背后最重要的思想发动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2024年读完的最后1️⃣本书 推荐给所有人。

      这本书真的不仅会让人更深的理解生物,商业,社会等等方面,还甚至可以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减轻焦虑,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新物种怎样才能活下来?

        读完全书,我想大胆的做一个思想实验,试着运用作者的思路,来分析一下,如果一个新物种想要存活下来,需要什么养的条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1)边缘地带,首先这个物种一定不能是在竞争激烈的热带雨林,在那里没有生存冗余,新物种将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2)种见竞争,这个物种最好在生态位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和其他物种不会形成完全的食物链重叠,这样,才会避免陷入到残酷的种内竞争,而是寻找差异化,在种间竞争中寻找机会;一定规模之后,积极影响生物圈,使得相关种群受益,共同发展。3)蚂蚁型组织:细菌型组织过于分散,大象型组织过于严密,而蚂蚁型组织是最好的组织方式,在这里面,既有明确繁殖任务的生物体,又有支持物种繁衍的 “蓝领” 生物体,这些 “蓝领” 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与同伴和上层之间充分交流,必要时也可以进化担任其他角色。组织内部充分信息交流,角色互换,并经常开发拓土,寻找其他根据地。4)创新模式:组合式创新 & 生存空间创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生物体力争深刻地嵌入到生物链之中,积极与外界交流,力争和其他生物有机组合,或者合体,甚至吞并,增加生存优势。如果把这些放到商业上,会不会也适用呢?

          转发
          1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得到图书

        得到图书是思维造物旗下业务线,通过得到App独有的结构化生产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产品。产品线包括得到讲义,前途丛书、通才丛书、前沿报告、详谈丛书、方法丛书等,覆盖学科、职业、组织、人物、前沿课题等多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