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采铜推荐。时间管理,个人升级,走出心理舒适区,3大板块提升自我,70个精进的小窍门。

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走出生活舒适区,挑战未来无限可能
  • 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战胜低配的自己
  • 第一章 根源探索——事情那么多,我们为什么总想拖延
  • 第二章 对症下药——当拖延发生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 第三章 学霸模式——手机时代,如何更好地自我控制
  • 第四章 学习的障碍——为什么付出了却没有回报
  • 第五章 扔掉低配——高效学习的核心配置
  • 第二部分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 第一章 不如愿的接触——社交过程中的盲区
  • 第二章 良性循环——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
  • 第三章 沟通的艺术——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 第四章 相处的艺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 第五章 情绪的对抗——积极情绪vs消极情绪
  • 第三部分 反本能之社会洞见——看到看不见的,说清想说的
  • 第一章 外部干扰——有哪些常见的决策陷阱
  • 第二章 自我设限——我们有哪些思维盲区
  • 第三章 表达的逻辑——让别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 第四章 一些实战——看到事物的本质
  • 后记 沉下心来,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9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足够专业易懂但不够系统深入的70个反本能概念科普书

    这本书以 “反本能” 为着力点,用专业的心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科学等知识 + 个人经验 + 建议,阐述了 70 个人们常常比较困惑的概念,比如:为什么我们总想刷手机信息?如何避免无故讨厌一个人?为什么我们容易被故事说服?好的地方就是足够专业,阐释了很多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参考了大量心理学文献、研究、实验,语言表达方式特别容易理解,给出的建议操作性强且实用。比如第一个概念 “虚假疲劳感”,卫蓝强调跑步时脑海中出现跑不动的声音,只是因为原始环境中,消耗太多能量不利于接下来的捕食和奔跑,是一种情绪和感觉,并不是我们真的跑不动了。这对于我来说太实用了,我跑步时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是看到这本书看到这个概念才理解的。但个人觉得瑕疵就是讲每个概念只用大约三五页,所以要真的自己想要系统深入学习了解,一定要结合其他资料。比如讲到金字塔原理那里,只讲了基本结构(16 个字),给出的具体做法也过于简化,不了解的读者要想弄明白,大概率要去看《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力》之类的书,或者学咱们 “得到” 的《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课程。还有整个第二部分 “群体接触” 那里,关于社交、沟通、情绪等全都不够全面深入,还有太多可以更新之处。比如讲到赞美的时候,最后给出建议,只说了赞美需要真诚并且不要次数太多,还有太多可以补充。看本书过程中遇到有触动的知识,想弄懂弄通,个人建议结合其他课程、书籍、文献资料等一起深入系统学习,效果会更好。总体来说,还是值得感兴趣的伙伴们翻一翻~

      1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逆流而上,方能达至上游

      雞湯就像色情按摩,你哪裡舒服它就按哪裡乾貨就像正規按摩,你哪裡不舒服它就按哪裡 ——《反本能》我們以為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會讓我們都變得更有洞見,但是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看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東西就像色情按摩,讓我們越來越閉塞和偏激,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大多數的網站和應用,他們都在收集我們的喜好數據,然後推送給我們喜聞樂見的,我們認可的信息和生活方式,然後篩選我們不認可的信息和見解。也就是說,凡是我們認可的互聯網會繼續強加給我們,凡是我們不認可的,互聯網讓它們在我們的世界消失。我們就是慢慢生活在這個沒有「異議」的世界。但是這種「服務」帶來的愉悅就像色情按摩帶來的快樂一樣,並不會讓我們進步。我們反而因此變得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因為我們一直在看我們想看到的,而不是真相。而想要讓自己進步,我們需要的是走出舒服區,不再讓自己停留在感官快樂之中。接受那些可能讓自己有些不適應,但是會讓自己慢慢進步的東西。讀雞湯能夠讓自己進步嗎?可能吧,但是它更多時候只是給我們一個短暫的心理安慰。比如,你感到孤獨時讀到一篇關於友情的文章你會感動,但是你過後不久還是會感到孤獨。而讀那些「乾貨」呢?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是孤獨,孤獨從哪裡來?讓我們看到孤獨的本質,進而持續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提供能量,或是少是找出一種與之相處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因為他們懂得的道理是雞湯的「形而上」,是表面。而不是乾貨的辯證和唯物的實質。雞湯可以給我們態度,但是乾貨可以給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為我們的行動提供有效地幫助。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反本能》

        什么是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 (Sidney Jourard) 在 1958 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自我表露其实是一个交互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 自我表露不是单独的过程,而是相互、持续的循环过程;(2) 情境性,情境会影响自我表露的过程;(3) 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2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