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脑科学教授倾囊相授的名校生培养秘籍。

内容简介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什么原因?普通孩子还有机会成为“尖子生”吗?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地助孩子一臂之力?

孩子的学习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然而,很多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

实际上,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大脑的思维能力决定的。要想提高学习成绩,最本质的方法就是提升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完成的,玩耍、表达、做事、社交……这些活动都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思维锻炼得越多,大脑就会越聪明,成绩也就会越出色。本书中脑科学专家将带领我们了解科学的学习方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1章 如何教出聪明的小孩?——顺应大脑规律就可以!
  • 1 让孩子变聪明的“5大要素”
  • 2 智力具有可塑性
  • 3 给大脑正向刺激
  • 4 避免用脑误区
  • 第2章 提高成绩的“6大秘诀”——名校学生共有的特质
  • 1 执行力
  • 2 求知欲
  • 3 创造力
  • 4 沟通力
  • 5 自我肯定感
  • 6 坚毅力
  • 7 名校学生是怎么培养的?
  • 第3章 大脑发育路线图——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 1 婴儿时期
  • 2 2~5岁
  • 3 8~10岁
  • 4 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
  • 5 防止电脑和手机成瘾
  • 第4章 受益一生的大脑规律——让头脑始终保持敏锐
  • 1 运动
  • 2 兴趣
  • 3 沟通
  • 4 饮食
  • 5 睡眠
  • 6 幸福感
  • 7 生活习惯
  • 第5章 简单有效的用脑习惯——随时随地变聪明
  • 1 目标不应太大
  • 2 小目标法和游戏法
  • 3 番茄工作法
  • 第6章 提升脑力的终极武器——元认知
  • 1 什么是元认知
  • 2 元认知为什么重要
  • 3 如何培养元认知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成为靠谱父母的路上,继续前行

    通过对话的形式获取知识,整个人比较放松。关于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关注总会更多一点。反观自己,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明天先试试自己跳跳绳,孩子拍篮球,每天半小时的运动时间孩子平时的运动量其实已经是达到的,主要自己懒。不过为了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漂亮妈妈,试一试了,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不是填充知识,而是点燃自主成长的引擎,并守护好它持续运转的内在动力。1. 守护自主,灌溉热爱。在规则框架内,将选择权还给孩子,用过程表扬守护其内在驱动力,让兴趣成为坚持的最佳燃料。夸努力,别光夸聪明;立规矩,但给孩子自己做主的空间。表扬过程能让孩子更愿意挑战,而给予有限度的自由,能保护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孩子学骑自行车。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第一次就骑得好夸他是天才,而是会因为他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表扬他的勇气和坚持。父母给他扶着车(立规矩保证安全),但最终放手让他自己骑(给自主空间),他才能真正学会。2. 身教胜于言传,体验优于说教。让孩子看到家长读书、勇于尝试甚至失败的样子,并创造丰富的亲身体验,为孩子打开广阔的世界。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自己先做出样子;多带孩子去体验,比光看书本更管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榜样,真实的体验比被动接受知识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让孩子爱看书,就别总在家刷手机。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全家人一起安静地看书(哪怕只有 15 分钟)。想让孩子认识动物,光看《动物世界》不够,周末带他去动物园闻闻味道、听听叫声,他看到大象的庞大和长颈鹿的真实高度,那种震撼是屏幕无法给予的。3. 拆解目标,积小胜为大成。将大挑战分解为一系列一定能完成的小任务,降低大脑抗拒,用持续的成功体验积累自信与坚毅力。大目标拆成小步骤,完成一个就庆祝一个,孩子会越来越有干劲。这种方法能降低畏难情绪,用一次次小成功积累自信和坚持下去的毅力。就像玩通关游戏。没有哪个游戏一上来就是打大魔王,都是先完成新手村的简单任务,升一级、得一件装备,有了成就感,才越来越有动力挑战更难的关卡。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4. 修炼元认知,接纳真实的自我与他人。客观审视并全然接纳自己与孩子的长处短处,做到不骄不躁、不气不馁,这是幸福与成功的底层能力。教孩子平常心,看到别人的好,不灰心;发现自己行,不骄傲。接纳不完美,心里更踏实。情绪管理的核心,帮助孩子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缺点,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就像认识自己的身体说明书。有人天生是长跑车型(耐力好),有人是跑车型(爆发力强)。不要因为自己是跑车去羡慕长跑车的耐力,也不要因为自己是长跑车去嫉妒跑车的速度。了解自己的车型(接纳自己),开好自己的路,才能发挥出最佳性能。总而言之,一切教育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我自己想干、我能干、而且我能坚持干好的底层能力与信念。这比任何单一的知识或成绩都更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谓的 “聪明”,其实包含了许多方面。      人的智力和努力成正比。      人的大脑发育是贯穿一生的,即使上了年纪,也有办法常葆大脑年轻。要想避免大脑停止成长,那便不能放弃 “努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央级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984年2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介绍世界书刊,团结中外学人,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以“创新、进步、合作”为理念,以为读者提供优质读物,与读者分享阅读乐趣为追求,秉承精挑细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在引进海外优秀图书和培育本土原创作品上,成果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