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解神秘的无意识如何决定我们的情绪、喜好和思维方式。

内容简介

人类大脑也许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东西,科学才刚刚开始揭开它的秘密。大脑内发生的点点滴滴,一部分来自你可以察觉和解释的意识,但你的大部分体验、情绪、喜好,却来自大脑中的另一部分——无意识。无论你喜不喜欢,无意识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你是谁,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无意识是激情和直觉的来源,能够以“天赋”和“灵感”帮助你解决看似无解的问题。但无意识不总是对你有利的,它是原始、狂野且难以控制的,常常引导我们走上自毁的道路,让我们砸烂珍视的物品,伤害心爱的人,破坏和他人的关系……

作者丹尼尔·利伯曼以一贯清晰简明的文字,带我们从有意识的人类心智出发,以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探讨人类的体验如何成形,带领读者辨识无意识对人类心智的影响和控制,教会读者妥善连接意识和无意识,活出更好的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无意识与超自然
  • 第一部分 无意识
  • 来到暗处
  • 自我和无意识
  • 碎片人格与神灵附体
  • 魔法观
  • 社会本能
  • 灵魂无处不在
  • “我试着聆听岩石”
  • 科学与宗教
  • 万物有灵论
  • 环绕的灵魂
  • 圣灵
  • 万物有灵论之科学
  • 灵魂随处可见的好处
  • 无意识在实验室
  • 通往仙境之路
  • 在无意识的耳边柔声低语
  • 不思考的力量
  • 制造怪物
  •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
  • 自底向上的处理方式和超自然
  • 直觉和魔法
  • 另一种方法
  • 魔法本能
  • 原型和无意识
  • 母亲原型
  • 细看滋养
  • 遗传学
  • 象征表达了思绪无法触及之物
  • 被无意识淹没
  • 个性化
  • 阴影
  • 一项实验
  • 压抑
  • 孪生恶魔
  • 投射
  • 平衡对立之物
  • 利用阴影之能量
  • 第二部分 魔法
  • 童话故事
  • 爱因斯坦的建议
  • 众源文学
  • 无意识令人恶心
  • 神奇的帮助
  • 我们的动物性
  • 当无意识过于强大时
  • 为什么我们要读童话?
  • 炼金术
  • 化学和魔法
  • 再谈投射
  • 相当
  • 四要素
  • 古典行星及其关联金属
  • 循环和联合:劳作与爱
  • 最终目的地
  • 神秘数字
  • 哲学和直觉
  • 数字与大自然
  • 作为神秘实体的数字
  • 精益求精
  • 塔罗牌
  • 纸牌游戏
  • 钥匙牌
  • 运用塔罗牌
  • 第三部分 超越
  • 成为超越者
  • 定义超越
  • 超越功能
  • 倾听无意识
  • 向下行走
  • 循环和联合
  • 悖论
  • 冥想是如何增强自我的
  • 逻各斯的转变力量
  • 正念
  • 冥想的危险
  • 慈爱冥想
  • 理性神秘主义
  • 附录一 古典行星与其炼金术含义
  • 附录二 钥匙牌与灵魂之完善
  • 图片来源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躁动中的自我救赎:正念冥想如何驯服决策暗能量

    丹尼尔・利伯曼的《躁动的无意识》以深邃的心理学视角,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潜藏的隐秘力量 —— 无意识。这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著作,而是融合哲学、神经科学、神秘学与文学叙事的跨界探索。作者通过炼金术隐喻、塔罗符号和童话原型,层层解构无意识对人类情绪、选择甚至人生轨迹的支配性影响。书中指出,人们常误以为理性意识主导决策,实则无意识如同 “水下冰山”,通过灵感涌现、情绪波动、直觉牵引等隐秘方式操控行为。这种认知颠覆为现代人理解自我冲突提供了全新框架:我们并非与 “非理性” 对抗,而是需要与无意识建立对话。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利伯曼在第三部分 “超越” 中提出,正念冥想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关键桥梁。通过集中注意力、正念觉察和慈爱冥想三种方式,人们可以训练大脑从自动化反应转向清醒觉知,从而在决策中平衡本能冲动与理性思考。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正念练习能抑制杏仁核的应激反应,同时增强前额叶皮层的决策功能,帮助个体在复杂情境中保持清醒判断。例如,当无意识驱使冲动消费时,正念带来的 “暂停” 机制可激活元认知,让人从情绪漩涡中抽离,重新评估需求与价值的真实关联。这种 “超越” 并非压制无意识,而是通过觉知将其转化为创造性力量,正如书中强调的:“与无意识建立亲密关系,是人性最深刻的自我救赎。”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深度,更在于实践启示。它提醒我们: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唯有正视内心躁动的暗流,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决策。推荐此书给所有渴望突破认知局限、探索心智边界的读者,它将带领你在理性与神秘的交叉地带,重新发现 “人何以为人” 的本质。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利伯曼写了一段充满诗意的语言,作为结尾,我也想把它赠送给每一位聆听了今天这篇解读的用户:无意识给了我们艺术、音乐和信仰,给了我们勇气、爱和快乐。最重要的是,他把我们原本的样子赋予了我们。如果你拒绝头脑里无意识营造的黑暗区域,那么你对自己的追寻就会失败…… 当我们统一了非理性与理性,融合了光明与黑暗,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性。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阅读的初衷是为了缓和近来的紧张焦虑阅读的过程中直面内心的痛苦难以入眠阅读的后程释惑了童话与塔罗神秘魔法阅读的终了内心平静去接纳可能的结局紧张和焦虑是因为太想抓住眼前的机会烦躁和不安是无意识在告知前路有困难既然生而为人就会有躁动的无意识相伴那么停止压抑放下我执接纳所有如平凡以上……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