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2015年出版的《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一书的修订再版,原版2014年曾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分上下册,共100万字。现在作者做了精简压缩,调整为40万字,除了缩短篇幅及校正讹误之外,还补充了新的史料。

本书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八章。描述了清末民国时期读书人创办报刊、在报刊上登载言说的历史情况。包括“思想界”形成的背景、报章发行的拓展、报章与学术的关系、报章作为“生意”、报章对社会的影响、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读书人晋升的阶梯、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作为“场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与读书人
  • 一 援西入中:报章与晚清社会
  • “新闻纸”:传教士带入中国新的出版形式
  • 《遐迩贯珍》:“中外物情,皆归统贯”
  • 《申报》:邸报别于新报
  • 广学会与《万国公报》
  • 二 初识报章:“上下通”与“中外通”
  • 邸抄:帝制时代的信息传播
  • “庶人之清议”是否可行
  • 三 作为“场域”的“思想界”
  • “读书人”:近代中国研究历久弥新的话题
  • “媒介的历史包含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
  • 对晚清中国印刷与出版文化的审视
  • 作为“场域”的“思想界”
  • 第一章 “合群”的诉求:“思想界”形成的背景
  • 一 作为“合群”载体的报章、学会及学校
  • “社会”缺失下的“合群”
  • 学校、学会与报章:“合群”的载体
  • 二 报章作为“合群”的要素
  • “欲开会,非有报馆不可”
  •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 报章对学校、学会事务的推动
  • 三 互为代派:报章销售网络的建立
  • 刊登告白与代派:报章的多重角色
  • 报章共同构成的“网络”
  • 四 “自改革”:与官方的互动
  • 官员与报章
  • “恭录上谕”的象征意义
  • 来自官方的襄助
  • “勿盛气、勿危言”:报章之发言方式
  • “官报”的开办:“新瓶装旧酒”
  • 第二章 “思想界”的浮现:社会重组下的“亚文化圈世界”
  • 一 晚清对“思想界”的表述
  • “~~界”:源自日语的现代汉语新词
  • 梁启超等所表述的“~~界”
  • 二 从“省界”到“业界”——“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
  • “省界”构成“合群”之先声
  • “业界”成为新的认同基础
  • 三 “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
  • “中等社会”:“革命事业之起也,必有中坚”
  • 阶级动员:“贵贱界”与“贫富界”
  • 四 “思想界”与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
  • 依托于“社会”的“思想界”
  • “公”与“公共”的阐述
  • “公共舆论”的催生
  • 五 “思想界”的潜流:来自官方的反应
  • 报章“色彩”之转变
  • 对“康党”之追剿
  • 第三章 由隐性走向前台的“思想界”:“思想版图”的拓展
  • 一 民国时期报章所呈现的“思想版图”
  • 民初报业“风起云涌,蔚为大观”
  • 《申报年鉴》等资料提供的数字
  • 二 “思想版图”的结构与节奏
  • “中心”与“边缘”:地方性报章之成长
  • “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动员”
  • 国难背景下的“思想版图”
  • 三 隐然已存在的“思想界”
  • “思想界”成为臧否人物的维度
  • 《新青年》对“思想界”的阐述
  • 对“思想界”的期许
  • 第四章 “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学术
  • 一 “学战”意识下对“报章”的认知
  • “有一学即有一报”
  • 报章与“专门之业”
  • 二 分科观念左右下的“报章”
  • 梁启超论学的转向
  • 借重报章之“东学”与“国学”
  • 《新民丛报》与《新世界学报》的争论
  • 三 西学汇编资料中的“报章”
  • “采西学”之门径
  • 西学书目、提要中的“报章”
  • 汇编报章文字的资料
  • 四 大学·刊物·社会:报章的另一种“生意”
  • 《新青年》的另一种“生意”
  • 大学中人广泛介入刊物的创办
  • 五 “学高于政”:“思想革命”的流行
  • “不问政治”的选择
  • 从“学战”到“思想战”
  • 第五章 “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政治
  • 一 读书人的组织与“思想冲突”的加剧
  • “留学国界、政治党派、省界”
  • 社会势力对大学之渗透
  • “思想界”的具象化:“新派”与“旧派”
  • “思想界”的联合战线:“我们”与“他们”
  • “打发他们去”!
  • 二 “思想界”的“主义”
  • 滥觞于晚清的“~~主义”
  • 五四时期的“主义癖”
  • “少年中国学会”的抉择
  • 三 政治势力如何借重“思想界”
  • 政党:“与政府相持不下者”
  • “报界”的政治色彩
  • 政界之津贴报馆
  • “发通电”与“致报界”
  • 第六章 书局·报章·读书人:共同的“生意”
  • 一 作为“生意”的报章
  • 《时务报》的“经营”
  • 依托于个人的得与失
  • 二 书籍与报章的关联
  • 《申报》的“示范”意义
  • 作为书籍买卖平台的《时务报》
  • 代售书籍:晚清报章共同的选择
  • 《清议报》《新民丛报》与广智书局
  • 新文化运动的“生意经”
  • 三 另一种“生意”:新式书局与读书人
  • 新学书籍的需求不断提升
  • 商务印书馆与读书人
  • 四 读书人的“生意经”
  • “以文字谋生”之缘起
  • 包天笑、张静庐等人的故事
  • 梁启超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七章 “思想界”的另一面: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
  • 一 作为“三不朽”之“立言”
  • 曾国藩:“文章与世变相因”
  • 张之洞:读书期于有成
  • 基于“文章”评骘人物
  • “制艺之文”的影响
  • 二 新型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转变
  • 传播新知逼出文字问题
  • 白话报章之发展
  • 三 围绕报章文字的争辩
  • 严复与梁启超的争辩
  • 天下文章“未有如报章之备哉灿烂者也”
  • 真著作“必不能于杂志中求”
  • 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
  • 新知识与新名词
  • “文字功”
  • 四 笔走偏锋:“思想界”的另一面
  • 《新民丛报》与《民报》的争论
  • “杂志狂”与“新文化潮流”
  • 持论当以真理为依归,勿尚感情
  • 第八章 阅读报章:读书人“晋升的阶梯”
  • 一 “阅读公众”的培育:上下的互动
  • 官方对于阅报的倡导
  • 广设阅报处
  • 二 由邸报到新式报章:阅读的转向
  • 王闿运:“经师”眼光下的世界
  • 刘大鹏:普通士子的阅读生活
  • 孙宝瑄:“读书人当以天地古今为一社会”
  • 周作人:新式学堂学生的故事
  • 三 报章与新知:科举改制引发的冲击
  • 报章与科举考试的结合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影响
  • 应试士子的选择
  • 四 阅读报章:读书人通向社会之阶梯
  • 吴虞:作为晋升阶梯的《甲寅》《新青年》
  • 吴宓:以杂志为志业
  • 五 中心与边缘:不同的阅读体验
  • 身处东北的金毓黻的阅读生活
  • 作为在校学生的恽代英
  • 浙江一师的陈范予
  • 结语 “思想界”: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
  • 一 新型传播媒介与文明的建构
  • 二 “思想界”成为解析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 三 “思想界”:延续不绝的反省与批评
  • 四 何为“公共”?谁的“公共”?
  • 主要参考文献
  • 数据库
  • 报章
  • 其他史料
  • 中文论著
  • 外文论著
  • 后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穷则变,变则通

    “思想界” 的出现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真实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的探求。而报章作为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构成了包含近代信息最为丰富的载体,也是思想界成形的要素之一。这本书的个头太大,且文献太多,只能是快速翻阅,至少也算是完整的过了一趟这本书,确实让我对清季民国时期的 “思想界” 有了全方面的认知和了解。“思想界” 包涵新型的出版媒介和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思想界” 的出现,对应的是晚清的士向知识分子的转型,暗含的是中国社会的重组,映照的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剧烈变迁。近代以来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及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摧毁了士这一阶层,但读书人还在,于是如何确立读书人在现代社会中新的角色与身份,成为走出科举时代的学人思虑的焦点。国家与社会形成新的对应关系后,公共舆论的形成,成为读书人表达身份意义最突出的环节。因此,“思想界” 的出现和形成实际构成读书人寻求新的角色与身份的结果,而报章杂志以及大学、出版业等在晚清的成长,正映射出 “思想界” 的具体内涵,并成为其依托的媒介。其中作为新型传播媒介之一的报章又实际构成社会动员的主要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文章的写作方面,自己对标题的作用也有了另一番认识。不管大标题小标题,都应该是那一段内容的高度浓缩。一个好的标题能让人从标题中就能大概看出该段的大致内容,这也告诫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对文章标题、段落标题应该仔细推敲。对于页下注释,文章中的语句尽量是要用自己的话语写成,自己引用的原始材料的内容则在页下注标明。而书中引用大量原始资料,对自己阅读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如今的中国也处在社会转型期,如今的网络也正发挥着过去报章所无法比拟的功能。历史惊人的相似,却也有所不同。网络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面。但是在另一方面,网络把更多的人聚集在这个圈子里,因此网络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空间,它的信息来源和受众都不局限于思想界,它所传播的信息也更趋向于大众化的、科普性的知识,这是与晚清时期的报刊媒介等出版业所不同的。这一变化对于知识分子与传统出版业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何去何从,是个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潜心十余年所成的创新之作,全书最亮眼之处在于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例如布迪厄的 “场域”,来对近代中国的思想界进行综合考察。文章还大量引证了美国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很多理论需要多琢磨体会作者意思,不过这是自身的问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