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深入研究劳动刑法。

内容简介

全书分六章。第一章探讨劳动刑法学的体系。第二章讨论劳动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第37条及第100条等总论问题。第三至第五章分别研究劳动关系、劳动基准及劳动权利救济中的刑法适用。第六章总结我国劳动刑法的完善路径,认为不适合采取大陆法系的附属刑法模式,应在劳动刑法共同法益范围内完善刑法典相关条文。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理论探讨深入透彻,是劳动刑法领域最新的研究力作,具有较高的学习研究和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第一章 劳动刑法的体系性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劳动刑法学的研究路径
  • 一、劳动刑法与和谐劳动关系
  • 二、我国劳动刑法研究的学术趋势
  • 三、我国劳动刑法研究的学术贡献
  • 四、国外劳动刑法理论研究的特点
  • 五、推进我国劳动刑法学研究的学术路径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刑法的体系创新
  • 一、劳动刑法的概念
  • 二、劳动刑法的法益
  • 三、劳动刑法的体系
  • 第二章 劳动刑法的总论问题
  • 第一节 劳动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一、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的不妥当性
  • 二、法益保护区分原则的合理性
  • 第二节 平等就业权视野下劳动刑法总则条款的教义学解释
  • 一、《刑法》第37条之一职业禁止条款的适用
  • 二、《刑法》第100条前科报告条款的适用
  • 第三章 劳动关系中的刑法适用
  • 第一节 劳动者行为的刑法规制
  • 一、竞业禁止行为的刑法规制
  •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二节 用人单位行为的刑法规制
  • 一、强迫或强制劳动行为的刑法规制
  • 二、雇用童工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四章 劳动基准中的刑法适用
  • 第一节 职业病防治的刑法规制
  • 一、《职业病防治法》刑事责任条款与《刑法》的衔接
  • 二、完善职业病防治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建议
  • 第二节 生产安全的刑法保护
  •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法律预防模式
  • 二、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疑难问题
  • 第五章 劳动权利救济中的刑法适用
  • 第一节 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遭报复行为的刑法规制
  • 一、外国法上“吹哨人”法律制度的特点
  • 二、完善我国报复陷害罪的建议
  • 第二节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刑法规制
  • 一、逃避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犯罪化的审视
  •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对象与主体的分析
  •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客观方面的司法认定
  • 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区分
  • 第六章 我国劳动刑法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劳动刑法的经验
  • 一、德国劳动刑法的特色
  • 二、日本劳动刑法的特色
  • 三、法国劳动刑法的特色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刑法的立法完善模式
  • 一、刑法典分散立法模式
  • 二、以预防刑为基础的并合主义
  • 第三节 我国劳动关联犯罪的特殊性与刑法适用
  • 一、职场性骚扰行为的刑法适用
  • 二、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刑法适用
  • 三、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刑法适用
  • 参 考 文 献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