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7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分析劳动关系发展历史和法律调整。
内容简介
本书以劳动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运用关系契约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较好地揭示了劳动关系的多重属性,为劳动法律制度的进一步设计和构建提供了参考。
作者认为,劳动合同虽然可以从传统的民法角度进行理解,但是传统合同法的理念与做法在劳动合同中并不适用,而应该区分劳动合同的不同阶段,在缔结阶段和履行阶段适用不同的原则,以达到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平衡,更好地调整劳动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与本质还原
 - 第一节 “从身份到契约”的劳动关系
 - 一、身份性劳动关系阶段
 - 二、契约化劳动关系阶段
 - 第二节 “从契约到身份”的劳动关系
 - 一、古典契约自由的弊端
 - 二、雇佣契约关系向劳动关系的转变
 - 第三节 劳动关系契约本质的还原
 - 一、传统契约观的反思
 - 二、劳动关系的契约本质要素
 - 第二章 关系契约理论探析
 - 第一节 古典契约理论与关系契约理论的比较
 - 一、契约的核心范畴:合意与关系
 - 二、契约的默示类型:个别性契约与关系性契约
 - 三、契约规范的侧重点:个别性规范与关系性规范
 - 四、契约法与社会的关系:剥离与反映
 - 第二节 关系契约理论对契约法的发展
 - 一、关系契约论证了“契约法不会死亡”
 - 二、关系契约论证了“契约的再生”
 - 三、关系契约实现了契约法的价值多元
 -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关系契约属性
 - 第一节 具体化的契约主体
 - 一、古典契约法中主体的抽象性
 - 二、劳动关系主体的具体化
 - 第二节 动态的契约过程
 - 一、契约的长期性
 - 二、内容的不完全性
 - 第三节 关系的高度嵌入性
 - 一、利益和负担的共有与分担
 - 二、“交易专用性”投资的存在
 - 三、难以货币化或量化的契约交换
 - 第四章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团结
 - 第一节 劳动关系团结的规范来源
 - 一、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来源
 - 二、劳动关系团结的外部规范来源
 - 第二节 劳动关系团结的维持
 - 一、劳动契约的长期化趋势
 - 二、灵活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 三、劳动关系单方解除权的限制
 - 四、劳动关系终止时专用性资产的保护
 - 第五章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公平
 -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实体化与利益融合
 - 一、实体化的劳动关系主体
 - 二、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融合
 - 第二节 劳动关系公平的实体和程序要求
 - 一、劳动关系公平的实体要求
 - 二、劳动关系公平的程序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