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75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介绍我国劳动仲裁制度,解决实务疑难,提出立法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鉴民事诉讼理论,对劳动仲裁的具体规则进行了阐释、说明。并结合劳动仲裁实务中的疑难点,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完善和丰富了劳动仲裁规则的基本理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缩略语表
- 第一编 劳动仲裁基础
- 第一章 劳动仲裁概述
- 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其定位
- 二、劳动仲裁制度产生条件及历史沿革
- 三、劳动仲裁请求权
- 四、劳动仲裁的办事机构
- 五、劳动仲裁的基本原则
- 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源
- 七、民事诉讼法的参照适用
- 八、关于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
- 九、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顶层设计完善及建议
- 第二章 “三定”办案思维
- 一、审案的逻辑支撑——三段论
- 二、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与要件分析法
- 三、法律事实确认原理
- 四、“三定”法律思维简介
- 五、法感与“三定”法律思维的关系
- 六、“要件审判九步法”分解表
- 七、劳动争议案件请求权、抗辩权基础例举
- 八、“确认劳动关系”案件之要件事实
- 第三章 劳动法解释方法及运用规则
- 一、劳动法解释概述
- 二、裁审者享有法律解释权
- 三、法律解释方法及其类型
- 四、法律解释规则概述
- 五、文义解释规则
- 六、体系解释规则
- 七、主观目的解释规则
- 八、客观目的解释规则
- 九、劳动法解释之检验标准
- 十、狭义的法律解释与价值补充、漏洞填补的关系
- 第二编 一般规定
- 第四章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 一、劳动争议的法定受案范围
- 二、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 三、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四、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福利、培训及劳动保护争议
- 五、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
-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七、社会保险争议
- 八、常见不予受理案件汇总
- 九、是否受理存疑例举
- 十、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交叉的处理
- 十一、关于受案范围的立法建议
- 第五章 劳动仲裁的参与人
- 一、仲裁参与人概述
- 二、劳动仲裁当事人
-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 四、劳动仲裁代理人
- 五、其他仲裁参与人
- 六、特殊当事人主体资格的确定
- 七、书记员职责及日常操作实务
- 第六章 劳动仲裁时效制度
- 一、仲裁时效概述
- 二、仲裁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三、劳动仲裁时效的适用范围
- 四、仲裁时效的起算
- 五、劳动报酬的特殊时效
- 六、仲裁时效的中断
- 七、仲裁时效的中止
- 八、仲裁时效完成的法律后果
- 九、仲裁时效利益的抛弃
- 十、仲裁时效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 第七章 劳动仲裁的管辖
- 一、仲裁管辖概述
- 二、劳动仲裁管辖规则
- 三、管辖冲突处理规则
- 四、劳动诉讼管辖权的争夺
- 五、协议管辖的效力
- 六、对接民事协议引起的管辖问题
- 七、劳动仲裁的级别管辖
- 八、劳务派遣争议的仲裁管辖和诉讼管辖
- 九、仲裁管辖与诉讼管辖的衔接
- 十、关于仲裁管辖的立法建议
- 第八章 劳动仲裁的证据
- 一、仲裁证据概述
- 二、当事人的陈述
- 三、书证
- 四、物证
- 五、视听资料
- 六、电子数据
- 七、证人证言
- 八、鉴定意见
- 九、勘验笔录
- 第九章 劳动仲裁的证明
- 一、仲裁证明概述
- 二、劳动仲裁的证明对象
- 三、证明目的、证据事实、法律事实、证明对象和内容的识别
- 四、劳动仲裁之证明标准
- 五、证明妨碍及其处理
- 第十章 举证证明责任
- 一、举证证明责任概述
- 二、举证证明责任的分配
- 三、劳动仲裁举证证明责任例举
- 四、举证证明责任分配之立法建议
- 第十一章 举证、质证与认证
- 一、劳动仲裁的举证时限
- 二、证据交换
- 三、劳动仲裁的质证
- 四、劳动仲裁的认证
- 五、劳动仲裁之自由心证
- 第十二章 劳动仲裁的期间与送达
- 一、仲裁期间概述
- 二、法定期间、指定期间与约定期间
- 三、不变期间与可变期间
- 四、仲裁期间的计算
- 五、仲裁期间的耽误
- 六、仲裁送达概述
- 七、劳动仲裁的送达方式
- 八、仲裁送达的效力
- 第三编 仲裁程序
- 第十三章 劳动仲裁的申请
- 一、仲裁申请权
- 二、仲裁申请及文书制作
- 三、仲裁申请的撤回与撤销
- 四、反申请
- 五、被申请人的抗辩
- 六、抵销抗辩与反申请
- 七、仲裁信访处理的基本行为准则
- 第十四章 劳动仲裁的受理
- 一、申请材料的审查
- 二、受理立案的条件
- 三、收件后的处理
- 四、逾期不受理、材料送达与答辩
- 五、一事不再理
- 六、超过仲裁时效能否受理
- 七、立案与受理中的基本行为准则
- 八、建议增加特殊主体身心健康受损赔偿之受案范围
- 第十五章 一般程序
- 一、定义及概要
- 二、开庭前的准备
- 三、开庭审理
- 四、审结期限
- 五、中止审理
- 六、按撤回处理与缺席裁决
- 七、增加或变更仲裁请求
- 八、庭审中的释明
- 九、劳动仲裁的终结
- 十、庭审中仲裁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 十一、庭审质量参考标准
- 第十六章 简易程序
- 一、概述
- 二、适用范围
- 三、主要适用规则
- 四、转一般程序的处理
- 第十七章 劳动仲裁的裁决
- 一、裁决概述
- 二、裁决原理
- 三、裁决书的作出
- 四、先行裁决
- 五、先予执行裁决
- 六、劳动仲裁保全
- 七、裁决书的制作
- 八、裁决的效力
- 九、档案管理
- 十、仲裁文书制作的基本行为准则
- 十一、裁决文书定稿前的通常复核标准
- 第十八章 一裁终局
- 一、终局裁决概述
- 二、“劳动报酬”范围的确定
- 三、“工伤医疗费”范围的确定
- 四、“经济补偿”“赔偿金”范围的确定
- 五、执行劳动标准争议案件范围的确定
- 六、终局裁决的作出与程序规则
- 七、终局裁决应否撤销的判定标准
- 八、终局裁决书的参考格式
- 第十九章 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 一、集体争议概述
- 二、集体权利争议与集体利益争议
- 三、处理集体争议的基本原则
- 四、集体争议的申请与受理
- 五、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 六、集体争议的调解
- 七、集体争议的审理与裁决
- 八、对集体争议的立法建议
- 第四编 调解与裁审衔接
- 第二十章 劳动争议的调解
- 一、调解概述
- 二、劳动仲裁调解的程序
- 三、民间调解协议中的给付内容要求
- 四、民间调解协议的效力
- 五、民间调解协议的仲裁确认
- 六、民间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 七、调解实务的策略与技巧
- 八、调解的基本行为准则
- 九、劳动争议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二十一章 劳动仲裁与诉讼的衔接
- 一、裁审衔接概述
- 二、处理裁审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三、裁审受理的衔接
- 四、裁决效力的衔接
- 五、仲裁请求与诉讼请求的衔接
- 六、裁审证据的衔接
- 七、裁审法律适用的衔接
- 八、保全和执行的衔接
- 九、裁审衔接工作机制的完善
- 十、对裁审衔接的几点立法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与香港中华法律网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以多媒体、全方位为人民传播法律为宗旨,积极开拓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法律大数据的加工标引以及法律新媒体运营等业务。 由法律出版社主导,法讯公司承担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出版行业名列前茅,并获得“数字出版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