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了解当代科技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技术的分支体系出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物理融合与人机交互等)等重要方面,结合已有的典型作品案例进行艺术形态学视角下的谱系构建,以期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可能形态描绘出知识图谱,并为可能的融合形态指出方向,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及互动创新的深入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科学技术与艺术
  • 1.1 科学技术与艺术及美学交融的多元化形态
  • 1.1.1 美术、艺术、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 1.1.2 科学对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
  • 1.1.3 科学原理对视觉艺术审美规则的定义
  • 1.1.4 科学规则对音乐审美的定义
  • 1.1.5 科学技术推动艺术的变革及审美形态的发展
  • 1.2 科技艺术: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全新领域
  • 1.2.1 当代科技对艺术观念的推进和影响
  • 1.2.2 新媒体艺术:概念的局限
  • 1.2.3 当代科技艺术: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 1.2.4 当代科技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
  • 1.2.5 当代科技艺术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1.2.6 当代科技艺术的审美主体
  • 1.2.7 当代科技艺术的审美创作
  • 1.2.8 当代科技艺术的学科体系与研究领域
  • 1.2.9 当代科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 第2章 数学艺术
  • 2.1 数学艺术的源起与发展
  • 2.1.1 艺术与数学
  • 2.1.2 算法艺术
  • 2.1.3 当代数学艺术的舞台:Bridges会议
  • 2.2 数学思想与艺术审美
  • 2.2.1 对称
  • 2.2.2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
  • 2.2.3 随机过程与混沌美学
  • 2.2.4 基于随机函数的艺术
  • 2.2.5 Voronoi图
  • 2.2.6 数学公式对自然物态的模拟:超级公式
  • 2.3 透视、几何与造型艺术
  • 2.3.1 透视与绘画
  • 2.3.2 视觉欺骗:反透视及仿透视的艺术
  • 2.3.3 坐标变换与歪像艺术
  • 2.3.4 图形镶嵌与铺块
  • 2.3.5 光效应艺术
  • 2.3.6 多面体艺术
  • 2.3.7 双曲几何与艺术
  • 2.3.8 高维几何体的艺术
  • 2.4 拓扑与艺术
  • 2.4.1 拓扑学
  • 2.4.2 点集拓扑结构
  • 2.4.3 Mobius环
  • 2.4.4 Klein瓶
  • 2.4.5 Hilbert曲线
  • 2.4.6 结的艺术
  • 2.5 分形、混沌与复杂系统的艺术
  • 2.5.1 分形
  • 2.5.2 模拟生物系统的分形
  • 2.5.3 混沌与蝴蝶效应
  • 2.5.4 复杂性理论
  • 2.5.5 表现复杂系统的艺术作品
  • 2.6 生成艺术与计算美学
  • 2.6.1 生成艺术
  • 2.6.2 生成艺术作品
  • 2.6.3 参数化与群簇化
  • 2.6.4 参数化设计
  • 第3章 物理艺术
  • 3.1 对物质形态和物理现象内在美的表现
  • 3.1.1 微观世界的影像
  • 3.1.2 晶体的艺术
  • 3.1.3 宏观物质的科学影像
  • 3.1.4 气象艺术
  • 3.2 物理过程的美学呈现
  • 3.2.1 力与气流的艺术
  • 3.2.2 光线与影像
  • 3.2.3 影子雕塑
  • 3.2.4 超高压放电
  • 3.2.5 声波的艺术
  • 3.2.6 运动的可视化
  • 3.3 物理科技手段的艺术化创造
  • 3.3.1 成像技术的革命与影像审美的拓展
  • 3.3.2 空中立体成像技术:全息摄影
  • 3.3.3 光的艺术创造
  • 3.3.4 电磁效应
  • 3.3.5 电声效应
  • 3.3.6 磁悬浮
  • 3.3.7 实验性声音装置
  • 3.3.8 微纳加工
  • 3.4 新材料的艺术表现
  • 3.4.1 黏性材料
  • 3.4.2 磁流体的艺术表现
  • 3.4.3 热效应及热功能材料
  • 3.4.4 超材料
  • 3.5 太空艺术—当代太空探索为艺术创造的全新舞台
  • 3.5.1 太空摄影
  • 3.5.2 在太空中创作的艺术
  • 3.5.3 卫星艺术
  • 3.5.4 在外星球实现的艺术
  • 3.6 物理规则的模拟及艺术化表现
  • 3.6.1 计算机模拟的物理特效
  • 3.6.2 计算机图形对真实物理效果的模拟
  • 3.6.3 物理规则的艺术化虚构
  • 第4章 化学及生物艺术
  • 4.1 化学反应:分子级的创作手段
  • 4.1.1 化学过程与视觉造型
  • 4.1.2 来自化学及生物过程的美丽图案
  • 4.1.3 无生命物质中的奇迹
  • 4.2 生物信息艺术
  • 4.2.1 DNA音乐
  • 4.2.2 DNA存储与遗传艺术
  • 4.2.3 转基因艺术
  • 4.2.4 基于生物信息的艺术化重建
  • 4.3 生命形态美的探索与创造
  • 4.3.1 微生物的艺术表现
  • 4.3.2 对动植物形态及生命的审美探索
  • 4.3.3 物种杂交的艺术表现
  • 4.3.4 关注人与环境
  • 4.3.5 电子机械系统对生物的美学拓展
  • 4.4 生命伦理艺术
  • 4.4.1 关注活体组织与生物材料
  • 4.4.2 关注生物伦理
  • 4.4.3 关注医疗观念
  • 4.4.4 艺术家对基因技术的反思
  • 第5章 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的艺术
  • 5.1 人工智能简介
  • 5.2 人工智能艺术
  • 5.2.1 人工智能与文学
  • 5.2.2 人工智能象棋
  • 5.2.3 人工智能音乐
  • 5.2.4 人工智能与绘画
  • 5.2.5 神经网络与生成对抗网络的艺术创造
  • 5.2.6 辅助创作型AI绘画
  • 5.2.7 从文本生成图像:基于扩散模型的AI绘画
  • 5.3 人工生命的艺术
  • 5.3.1 人工生命
  • 5.3.2 生命游戏与细胞自动机
  • 5.3.3 基于细胞自动机原理的艺术作品
  • 5.3.4 智能艺术对生命规则的探索
  • 5.3.5 有机艺术
  • 5.3.6 遗传艺术
  • 5.3.7 人工进化过程的繁殖系统
  • 5.4 人工社会的艺术
  • 5.4.1 人工社会
  • 5.4.2 基于人工社会的艺术
  • 5.4.3 人群的模拟
  • 5.5 人工生命装置艺术
  • 5.5.1 具有自发及自适应行为的装置
  • 5.5.2 条件反射式装置
  • 5.5.3 社会型人工生命装置
  • 5.6 机器人的艺术
  • 5.6.1 机器人的基本构造
  • 5.6.2 创造艺术体验的电子机械
  • 5.6.3 仿生机器人
  • 5.6.4 智能机器人
  • 5.6.5 微电子机械系统及未来的纳米机器人
  • 第6章 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现实艺术
  • 6.1 境由心生:沉浸感审美的产生与发展
  • 6.1.1 沉浸感:一种由来已久的审美取向
  • 6.1.2 沉浸式技术:VR的产生与发展
  • 6.1.3 沉浸感融入现实:从AR到MR的发展
  • 6.1.4 沉浸感技术的发展
  • 6.2 渐入佳境:虚拟现实的技术美与艺术美
  • 6.3 虚拟现实艺术创造对审美的拓展
  • 6.3.1 沉浸:虚拟现实对艺术审美维度的拓展
  • 6.3.2 构想:虚拟现实对艺术想象力的拓展
  • 6.3.3 交互:艺术审美从旁观到参与和主导
  • 6.4 VR其他感知体验技术的功能美
  • 6.4.1 深度沉浸:增强虚拟中身体运动对临境感审美体验的强化
  • 6.4.2 身临其境:多感知对审美体验的维度拓展
  • 6.5 建构主义美学视野下VR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拓展
  • 6.5.1 视觉艺术审美在虚拟空间里的延续与发展
  • 6.5.2 听觉审美在虚拟空间里的延续与发展
  • 6.6 VR环境下直觉主义美学的意向化表现
  • 6.6.1 基于直觉互动的沉浸式审美
  • 6.6.2 基于思想直觉的抽象及隐喻性空间的审美意向化
  • 6.6.3 直接化及直觉化表达的VR绘画
  • 6.7 后结构主义美学视角下VR电影的审美变革
  • 6.7.1 VR电影: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 6.7.2 VR电影对接受美学的重构
  • 6.8 增强现实艺术:虚拟与现实的叠加
  • 6.8.1 城市景观与文化的虚实融合
  • 6.8.2 反其道而行之:减弱现实
  • 6.8.3 在现实的空间里遭遇虚拟事物
  • 6.8.4 通过真实的道具与虚拟人物互动
  • 6.8.5 现实体验与虚拟视觉的交融
  • 6.8.6 基于现实空间的多人虚拟互动
  • 6.9 空间增强现实:空中成像与视频映射
  • 6.9.1 在物理空间中呈现增强现实影像
  • 6.9.2 视频映射:在任意表面呈现“正常”影像
  • 6.9.3 TeamLab的大型沉浸式艺术空间
  • 6.9.4 舞台展演空间增强现实
  • 6.10 混合现实:在物理空间中的虚实融合
  • 6.10.1 混合现实的基础技术
  • 6.10.2 MR内容的叙事设计
  • 6.11 人际互动在虚拟空间里的延伸
  • 第7章 信息物理融合与人机交互艺术
  • 7.1 信息物理融合
  • 7.1.1 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 7.1.2 信息物理融合与人机交互的多元化发展
  • 7.2 信息物理融合模式与艺术体验的创新
  • 7.2.1 艺术体验及审美
  • 7.2.2 信息物理融合为感知体验带来突破
  • 7.2.3 走向多元融合的艺术
  • 7.2.4 信息物理融合与人机交互艺术的形态及分类
  • 7.3 虚拟信息在物理世界中的艺术化体验
  • 7.3.1 虚拟信息的物理介质化呈现
  • 7.3.2 影像采集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转换呈现
  • 7.3.3 通过物理直觉及行为方式与虚拟信息互动
  • 7.4 物理信息的采集转换及互动体验
  • 7.4.1 物理信息的转换、可视化及互动
  • 7.4.2 GPS艺术
  • 7.4.3 RFID的艺术
  • 7.4.4 三维扫描
  • 7.4.5 物理信息的转换与网络化传播
  • 7.4.6 物理世界互动信息的采集与互动转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