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小说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形象。

内容简介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后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之一。

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飘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二部 十三年后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三部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尾声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牛虻》,前几天在得到听黄昱宁讲解,怎么感觉和我看的内容不一样呢?我记得这是一个富家少年接受了革命思想,参加反政府宣传被捕,释放后被女友误解,然后经历各种磨难,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最后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于是打开得到电子书重读。这一读才发现自己原来看的是阉割版 [捂脸] 阿瑟是母亲与神父私通的结果,但父亲宽容了母亲并将阿瑟视为己出尽抚养责任,并在弥留之际将阿瑟交给神父指导,以便阿瑟能够继续得到父爱。父亲去世后与母亲年龄相仿的长嫂对阿瑟母子冷言冷语,使得阿瑟备受煎熬,虽然哥哥对阿瑟还是尽了兄长的义务,但毕竟有私生子这个疙瘩在,冷淡在所难免。但正值青春期的阿瑟内心敏感,能体察母亲的惶恐却不明就里,因此无法接受哥哥的冷淡、嫂子的刻薄。阿瑟在学校接触到了革命党,这个以争取意大利自由为宗旨的政党受到奥地利当局及教廷的一致反对,作为阿瑟的亲生父亲,神父对此虽然十分忧虑,却为了自己的前途前往了梵蒂冈,在阿瑟人生的关键时刻缺席了。年少的阿瑟爱恋青梅竹马的琴玛,这种少男少女之间的初恋是最纯粹、最美好也是最脆弱的,因此阿瑟才受不了琴玛的误解。当阿瑟从嫂子口中得知身世真相,面对母亲的隐瞒、神父欺骗和爱人的离去,这三位阿瑟最爱的人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少年悲愤离去。养尊处优的富家公子在海外遭受了各种磨难,十三年后归来时已是满身伤疤并瘸了一条腿,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阿瑟不幸的主要原因是生父的不负责任(从与母亲偷情开始就是不负责任的),而阿瑟的革命很大程度上源自对身世的痛恨。也许每一个革命者的最初动因都是私人的痛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雄。因此也真的没必要将这次私人的痛苦删除。还好,看到了全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牛虻》

      《牛虻》是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品。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 30~40 年代,当时意大利部分割让给奥地利,其它地区也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之下。小说围绕一群投身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青年展开,主线剧情是主人公阿瑟从一个单纯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坚毅的革命者。虽然出自英国作者之手,小说却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文学气息。本书核心内容:《牛虻》设定的时间背景,正是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的前夕,而天主教会在当时的意大利享有意识形态控制的地位,普世性的宗教必然和民族革命相冲突,这也是为什么教皇和教廷不可能在意大利民族统一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小说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了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红衣主教蒙泰尼里,思想开明,威望极高,但仍然无可避免地站在民族主义者的对立面,最终表现为他和阿瑟之间那极端戏剧化的两败俱伤。而阿瑟与爱人琼玛、父亲蒙泰里尼之间的情感发展和论争过程,既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让小说充满了层次感与复杂性。1. 《牛虻》的故事发生 19 世纪 30 年代的意大利,讲述了主人公阿瑟如何从一个单纯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坚毅的革命者。2. 在历史背景的角度看,《牛虻》呈现出 19 世纪 30~40 年代天主教教会和意大利解放运动之间的潜在冲突。3. 作者伏尼契是英国人,却写了一部散发着俄国文学气息的意大利革命小说,其渊源就在于伏尼契和俄国民粹派革命者的深入交往,以及从中开启的对意大利革命的研究兴趣。而在小说完成之后,俄国也成为作品最早的接受和传播地之一,并掀起广泛影响。4. 中国读者最早是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牛虻》的。20 世纪 50 年代,小说被译成中文,成为当时最受青年人喜爱的畅销书,继而引发了中国官方对于伏尼契晚年生活的关心,促成了一段跨国援助的轶事。5. 《牛虻》的中国命运在 60 年代出现变化,曾经的畅销书此时不再出版发行,其中有经济环境的原因,除此之外,也跟中苏关系恶化以及国内政治空气的剧变有关。6. 90 年代,《牛虻》的中文全译本发行,恢复了此前译本删减的内容,而中国读者也开始以一些补充性的角度诠释这部革命经典,小说呈现的伦理问题被凸显出来,人物形象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声叹息

        这是一本革命书?革宗教的命,革爱情的革,革亲人的命,革自己的命,“伟大” 的革命者范式!我却从中看到了其他,阿瑟变牛虻是被整个世界齐齐抛弃的过程,阿瑟给自己植入革命的信念,以支撑牛虻的生命,他不是为了复仇,是給自己复活找个合理的理由,他将心中未溟的爱改变成恨,他送死的壮举实际是对父爱的执着。终究,他俩执着了各自的信仰,同时也执着了自己心中的爱,飞蛾扑火与信仰和爱同溟灭,好在,这是虚构类作品,够残酷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