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王烁推荐。通过揭示预测技能的秘密,引导你做出对未来的最佳预测。

内容简介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预测:想要深入分析未来、思考是否买股票、制定政策、提出新产品构想,或者只是计划一周的饭菜。这样的思考能让我们受益。不幸的是,人们往往是糟糕的预测者。如何能够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沃顿商学院教授菲利普·泰洛克的研究表明,某些专业预测人士确实具有远见卓识,泰洛克在过去10年中一直尝试着找出原因。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优秀?这样的天赋可以传授给他人吗?泰洛克与丹·加德纳合著的《超预测》一书借助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一项由政府资助的大型预测比赛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关于预测的杰作。
在这本开创性的通俗易懂的书中,泰洛克和加德纳告诉我们如何向这个精英群体学习。他们将成功预测的故事和失败预测的故事以及对一系列高层决策者的访谈串接在一起,阐明了出色的预测并不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或者深奥的方法。它需要的是从多种来源收集证据、注重概率思维、组建团队一起工作、记录预测得分,并且愿意承认错误、改变航向。
《超预测》提供了最明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高能力,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商业、金融、政治、国际事务,以及日常生活。不论你是管理者、投资者、企业家、政府界人士还是普通大众,此书做出都会成为预判未来、进行明智决策的必读之书。它注定要成为当代的经典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专家与媒体热评
  • 第一章 乐观的怀疑论者:为什么我们的世界需要预测
  • 第二章 知识的错觉:糟糕的预测与糟糕的决定
  • 第三章 一种评分系统:超预测是可以衡量的
  • 第四章 超级预测家:准确预测靠的更多是能力而不是运气
  • 第五章 超级聪慧?内部视角、外部视角与其他视角
  • 第六章 超级宽客?像华尔街的数字巫师一样
  • 第七章 超级新闻迷?如何像蜻蜓的复眼一样敏锐
  • 第八章 永远的贝塔:超级预测家是如何炼成的
  • 第九章 超级团队:从愚蠢团队到智慧团队
  • 第十章 领导者的两难抉择:如何成为超级领导者
  • 第十一章 真的如此出类拔萃?黑天鹅事件也可以预测
  • 第十二章 接下来做什么?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 后记
  • 附录 给志向远大的超级预测家的“十诫”
  • 致谢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预测的终极理论基础#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分析预测终于有了一个科学框架。


    这本书是菲利普泰特洛克横跨 20 余年研究的成果,书中总结了为什么大多数专家的预测与现实大相径庭,在不具备秘密情报,没有专门支持的情况下为什么业余预测者取得了惊人的准确率,而职业情报机构却相去甚远。
    这本书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而看完他们的评价你也就会明白,这些人注定做不出好的预测,因为他们困在自己的信念中以主观的想法取代了现实。
    顺道说一句,大猩猩掷飞镖的预测结果也胜过专家预测的实验就是本书作者所做。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全书的核心围绕作者和美国情报机构进行的一场长时间的预测分析研究竞赛为核心,在几年的实验过程中,作者指定了一套严密的围绕概率进行的计分制度,使得原来的预测从可能,必然变成了 70% 的概率,80% 的概率这样清晰的叙述,这也使得预测结果可以被清晰的度量。 
    而在这基础上进行的测量显示,有着这么一群 “超级预测家”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以相类似的方法在只有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以极大的优势击败了专业的情报工作人员。
    二、如何进行好的预测
    把本书的内容总结起来,好的预测需要我们击败一系列的认知偏误,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到现实的各种状态,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称之为内外视角的框架。
    外部视角,我们通过外部视角来判断一个事情发生的客观可能性,通过将复杂问题拆解的方式来一个个解决要分析的问题。比如美国总统是否能当选,我们可以拆解成两个问题,一个是历史上共和党人的当选率,另一个是当下某个特定个体的支持率,当然这还可以不断细化,不过在此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前者为基础启动我们的预测,有力的解决锚定效应的影响。
    内部视角,当我们确定了一个外部视角的先验概率后,最终要分析事物的个性特征,近段时间的相关事件,通过贝叶斯统计的方式,不断小幅迭代我们的分析成果,结果我们将会得到一个不断逼近事实的分析。
    最后,如果可以,尽量建立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预测团队,让我们不被自己无法察觉的主观偏见蒙蔽,也通过多个预测的方式抵消掉单人预测的误差。
    三、我的总结
    这是一本奠定了我所有预测分析基础的书籍,它之于我,可能就相当于《聪明的投资者》之于巴菲特,唯一的遗憾是我没能成为菲利普泰特洛克的学生。
    这本书哪怕不用来分析,也是一本帮助人们解决认知偏误的优秀书籍,因为好的分析预测的根本就在于尽可能的接近客观。也正因为如此,每当我看到那些对本书的差评不由得生气又高兴,生气在于这些人都没有认真践行过这些知识就信口雌黄,高兴在于 “市场” 有效性越低实际上对预测者越有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预见未来的艺术与科学

      说实话,不太容易 “实用” 起来。


      1. 这个世界能否被预测?
      最值得用心去训练预测能力的领域,往往介于钟表和云之间,也就是说既不是完可完全预测,也非完全随机。
      2. 如何成为超级预测者?
      做有「蜻蜓复眼的狐狸型学者」,学会汇集各种视角,要学会跳出自己的框架,学会运用各种分析方案,从多个来源挖掘信息。
      3. 外部视角的优越性(outside view
      外部视角:从普遍性入手,找到统计学中的基准比例。
      内部视角:从特定事例的细节,分析问题的特殊性,修正观点。如果先从内部视角出发,很可能出现锚定效应。
      4.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结果,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达到一种更加状态,要避免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现实知识诅咒;缺乏自信。
      苏格拉底说,了解你自己;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发展出了了解自己的科学;泰特洛克在《超预测》中提供了我们能运用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科学靠谱的预知未来

        生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总是需要预测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掌控感,从而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这一重要的行为熟悉到不轻易察觉,却又缺少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屡次犯错而不自知。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科学靠谱的预知未来,做好预测是重中之重。

        提起预测,大到经济危机什么时候到来,小到明天的天气如何,我们往往都需要依赖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不过一个重要的事实常常被忽略,虽然他们遥遥领先业内新手,却比我们想象中的还不靠谱。换句话说,他们犯的错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而对的次数更少之又少少。就像是听股评人的话你在股市被牢牢套住,人家却赚得盆满钵满,让你深深体会到韭菜被割的愤怒和无力。难道我们就只能如此?还是选择听天由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听从超级预测者的建议,更好的消息是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他们,当然这需要不少的专业训练和实践磨炼。即便如此,能拥有靠谱的能力去预知未来,还是基于科学的方法,这实在是振奋人心。那不妨从成为一个狐狸开始,保持开放更新的头脑,随时准备根据新消息做出调整,然后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更好的选择是结合狐狸和刺猬的长处,避免其各自存在的局限,从而在面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时更加应对自如。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