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先秦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渊源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先秦生命哲学及其与中国艺术生命论的渊源关系。“生命”是这种关系的“纽结”:人的生命活动,既是先秦生命哲学论述的对象,又是中国艺术生命表现的现实根源。先秦生命哲学论述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生命活动与礼乐教化,论述个体生命与社会“大生命”——治国、民生的关系。先秦生命哲学包含艺术生命论,是中国艺术民族特色形成的思想源泉。中华艺术的民族特色,都是根源于中国艺术生命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礼乐教化及其历史使命
  • 一 关于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
  • 二 “先王之乐”
  • 三 周公“制礼作乐”
  • 四 “礼崩乐坏”与学术思想的产生
  • 五 孔子的礼乐思想
  • 第一章 春秋生命哲学原创论
  • 一 “和”——生命与其环境依托
  • 二 “气”——生命的原动力
  • 三 “易象”——生命的起源与养育
  • 四 人的生命活动的文化特征
  • 五 人的生命活动有史可考
  • 六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的生命精神之修养
  • 第二章 战国生命哲学原创论分流衍变及其发展
  • 概述
  • 一 儒家“生生”之论
  • 二 道家“生生”之论
  • 三 墨家“生生”之论及其盲区
  • 四 《吕氏春秋》“生生”之论
  • 第三章 艺术生命的思想之源与本质表现
  • 一 中国艺术生命论的源流传承
  • 二 艺术生命的现代美学论证
  • 三 马克思生命论的哲学启示
  • 四 艺术生命的本质与表现
  • 第四章 人生观与艺术的历史传统
  • 一 何谓“人生”
  • 二 人生与艺术
  • 三 艺术的喜剧性倾向与“大团圆”结局
  • 四 弱化悲剧性的艺术方法
  • 五 丰富的精神生活与艺术的多样性
  • 第五章 生命整体论与艺术创造
  • 一 时空一体才有艺术生命
  • 二 心物互动交融而化生艺术生命
  • 三 “虚实相生”的艺术生命境界
  • 余论:主客关系的互动论与决定论
  • 第六章 生命之象与艺术批评标准
  • 一 文学批评
  • 二 诗歌批评
  • 三 绘画批评
  • 四 书法批评
  • 五 小说批评
  • 结论:感性与理性的真实关系
  • 第七章 人生理想与礼乐相济的教育传统
  • 一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人生理想
  • 二 守望人生精神家园的思想传统
  • 三 继承优良传统,构建现代人生理想
  • 四 人生理想与美感-艺术教育
  • 主要资料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