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分两部分,《孟子心气说》和《中庸首章》,开悟心与气关系,助你理解古人思维,养心抚情。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孟子心气说》短短三百多字,读通即能养“浩然之气”;第二部分:《中庸首章》不过109字,懂得就可解脱无尽烦恼。张德芬喻黄庭禅修为其心灵追寻上最后一片拼图,此两篇经典即为黄庭禅修的入门必读。作者多年来遍读经典,因为此二经典,开悟到心与气的关系,之前百思不解的经文,霎时豁然开朗,因此推崇为修心者首选。两篇经文相加不到500字,很快背诵,是平心静气的心灵抚慰。作者妙解经典,真正帮你理解古人的思想脉络。了解什么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了解喜怒哀乐发动时要如何对治情绪,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功课。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推荐序
  • 自序
  • 目录
  • 第一部分 关于黄庭禅
  • 何谓黄庭
  • 黄庭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 什么是“黄庭禅”,为什么要提倡“黄庭禅”
  • 第二部分 孟子「心气说」
  • 一、不动心的层次
  •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 二、“志”与“气”有什么关系
  • 夫志,气之帅也
  • 气,体之充也
  • 三、“志”与“气”孰轻孰重
  • 夫志至焉
  • 气次焉
  • 持其志
  • 无暴其气
  • 四、“志”与“气”如何相互影响
  • 志壹则动气
  • 气壹则动志
  •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 五、何谓“浩然正气”
  •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六、“义”该从何处做起
  •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 ◎解脱烦恼与性理心法的关键点
  • ◎不动心的关键
  • 七、“观自在”心法的诀窍
  • 必有事焉
  • 而勿正
  • 心勿忘
  • 勿助长也
  • 八、养气,顺其自然
  •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九、自古圣贤一条心,人性真理只一个
  • 诐辞知其所蔽
  • 淫辞知其所陷
  • 邪辞知其所离
  • 遁辞知其所穷
  • 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 “知言”举例
  • 黄庭禅的五个步骤
  • 第三部分 「中庸」首章
  • 新解《中庸》首章
  • 天命之谓性
  • 率性之谓道
  • 修道之谓教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500字换一生平心静气

    心平静气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为无为的自然状态。这样的书,读着的时候频频点头,但是读完了却张大嘴巴。哈,这就完了?可是我好像还不是特别明白呀!或者是好像还差点什么,是那种需要自己悟出来的感觉么?天命之性,也是起心动念的地方,此乃黄庭所在。最后以《中庸》第一章来结尾,可见中庸之道才是王道!是正正好的那种气机相合。孟子《心气说》500 字,悟之受用一生。同时,真的悟透了,对《道德经》《心经》的理解也大有益处。现在正在抄写这两本经书,但是只敢读一读他人注解的,还没能力自己读原文。作者张庆祥熟读华夏经典并亲身体验,因此悟出了黄庭禅的真谛,用来修身养性。同时也把古今中外的经典融会贯通,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一点也不简单,知道了以后,一定是一遍遍的刻意练习,达到无我的境界以后,身心合一了,才是真正的找到了黄庭禅的精髓所在。🌹你的念头会引导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导致你的心情,想要改变心情,还得从源头念头做起。念头的源头,就是黄庭所在。🌹人的振动频率低于 200 (20,000Hz) 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 200 到 1000 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1. 羞愧耻辱:20 2. 恶念谴责:30 3. 冷漠绝望:504. 忧伤懊悔:75 5. 恐惧焦虑:100 6. 渴求欲望:1257. 愤怒怨恨:150 8. 骄傲轻蔑:175 9. 勇气肯定:20010. 信赖:250(中性) 11. 温和希望乐观:310 12. 宽恕原谅:35013. 理性谅解:400 14. 关爱尊敬:500 15. 安详平静:54016. 喜悦快乐:600 17. 开悟正觉:700~1000🌹专注在一个小范围内培养觉察感知力,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感觉敏锐了,最后再集中火力,专注地观察情绪的战场 —— 胸膛。🌹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起心动念间,一丁点、一丁点去累积心头上的义,当人的心能够清净不二的时候,浩然之气就随时随地在身中发生,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就一丁点、一丁点的在进行着,好像盖房子一样,是一块砖、一块砖慢慢累积起来,这样叫做集义。🌹其实儒家的 “养气”,与佛家和道家是名异而实同的。这股气炼得有所成就之后,儒家称为 “浩然之气”,佛家称为 “金刚法身”,道家称为 “得丹”。三教真传如出一辙,完全一致。🌹孟子的意思是说,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哪两件事?第一重要的是 “志”,第二重要的是 “气”。🌹志这个字是特指那些有向上、向善特质的念头而言,有了向上的特质才叫志!🌹没有挂碍的想法称为意,挂碍牵绊的当下称为念。🌹念其实就是意,但念是指意中那些很难割舍的,很令人怀念,久久不能自已的那些意才叫念。🌹心是长远的、整体的;意则是短暂的,刹那的,所以说心的范围比意大。🌹养气首要在静心,心不定静,气无法长养,因此孟子才说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这句话是对的。🌹“无念” 不是头脑中都不能有想法,而是对内心那股无意义的能量,返回没有好恶分别的至清至真的知见而已。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高逼格的著作

      万法唯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