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自行车,一个看似很普通的物件,却折射出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的演变。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自行车发明至今的历程,探讨了同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与自行车自身的技术特点,娓娓道来了一部欧洲城市市民出行历史。

城市发展至今,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给大多数人造成困扰,一套新型城市出行系统呼之欲出。在未来,面对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危机,自行车将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案之一,令城市变得更加平等、和谐,更具人文精神。弗雷德里克·赫兰将在本书里描绘他心目中的未来新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致谢
  • 引言:来去自如,城市穿梭
  • 文化?地形?气候?甩开那些陈词滥调
  • 年代、阶层与生活方式谱写的自行车史
  • 历史的车轮:纵观城市交通政策
  • 一枚民族身份的印章
  • 国际比较之火花
  • 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 第一章 19世纪:现代性的标志
  • 革新的凝萃
  • 一匹机械马?
  • 运动或旅行,速度或发现
  • 一场解放自我的游戏
  • 自行车道的首次规划
  • 自行车与公共交通
  • 飞跃式发展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自行车的广泛传播
  • 人人皆用自行车
  • 平均主义的出行方式
  • 汽车的飞跃发展
  • 横行霸道的小汽车
  • 有轨电车消失了
  • 汽车游说开始行动
  • 扩大规划自行车道
  • 助力自行车的发明
  • 第三章 黄金三十年:自行车的没落
  • 法国独特风景线:助力自行车的惊人飞跃
  • 法国当局对两轮机动车放宽政策的后果
  • 终于,汽车流行起来
  • 美洲乃灵感之源
  • 论城市对汽车的适应
  • 无路可走的步行者与骑行者
  • 恶性循环
  • 实用自行车的没落
  • 褪去色彩的自行车与城市骑行者
  • 第四章 20世纪70年代:反弹式回归
  • 轻轨、地铁、巴士——公交复兴
  • 道路投资及其结果
  • “小汽车,受够了!”
  • 骑行运动
  • 70年代,单车归来
  • 荷兰与德国当局的务实回应
  • 英国当局的自由主义回应
  • 法国当局的摇摆回应
  • 七零八落的自行车道网络
  • 被高估的自行车事故率
  • 第五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迎回单车的崎岖路
  • 在德国:交通流量节制
  • 在意大利:交通限制区
  • 在法国:交通节制的尝试
  • 德法情况大不同
  • “自行车城市”政策的成与败
  • 公交系统与自行车的复杂关系
  • 小汽车——大卖场的宠儿
  • 欧洲各国的自行车新政
  • “自行车革命万岁!”
  • 第六章 2000年:华丽回归
  • 北欧的“自行车复兴”
  • 在英国:行为习惯的革命
  • 在法国:自行车重返市中心
  • 共享单车好处多
  • 成本与资金问题
  • 骑行的复苏遭遇阻力
  • 环保理念论调偏低
  • 健康理念前来声援
  • 经济理念随后即到
  • 第七章 自行车城市不是梦
  • 有了单车系统,城市从此平静
  • 降低车速更安全
  • 自行车防盗有妙招:上锁、车棚、警惕高
  • 实用自行车形象大转变
  • 建立环保交通系统
  • 电动助力自行车
  • 再次征服大众,满足各类人群
  • 机构在自行车城市政策中扮演的角色
  • 第八章 展望未来:2050年的自行车
  • 面对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
  • 全新的社会憧憬
  • 未来交通“鸡尾酒”,自行车作主料
  • 创建高性能的自行车系统
  • 环保出行理念改变城市
  • 重返现代性
  • 沸腾式的终极回归
  • 结语:自行车,社会的选择
  • 缩写与简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行车:未来社会的选择

    骑自行车毕竟比步行更加快捷而且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可否认,在消耗相等体力的前提下,骑自行车覆盖的距离是步行的 12 倍,因此步行者选择骑车是自然而然的;自行车的飞跃与公交的进步和汽车的衰落不可分而论之,城市交通是有机的整体,谁也不能断言所有新加入的骑行者都是曾经的行人,而不是经过一番周折多次选择后的其他人群。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行车是年轻人10KM的理想出行工具

      在欧美以及日韩,跑步和单车一直是作为健身项目存在的目的较多些。尤其近些年, 在很多城市都成立了一些骑车组织,公路车的、山地车的,玩折叠车的,飙躺车的;还有喜欢专门骑游的爱好者,用自由、环保方式亲近自然山水,不少人选择参加个车队骑行一日游等活动。更刺激点的,专门参与夜骑的队伍,这些人一般白天睡觉,天黑就会出现在约定的地点。尽管欧洲各国的单车相对美国的普遍较贵,老夫出差欧美超过两周的话,一般都会租辆自行车供周末郊外短距离自由行,权当健身之用。说单车发展也好回归也罢,到现在其实挺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发达国家骑行者数量的增多,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处于一个较高位置,也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乃至时尚观念的转变,单车骑行者往往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自身健康。美国人好大,大汽车大房子大媳妇,单车骑行者其实不多,所以美国胖纸多…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行车的回归

        自行车,一个看似很普通的物件,却折射出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的演变。早期的自行车如何挑战了马的运输霸权。为什么荷兰人比法国人更爱骑车?汽车真的比自行车更快吗?如何评价免费租用自行车、可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增加自行车专用道是否可以促进自行车的使用?…… 本书回顾了自行车发明至今的历程,探讨了同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与自行车自身的技术特点,娓娓道来了一部欧洲城市市民出行历史。城市发展至今,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给大多数人造成困扰,一套新型城市出行系统呼之欲出。在未来,面对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危机,自行车将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案之一,令城市变得更加平等、相谐,更具人文精神。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