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6千字
字数
201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研究从俄罗斯帝国、苏联到当今俄罗斯联邦时期俄罗斯领土变迁的历史进程。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九章:“前言”部分阐明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现状及论文结构等问题。第一章是全书的理论架构,概述国际法中的领土及相关理论、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地缘政治理论。第二章着重回顾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扩张史,强调指出俄罗斯帝国通过对外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的特点,揭示苏联领土拓展的历史渊源。第三章介绍了十月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领土的变迁以及列宁“不割地、不赔款”的政策主张。第四章至第五章重点论述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领土变迁。第六章介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巩固领土变迁成果在外交和理论宣传上所做的努力,并对苏联提出的若干“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第七章着重分析苏联领土变迁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思想、历史、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等因素。第八章从领土变迁与国家安全、领土变迁与国家解体角度集中分析苏联领土变迁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九章介绍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即俄罗斯联邦所面临的领土及边界形势。“结束语”简要说明研究俄罗斯领土变迁史的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领土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领土和国家
- 第二节 领土和地缘政治理论
- 第二章 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扩张
- 第一节 基辅罗斯国家的疆界
- 第二节 莫斯科公国边界的变迁
- 第三节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及其疆域的扩张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俄罗斯帝国
- 第三章 苏联的领土变迁(1917~1938)
- 第一节 列宁的《和平法令》
-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的国际地位
-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苏联领土变迁
- 第一节 苏德的《秘密附加议定书》
- 第二节 波罗的海三国的并入
- 第三节 苏联兼并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 第四节 苏联兼并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 第五节 苏联割占芬兰的卡累利阿和贝柴摩
-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苏联领土变迁
- 第一节 在欧洲兼并的领土
- 第二节 苏联在亚洲兼并的领土
- 第三节 其他领土要求
- 第六章 苏联为巩固新的领土边界所做的外交努力
-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的领土概况
- 第二节 通过欧安会进一步巩固领土拓展的成果
- 第三节 苏联对外拓展领土的“理论根据”评析
- 第七章 苏联领土拓展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地缘政治根源
- 第三节 历史根源
- 第四节 经济根源
- 第五节 决策者因素影响
- 第八章 苏联领土拓展的消极后果
- 第一节 领土扩张与国家安全
- 第二节 领土扩张与国家解体
- 第九章 俄罗斯新边界
- 第一节 俄罗斯新边界特点
- 第二节 俄罗斯与“新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 第三节 俄罗斯与“旧邻国”领土争端
- 第四节 北极地区之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俄罗斯边界相关法律文件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