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史为鉴,了解冷战时代大国关系案例种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了冷战的思想根源、冷战在欧洲的起源和在亚洲的起源情况,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决策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冷战形成的最初起因,对冷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说明
  • 斯大林与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
  • 一、 共产国际的解散势在必行
  • 二、 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的双重考虑
  • 三、 斯大林突然决定解散共产国际
  • 四、 解散共产国际并非一场骗局
  • 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944—1947)
  • 一、 “联合政府”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 二、 “联合政府”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 三、 “联合政府”政策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 四、 斯大林“联合政府”政策的破产及其原因
  • 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
  • 一、 导言: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战略目标
  • 二、 大国合作:对希腊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消极态度
  • 三、 有限扩张:在土耳其和伊朗事件中的进攻态势
  • 四、 集团对抗:马歇尔计划及苏联的反应
  • 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
  • 一、 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战后对外战略的确立
  • 二、 重建国际组织的设想和国际关系背景
  • 三、 召开情报会议的初衷和苏共构想的变化
  • 四、 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联冷战政策的形成
  • 对1948年苏南冲突起因的历史考察
  • 一、 联盟:冷战与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转变
  • 二、 冲突:巴尔干联邦与希腊革命
  • 三、 分裂:斯大林的压力和铁托的抵制
  • 论1948年苏南冲突的结果
  •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目标和结果
  • 一、 对日宣战
  • 二、 实力外交
  • 三、 城下之盟
  • 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1946)
  •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 二、 斯大林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 美国对中苏结盟的反应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 一、 新中国成立前:制约中共,阻挠中苏接近
  • 二、 中苏条约签订前:挑拨离间,阻止中苏结盟
  • 三、 朝鲜战争爆发前:“全面遏制”战略的出台
  • 四、 朝鲜战争爆发后:冷战格局在亚洲的形成
  • 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
  • 一、 斯大林否认东方情报局的存在
  • 二、 毛泽东一心要建立东方情报局
  • 三、 从第一学习组到马列学院分院
  • 四、 毛泽东成为亚洲革命的领袖
  •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问题
  • 一、 中苏同盟条约与美国对日媾和的决策
  • 二、 朝鲜战局变化与美苏媾和方针的对抗
  • 三、 旧金山和约与中苏在停战谈判中的强硬立场
  • 附录
  • 斯大林与蒋经国会谈的俄国解密文件
  • 关于共产党情报局建立的俄国档案
  • 关于苏南冲突的档案文献选编
  • 关于1949年刘少奇访苏的俄国档案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文明的自信才是核心竞争力

    沈志华教授的《冷战的起源》梳理两霸对抗的起源,主要观点:冷战的爆发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被苏联认可,美苏两国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经济圈。沈教授强项是梳理和还原了中苏间的合作和分歧,到后期得对抗和斗争。沈教授的研究高峰和本书成型在 20 年前,当年中国知识界流行的是历史终结论,美国的胜利自然归结为盎撒体制,自由市场全球化被吹上天,20 年后的今天回顾 80 年前会有更多感悟:大国竞争军事实力固然重要,但是软实力(笔杆子)也很重要,雅尔塔会议后,苏联撤销了共产国际,让世界各国的共产党成为孤儿,效果比懂王撤销国际开发署还严重,因为这样以苏联为首的集团,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跨越种族和国家的团结理念,反之盎撒集团高举普世价值大旗,团结和集中了跨民族和跨种族的人才,成为青年人向往的灯塔,而苏联依靠的是霸权,等到玉米帝数典忘祖,更是摧毁了苏共的根基。沈教授这代红二代,青少年时期的红色理想,随着苏联的崩塌导致理想破灭,认知失调引发的极端情绪调节,叠加理想化对象的非人化投射。但现实上俄乌战争后,西方全面制裁和冻结俄罗斯在全球资产,根本不顾资产所属人的意识形态。没有对比看不出伟大,二战后 80 年带领人民完成真正的独立只有 CCP,从波斯和黎巴嫩被网络社会渗透,致使领导人被斩首,这时候应该佩服当年中国坚持修建的防火墙,帝国的崩溃都是从文化自信的丧失开始,苏联后期上层精英团队都是以崇美为荣,普京:「我们曾有过幻想,我本人也不例外,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我,以及许多人(对此我深信不疑)在那个时候都认为,苏联与所谓的西方之间关系存在问题,是源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但那些摩擦的根源并不在于意识形态,而在于地缘政治利益。」20 年前包括沈老师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也是以上的观点,认为冷战两大集团的形成是因为意识形态,其实是地缘政治,同样中苏关系的底层逻辑也不是意识形态,大陆型国家邻居是 “搬不走的”,当年中苏之间的矛盾不是因为教员要当共运领袖,中苏决裂后,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同样的远离中国也不是领袖间的好恶,小国就是要看大哥的脸色,二战后世界格局最大的变化就是英法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退下,中国开始上桌了,新中国建立废除了前朝一切不平等条约,没收西方在华资产,抗美援朝让中国从苏联收回东北权益,成为彻底的独立国家。苏联的崩塌,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联的统治精英没能沿袭超越民族的红色理论,苏联的计划经济僵化体制只是沙皇代理制体制的延续,各个加盟共和国只是畏惧而不是真正融合,今天的俄罗斯也是如此,只有退回东正教的传统躯壳中,米尔斯海默也是帝国论,不相信中国会不扩张,典型的游牧民族不能理解农耕民族的脑回路,而本书作者也把游牧民族的霸权思维想得太天真。最近有些争议的 “西方伪史论” 也是个 “关公战秦琼” 的问题,西方人只认当下的实力,没人看重自己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图腾不是祖先而是上帝,对祖先侮辱无所谓,也记不清,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自己的宗教,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才应该诛心。2025 年 #255

      6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沈志华老师的书有一本算一本,都是精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文在线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