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全新角度的三国新世界,心理分析教人洞察人心。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解读“三国”人物的行为表现。对三国时期的君主统帅、文臣谋士、武将枭雄等各方面人物,进行了人格方面的多角度深入剖析,并以相辅或相反的案例来说明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以望对现代社会中尤其是职场人士的心理完善起到以史明鉴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篇 君主统帅篇
  • 第1章 曹操(上):多重人格 难以捉摸
  • 多重人格是情感、思想及言行不协调
  • 曹操待人宽容而严苛,乐观而刻薄,率真而猜忌
  • 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缺陷
  • 第2章 曹操(下):豁达人格 延年益寿
  • 豁达是乐观人格的表现
  • 曹操善以积极心态应对困境
  • 豁达使曹操开创了魏晋玄学
  • 第3章 刘备:自我期盼 终成大业
  • 自我期盼效应以高度自信为基础
  • 自我期盼效应使刘备志向远大
  • 君子情结成就刘备一生霸业
  • 刘备尤其擅长在逆境中进行NLP调整
  • 第4章 孙权(上):弹压用人 稳坐江山
  • 弹压用人是张弛有度的领导艺术
  • 孙权弹压用人表现为恩压、信压、责压三大招
  • 三压并用 让孙权屡屡化险为夷
  • 第5章 孙权(下):人格分裂 前后两人
  • 人格分裂泛指个体人格发生了裂变
  • 人格分裂令孙权晚年老悖昏惑、独断误信
  • 公元222年是孙权人格分裂的分水岭
  • 第6章 曹丕:自卑情结 视亲若仇
  • 自卑情结使人对周围事物很敏感,也很容易感觉受折
  • 曹丕的自卑情结产生于童年与青年的不快
  • 自卑情结使曹丕性格孤僻,待人寡恩、报复心重
  • 第7章 袁氏兄弟:优越过剩 自取灭亡
  • 优越感过剩导致自以为是、不思进取
  • 袁氏兄弟的优越感源自于门第显赫
  • 优越感过剩令袁氏兄弟寡恩刻薄、嫉贤妒能
  • 袁术之死实属自取灭亡,袁绍之败源于好谋无断
  • 第8章 刘禅:依赖他人 无所作为
  • 依赖型人格障碍源于早期亲情缺乏或亲情泛滥
  • 生父和相父都超一流:刘禅想不依赖实在难
  • 在位长达41年:刘禅实有过人气量
  • 第9章 孙皓:反叛社会 残暴荒淫
  • 反社会性人格者缺乏道德观念与罪恶感
  • 孙皓的反社会性人格表现
  • 孙皓反社会性人格源于恶劣的成长氛围
  • 第二篇 文臣谋士篇
  • 第10章 诸葛亮(上):追求完美 力不从心
  • 完美主义人格者缺乏弹性
  • 诸葛亮有三大完美主义人格表现
  • “以死效忠情结”使诸葛亮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给蜀汉朝政留下诸多后患
  • 第11章 诸葛亮(下):移情偏见 酿造冤案
  • 偏见是个人根据一定表象做出的错误判断
  • 诸葛亮有“云长-文长”移情,长期对魏延实施冷暴力
  • 诸葛亮歧视魏延,制造了蜀汉第一大冤案
  • 第12章 司马懿:B型人格 不求完美
  • B型人格的人做事不求完美
  • B型人格使司马懿隐忍从容,气度非凡
  • 第13章 张昭:高压沟通 适得其反
  • 高压式沟通使人在对话中咄咄逼人,固执己见
  • 张昭劝人以死人压活人、说话不留余地
  • 张昭的过度耿直逾越了君臣大限
  • 第14章 郭嘉:激励劝说 心悦计从
  • 激励式劝说是以肯定的口吻进行沟通
  • “深通有算略”是郭嘉劝说艺术的关键
  • 处事不惊使郭嘉屡出妙计
  • 第15章 贾诩:逆向思维 屡出妙计
  • 逆向思维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反向思考
  • 贾诩的谋略集三种逆向思维
  • 第16章 曹植:自我升华 文采飞扬
  • 自我升华是个人面对困境的成熟防御机制
  • 曹植的放纵人格使他失去了曹操的宠信
  • 升华使曹植以淡泊来化解寂寞
  • 曹植在文学创作中实现了人格净化
  • 第17章 杨修:自作聪明 招惹灾祸
  • 小聪明综合征表现为高智商、低情商
  • 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
  • 杨修只知炫耀卖弄,不知韬光养晦
  • 第18章 祢衡:极端自恋 目中无人
  • 自恋型人格障碍使人夸大自我价值
  • 自恋人格障碍使祢衡狂妄自傲,冷漠自私
  • 第三篇 武将枭雄篇
  • 第19章 关羽:成也自恋 败也自恋
  • 自恋人格使人对自我评价过高
  • 自恋使关羽自视超逸绝伦
  • 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令关羽败走麦城
  • 第20章 张飞:冲动暴躁 终误性命
  • 冲动型人格障碍使人做事不计后果
  • 冲动型人格障碍使张飞待人暴躁 行事冲动
  • 张飞也曾努力调整自我
  • 张飞的人格误区在于敬上欺下
  • 第21章 赵云:自谦低调 善始善终
  • 自谦人格是爱己也爱人,自尊又自谦
  • 自谦人格使赵云有高度自我觉察
  • “感恩情结”造就了赵子龙的自谦人格
  • 第22章 魏延:自我陶醉 不知祸伏
  • 自我陶醉型人格者妄自尊大,漠视他人
  • 蜀汉第一将:魏延的自我陶醉有资本
  • 魏延的自我陶醉表现:锋芒毕露,孤傲固执
  • 自我陶醉使魏延出现认知偏差
  • 第23章 周瑜:过度焦虑 劳心折寿
  • 焦虑症的突出症状无明确目标的担忧
  •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极度焦虑
  • 周瑜欲铲除诸葛亮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铸造的最大冤假错案
  • 第24章 吕布:缺诚寡信 反复多变
  • 诚信缺失是一个人非道德化的表现
  • 天纵英才和父母宠爱是吕布少信寡诚的根源
  • 吕布的少信寡诚表现在不断投靠他人,却又不断利用他人
  • 第25章 曹洪:安全缺失 聚财自慰
  • 安全感缺失的人严重自信不足
  • 曹洪舍命救曹操是为了寻求信任
  • 曹洪贪财是为了缓解焦虑
  • 第四篇 三国人事聚焦篇
  • 第26章 三国最佳说客大盘点
  • 张辽的同感式劝说
  • 费诗的勉励式劝说
  • 孔明的激将式劝说
  • 贾诩的暗喻式劝说
  • 第27章 三国战场奇谋大盘点
  • 发散思维就是求异思维
  • 第28章 三国最佳父亲大盘点
  • 曹操──赏识教育
  • 孙坚──承志教育
  • 司马懿──实践教育
  • 诸葛亮、孔融、关羽──言传身教
  • 第29章 三国超常儿童大盘点
  • 什么是超常儿童
  • 三国超常儿童的结局
  • 第30章 三国梦析透视
  • 曹操梦三马同槽
  • 曹操梦三日争辉
  • 甘夫人梦皇叔陷于土坑
  • 关羽梦猪
  • 刘备梦关羽
  • 马超梦群虎
  • 诸葛恪梦披麻戴孝
  • 钟会梦武侯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