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态史,堪称古代官场现形记;也是一本史实和评论俱佳的历史小品。

内容简介

书中以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臣民心理为切口,剖析专制主义的内涵,以批评的笔触,呈现出专制主义的产生过程、权力结构的确定,以及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臣民心态的种种表现。

作者着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的心理刻画,以读史札记的形式,分析从先秦至清代君臣间的心机和智术,以及忠臣义土的应对苦心,别善恶,寓褒贬,辛辣精准地揭示了制度之弊如何激发人性之恶。

史论结合,展示了古代朝堂上的生存法则,以及集权政治下的君臣博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史笔千斤重”:谢天佑先生著作集总序
  • 序言
  • 一 无秩序中的秩序
  • 二 主宰一切
  • 三 喜怒无常
  • 四 攀龙附凤
  • 五 明争暗算
  • 六 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 七 时时小心,处处提防
  • 八、做“良臣”,不做“忠臣”
  • 九 苦心支撑,力避嫌猜
  • 十 失掉后台的改革者
  • 附录
  • 一 “君主制”与“君主专制”——答洪家义同志
  • 二 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根本缺陷——读《说苑·君道》
  • 三 专制主义统治与臣民的心理状态
  • 四 陶渊明“猛志”的继承与变异
  • 五 郑板桥的怪
  • 后记
  • 谢天佑先生著作集编纂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沉重的遗产

    几千年的文明史,在留下丰富历史遗产的同时,也带给一个民族沉重的历史负担,让我们的变革与转型异常艰难曲折。透过作者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文字词汇,我们依稀可见东方传统帝王、精英、平民关系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种种格格不入。科学技术与经济模式的引进和习得相对容易,一代时间便可取得相当可观的成就,但文化观念的改变却依然任重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此振聋发聩的大作人人当读

      谢天佑先生写出了中国所谓 “奴性” 的来源,即在 “君主专制独裁之下生存的苟且技能”。其实人是环境的产物,不能只批判中国人的 “奴性” 而不考虑土壤的问题,要从根子上解决还是要改变环境,因为中国人的 “奴性” 不是基因里的带来的,而是适应环境的变异。这个环境就是 “专制独裁”。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换个环境吧,起码不用再做 “精神跪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史明理

        皇权扼杀人民的一切。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