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创造性地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华为管理,从现象到本质,让华为从好听、好看,变得好学、易学。

内容简介

华为的基本经营理念是什么?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企业为股东服务,还是为客户服务?
如何能够将华为的管理方法植入各个企业的实践?
如何让企业掌握华为管理方法的本质,而不是形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背后有内在的中国因素和中国经验。同样,华为成为全球闻名的企业,也有极为重要的华为经验。

这本书立足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领域,以华为的管理实践为背景,用经济学这根线串起了华为管理方法的粒粒珍珠,从深层次剖析了华为成功的机理,并总结了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型和升级方法,为企业家学习华为管理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华为从好听、好看,变得好学、易学。

很多企业都渴望学习华为的管理,但往往只得招式,不得要领。当各种管理方法产生矛盾时,当变革效果不能快速显现时,当上下不能齐心时,很多人就动摇了。是否华为的方法只适用于华为?这本书帮助你理解华为管理的顶层逻辑,掌握华为经验的底层内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第一章 引论:企业视角的经济学及其意义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华为如何开启IPD变革之路
  • 第一节 管理学的目标在哪里?
  • 第二节 经济学是为政府服务的吗?
  • 第三节 现代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组织?
  • 第四节 华为经济学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华为政治经济学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谁接手了贝尔实验室的创新大旗?
  • 第一节 企业的使命
  • 第二节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 第三节 劳动价值与绩效管理
  • 第四节 集体领导与群体决策
  • 第五节 以奋斗者为本
  • 第六节 流程型组织
  • 第七节 企业家的本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为的贸易观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富士康换上“机器人马甲”就能大变样吗?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企业经营
  • 第二节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 第三节 从比较优势到绝对优势
  • 第四节 避免绝对劣势的“备胎”策略
  • 第五节 逆行的国际化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为微观经济学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人单合一”把创客小微推向一线,海尔的战斗力增强了吗?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和盲区
  • 第二节 决胜千里的秘密
  • 第三节 驶向大规模经营的和谐号
  • 第四节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 第五节 谁是企业的明星
  • 第六节 市场竞争第五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为宏观经济学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海南航空集团的债务问题
  • 第一节 烹小鲜亦如治大国
  • 第二节 华为的“财政政策”
  • 第三节 华为的“货币政策”
  • 第四节 趋之以势,度之以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司治理新模式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诺基亚的陨落究竟是谁之过?
  • 第一节 企业青春期
  • 第二节 谁是权力新贵?
  • 第三节 懂事的董事会
  • 第四节 战略感应术
  • 第五节 以人为本,开放治理
  • 第六节 从财务到财经的一字之差
  • 第七节 流程型组织的旗舰
  • 第八节 管理业务的三板斧
  • 第九节 自觉性是如何养成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程型组织
  • 本章概述
  • 导入案例:20年磨一剑,华为流程再造是如何炼成的?
  • 第一节 企业之道:以组织再造保障流程再造
  • 第二节 管理之法:管理权与指挥权双向指挥
  • 第三节 再造之术:从高屋建瓴到全民皆兵
  • 第四节 效率之器:基于企业架构的信息系统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步一步向华为学习

    从华为经济学到公司治理新模式,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经营哲理和实践。这是一种壮举 —— 百年不遇的变革。其实这种壮举是很悲壮的,是九死一生。在华为变革之初,没有人能理解任正非为什么要学 IBM,没有人愿意付诸行动,以致任正非不得不提出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的方针,这才引导华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