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众多媒体推荐,年度受关注的心理励志类书籍。让孤独帮你打开一个庞大、坚不可摧的世界。

内容简介

在网络社交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失去可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然而孤独是强大的资源。它能激发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的创造力蓬勃发展,并改善了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并出乎意料地与他人建立了关系。

孤独的力量是我们正在失去的一种力量。适当的选择独处,享受孤独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

目录

  • 版权信息
  • 孕育在黑暗里的魔力
  • 第一章 独处的用途
  • 1. 此刻不再迷失
  • 2. 为何独处
  • 第二章 晴天霹雳
  • 3. 迷途的心智
  • 4. 白日梦杀手
  • 第三章 你觉得你是谁
  • 5. 风格
  • 6. 你必须品尝一下
  • 7. 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
  • 8. 野外漫步
  • 第四章 了解他人
  • 9. 社会故事
  • 10. 情书
  • 11. 衰弱的身体
  • 12. 树林里的小屋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孤独的力量:我们害怕孤独,又与孤独为伴

    有时候我们拼命在合群,爸妈拼命催婚。也许并不是我们害怕孤独,而是怕别人觉得自己人际关系不好,性格有缺陷。用微信、直播、游戏等来弥补自己的孤独,但我们在现实世界就彼此靠近了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孤独相处?《孤独的力量》提到:“在大约 15 亿脸书用户中,使用脸书最频繁的是那些存在社交恐惧症的人,尤其是那些急需获得社会认同的人。” 想要和孤独坦然相处,我们要放下手机,走出 “伪孤独”。当你总觉得心情沉重时,很可能是在真实世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在有人的时候,我们伪装自己,在没有的时候,情绪一下爆发。孤独是一块炼金石,苏东坡的孤独是到江边,写出了 “大江东去” 的千古名作。司马迁的孤独,在地窖里写出史家绝唱的《史记》。法国作家蒙田曾说:“强者注定孤独,目标让他们心无旁骛。” 而你的孤独只能靠自己去解决,当花积蓄了力量,绽放出美丽的光芒,还怕没有蝴蝶和蜜蜂来么?最后用一首周梦蝶的《燃灯人》结尾隐约有一道暖流幽幽地流过我底渴待燃灯人,当你手摩我顶 静似奔雷一只蝴蝶正为我预言着一个石头也会开花的世纪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孤独也有力量么?将自己的孤独力量挖掘出来。

      📕 将自己作为自己人生的中心,这并非指自私或排他,而是指一个人凭借一种无懈可击的宁静,去装点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富足,使自己身处其中,备感惬意。任何想要前来和逗留的人都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但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只身一人时,也会同样感到快乐。📕 要想在大的种群中生存,动物的大脑 —— 尤其是大脑新皮质 —— 就必须十分发达。事实上,灵长类动物的社会复杂性的一切标志 —— 种群的大小、为同伴理毛的派系、交配战术、骗术、社会娱乐 —— 与该灵长类动物大脑新皮质体积的相对大小密切相关。大脑新皮质体积越大,该灵长类动物就越擅长社交;它们越擅长社交,它们所生存的种群规模就越大,它们就越不容易出现种群内部的暴动和捣乱行为。📕 邓巴的结论是,我们庞大的大脑或许真的帮助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但它真正的优势在于,我们借此得以扩大我们的社群规模。你有更多的同伴意味着你更有安全感,更有力量,传承智慧的可能性越大,最终,你活下去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分享本身是容易使人上瘾的。” 沃特曼的观点更好地定义了我查看自己手机时隐约感到的焦虑 —— 我也在他人脸上看到了类似的焦虑。这如同年少时把被需要、被联系、被爱护的冲动 —— 是的,还有被以礼相待 —— 都倾注于一个闪亮的图腾,都倾注于这一黑暗的未知。这一冲动握在手中是如此之小,却暗示了无法抗拒的种种现实 —— 尤其是经济层面的现实。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记得用好我们的“暂停键”

        这是本很丰富的书,有引经据典、有数据实例、有科学论证、有自己的故事,书中没有油腻鸡汤的补药味儿,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味儿,是丰富而完整的表达,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兀自斟酌。孤独,让我想起宇宙中的黑洞。它们都是神秘、强大、难以描述的存在,仿佛可以触及,却终是一手虚无。身在现代社会,我们忙碌惯了,那根看不见的引线始终提着我们往前走,而我们以为的放松和休闲,又何尝不是另一场 “忙碌” 呢… …?呼朋引伴地忙着玩耍,窝在家里忙着刷剧,双手不停地发消息或打游戏,嘴巴不停地吃东西或聊天… … 那个 “暂停键” 好像坏掉了,也可能是被蓄意破坏的,因为害怕 “停下来” 就跟不上节奏了。可事实是,很多 “不停” 和 “忙碌”,并没有将我们变得更好,反而成了是焦虑和丧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都没有时间 / 耐心停下来跟自己聊聊,细数一下近来的成长或挫败,抱抱自己,跟自己协商一下是否要调整前进的方向和节奏,我们真的就能和他人融洽相处吗?真的就能融入到生活、工作中,融入进当下这个飞转的社会吗?如果渴望成熟,那渴望的应该是心智的成熟,而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就是学会享受孤独,学会从独处中获得能量。每次蓄能结束,再次打开门走出去的那个人,会是更强大更懂得与世界相处的自己。

          2
          1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于1993年6月成立的综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