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专门写给大学生和年轻人的成长之书。

内容简介

本书道出了许多青年人痛苦、懊悔没能早点知晓的事情和真相,教你适应变化、学习突破、韧性成长、思维破局。

书中,你将了解到如何应对二流学历过一流人生、毕业即失业、为何别人能找到工作、为什么比你优秀的人也比你努力、你所谓的稳定只是浪费生命、如何定义机会等38个令你窒息、困扰、崩溃的问题。本书总结了李尚龙与成长关键期青年互动10年的经验,以真实案例为你总结有效方法,指明前进方向,帮助你适应环境,成就高势能一生。

在长大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选择”是永远的关键词。18~22岁更是人生高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本书全面覆盖自我提升、学习规划、考试技巧、毕业选择、人际关系、就业指导等方面,帮你搞懂“选择”的底层逻辑,终结你成长路上的迷茫与焦虑。

潜心打磨6年的本书,是百万青年人认可的人生导师李尚龙,为正在艰难成长的你诚意献上的成长实践指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生?
  • 第一章 学历的真相
  • 要不要提高自己的学历?
  • 上了大学,应该自主学习哪些技能?
  • 选错专业,该如何逆袭?
  • 大学期间该不该多考一些证书?
  • 去参加社团和学生会,但不要着迷于“权力”
  • 临近毕业,选择考研还是工作?
  • 留学背后的真相
  • 应不应该考公务员?
  • 未来职场需要哪些软技能?
  • 第二章 有效学习
  • 读大学究竟在读什么?
  • 别在该学习的时候忙于赚钱
  • 为什么学习语文很重要?
  • 为什么要阅读原著?
  • 你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
  • 考完四六级后该怎么学英语?
  • 英语口语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为什么要读书?
  • 链接
  • 大学生必读的50本书
  • 大学生必看的30部电影
  • 第三章 向上成长
  • 在二流大学里成为一流人才
  •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才”还是“通才”?
  • 普通人如何在新领域实现爆发式成长?
  • 怎样用一年时间成为一个牛人
  • 合理使用时间,让效率翻倍
  • 关于精力分配的几个秘密
  • 第四章 打碎思想,重塑思维
  • 大学时期要避开的思维“四坑”
  • 什么才是好学生?
  • 内向的人应该如何社交?
  • 室友招人讨厌怎么办?
  • 如何与家长平等交流?
  • 如何对待性行为?
  • 怎么扩大自己的圈子?
  • 第五章 不要让自己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 没人在乎你多么努力,人们只看结果
  • 关于梦想的五条定律
  •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会不会感到后悔?
  • 毕业就分手的恋爱要不要谈?
  • 后记 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最最推荐给大学生的实用清醒书籍

    1. 多读书,多看世界读什么,不知道可以看看李尚龙的读书清单每两天一部电影然后写影评 2. 保持专注力和心流,不内耗 3. 冥想,独处,听音乐换换脑子 4. 坚持做一件事情,学会自学 5. 学会独处,干自己喜欢的事想做什么就去做 6.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就热爱事情,不用去热爱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你做的足够出彩的时候,你不用热爱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喜欢你。7. 放弃无效社交和饭局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今天起,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想学什么,就去找相应的资源;想成就什么,就去找通往那里的门;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朝着什么路去走。走入成年人的世界,你就要学会独立自主、坚强有韧性,在孤独中成长,在痛苦中涅槃,在低谷中寻找期待。愿你逆风不惧怕,勇往直前。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在走向不同的未来,我们或许遭遇不公,那是因为不够强大,如果无法改变现状,那就努力改变自己。我们要知道,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明白生命的意义后,你会觉得,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云,而过好生命的每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生活那是最重要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