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剖析宋金两国的政治博弈,还原乱世之中的官场生态。

内容简介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

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军事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北宋何以失败之发人深省、层次丰富的历史解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伟大计划
  • 1. 一个兴奋的宦官
  • 2. 想当年金戈铁马
  • 3. 白山黑水刮起的旋风
  • 第二章 溃不成军
  • 1. 海上之盟计划启动
  • 2. 有个笑话叫北伐燕京
  • 3. 从此再无话语权
  • 第三章 昏招迭出
  • 1. 第一次武力冲突
  • 2. 先要防备自己人
  • 第四章 山雨欲来
  • 1. 犯了大错而不自知
  • 2. 终于撕破脸皮了
  • 3. 梯次防守策略
  • 4. 该来的还是来了
  • 第五章 兵临城下
  • 1. 梯次防守不堪一击
  • 2. 太宗时期的遗产
  • 3. 无济于事的自救
  • 4. 无路可走才想起退位
  • 第六章 欲弃还留
  • 1. 成为宋钦宗的弃子
  • 2. 太原决不投降
  • 3. 朝廷还在吵架
  • 4. 还有更要紧的事
  • 第七章 如梦初醒
  • 1. 金军绕不开的肉中钉
  • 2. 三路大军救太原
  • 3. 救援行动以失败告终
  • 第八章 弹尽援绝
  • 1. 尝到甜头的金国
  • 2. 头号功臣被闲置
  • 3. 失败的孤注一掷
  • 4. 太原终于沦陷了
  • 第九章 围攻开封
  • 1. 一城陷则一路陷
  • 2. 终于实现的两路合围
  • 3. 开封被攻破了
  • 第十章 靖康之耻
  • 1. 无法承受的条件
  • 2. 再也没有回头路
  • 3. 一个王朝的终结
  • 后记:被忽视的太原之战与升斗小民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决策者的“昏招连环”

    靖康二年(1127 年),北宋都城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史称 “靖康之耻”。这段历史虽被无数人所叹息,但鲜少有人像作者赵大胖这样,把刀锋对准北宋灭亡前的每一个决策细节 —— 从太原之战的血肉横飞,到汴京之围的步步溃败,再到宋钦宗的优柔寡断。都被作者将一一掰开揉碎重组后,呈现给我们一部充满人性纠葛的亡国实录。 赵大胖本名赵伟,重庆人,曾是《重庆商报》的媒体人。2015 年辞职后专职研究宋史,自称 “读宋史的赵大胖”,靠公众号和专栏积累了一批忠实读者 (我也是老粉丝)。他的文字风格直白诙谐,但学术功底扎实,此前出版的《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以市井视角解构两宋秘闻,就被网友戏称为 “宋朝八卦大全”。其语言风格独树一帜。他形容宋钦宗是 “职场菜鸟皇帝”,把宋金谈判比作 “甲方乙方互相挖坑”;讲到徽宗给太湖石封侯时,调侃 “这石头比忠臣活得体面”。这种口语化表达,让历史褪去高冷外衣,变得可触可感。书中开篇便聚焦太原之战 —— 这场被后世低估的关键战役。作者指出,北宋禁军并非不能打,而是 “缺一个敢带他们冲锋的人”。金军南下时,太原军民死守 250 多天,却因朝廷内部党争和宋钦宗的反复无常,最终弹尽粮绝。书中还原了守将王禀的悲壮:城破后,他身中数十箭,投汾河自尽。而此时的汴京,皇帝还在幻想用割地赔款换和平。作者对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的刻画尤为犀利。宋徽宗沉迷艺术,将国家财政砸进艮岳园林的奇石异木中;联金灭辽时又耍小聪明,私纳辽将张觉,结果被金人抓住把柄。宋钦宗更是个 “纠结体”—— 一边重用主战派李纲,一边暗中向金国割让三镇。作者用史料证明:这对父子的每一次摇摆,都在加速北宋的崩溃。书中不止关注帝王将相,还聚焦乱世中的平民。太原城破后,百姓被金军 “驱之北行,冻饿死者十之六七”;汴京围城时,妇女被朝廷抵债卖给金军,史书却只记作 “以人充数”。作者说,这些无名者的血泪,才是历史最真实的注脚。不同于传统史书的宏大叙事,作者的写作像一部纪录片:从金军的攻城战术到宋军的后勤混乱,从朝堂的推诿扯皮到民间的人肉相食,细节饱满到让人窒息。比如,他考证出北宋守军竟因官僚扯皮,将 500 门大炮遗弃城外,反被金军用来炮轰汴京 —— 这种荒诞的真实,确实是比小说更加震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真诚的代价

      自作孽不可活,北宋还是在不败之中走向了惨败,正确的一次没有到底,昏招层出不穷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