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大心理学家庭教育专家写给妈妈和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内容简介

当一些家长纠结于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孰优孰劣时,本书作者将东方文化之精粹娴熟地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倡导亲子教育的核心是不要一味地追求精到的方法和技巧,唯有内心的需要,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

本书分为四部分,作者倡导的家教方法,就是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环境、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管理情绪问题、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本性。通过讲述自己以及妻子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渗透自己的教育态度,传达“无分别的爱”生命教育理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相信的力量
  • 自序 人生的使命
  • 01 提供环境,让孩子做独立的自己
  • 01 有时候,教导,就是打扰——游戏的故事
  • 02 百依百顺和八依八顺——购物的故事
  • 03 远离温柔的控制——威胁的故事
  • 04 生命总是值得信任的——拒绝的故事
  • 05 学会爱自己——婉转的故事
  • 06 不要用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方便的故事
  • 07 重塑家庭环境——袜子的故事
  • 02 满足需求,让孩子做成熟的自己
  • 01 满足了就心安了——冰淇淋的故事
  • 02 充分的陪伴——动画片的故事
  • 03 唤醒孩子的意志力——等待的故事
  • 04 寻找生活的追求——吃饭的故事
  • 05 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审美的故事
  • 06 接纳孩子的“任性”——光脚的故事
  • 07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耳光的故事
  • 08 心无恐惧——没事的故事
  • 03 管理情绪,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 01 宣泄积攒的情绪垃圾——哭闹的故事
  • 02 哭闹不需要理由——主动的故事
  • 03 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打人的故事
  • 04 与情绪和解——生气的故事
  • 05 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服从的故事
  • 06 平衡我们的爱——睡觉的故事
  • 07 全然接纳——故事的故事
  • 04 尊重本能,让孩子做自由的自己
  • 01 让孩子自由成长——魔鬼的故事
  • 02 内心的自由——成长的故事
  • 03 尊重人性的需求——脏话的故事
  • 04 珍惜孩子爱的能力——识字的故事
  • 05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交往的故事
  • 06 正确投放生命的力量——征服的故事
  • 07 保有孩子的本能和本有——满意的故事
  • 附录
  • 001 对不起,宝贝
  • 002 哭闹的孩子,还是好孩子
  • 003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父亲,回头反思自己很重要,对待孩子理解,包容,接纳,保护,而不是指着,批评,谩骂。让孩子自由成长,让孩子像个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然接纳、尊重、爱生命本来的模样

      无意间翻开此书,竟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一下子读了三分之一。对于正处于育儿阶段的妈妈们来说,此书值得一读。下面就自己所学所感简单做下分享。 无分别的爱 无分别的爱:作者的解释,是和孩子的心在一起的爱,是时时能看见和理解孩子的欲望和策略的爱。 我想,无分别的爱与之前听到的无条件的爱应该是同一意思,即全然接纳孩子的一切。不会因为孩子某个特点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和期待,便喜欢,某个特点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便不接纳。一旦出现好的,不好的评判,便是有了区别心。 无分别的爱孩子之前,首先要无分别的爱自己,也就是全然地接纳自己。只有自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他人的。 无分别的爱是不是就意味着无限的溺爱呢?不是!无分别的爱,只是要我们全然接纳孩子 (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的本来的自我,没有任何外在的标签,不带任何世俗的评价,不与任何其他生命做比较,他 (她) 就是他 (她),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满足需求 作者说:“一个充分满足的孩子,内心是自由的。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必然是理性的。满足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的满足,内在的;一种是物质的满足,外在的。 心理的满足就是安全感的满足,具体表现为:情绪、信念、欲望、情感等的充分的满足。 对于孩子内在的需求,要百依百顺;对于外在的需求,做到八依八顺即可。” 对于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十分认同。 一个生命个体,在童年时期缺乏的越多,内心的空洞就会越大,成年后就会拼命地,贪婪地去追逐缺失的那部分,未被满足的那部分。 例如,一个年幼的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玩耍的机会,被逼迫着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进入大学后,就会放纵自我,不再热爱学习。一个童年生活贫穷的孩子,长大后对于金钱会有更大的欲望。 有的家长会担心惯坏孩子。只要父母的爱和陪伴足够,不缺失,不缺席,孩子是很容易被满足的。他会知道节制的。我们要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的情绪 作者认为,无论是被动哭闹还是主动哭闹,越被允许和接纳,生命的情绪管理能力就越强大、越完备。 在许多家庭中,是不允许孩子哭泣,闹情绪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有没有被训斥过 “哭什么哭!不许哭!” 许多人的真实情绪,真实感受是不被父母接纳的。而情绪,感受是我们与自己本来的自我最深的链接。 一旦真实的情绪,感受被否定,被压抑,渐渐地,我们便会远离真实的自我,失去生命本来的动力。 孩子是离自我最近的生命体,他们的快乐、忧伤、愤怒…… 都是最纯粹的,发乎本能的。我们可以拒绝孩子的某些行为,但不能拒绝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要哭闹时,找个安静的安全的地方,静静地陪伴他,不贬低,不指责,不劝说,不讲道理,让他尽情地宣泄。在处于激烈情绪中时,孩子是听不进任何话的,成年人也一样。 情绪就像喷泉,我们越是想堵住出口,底下奔涌的力量就会越强。只有放开,生命才能自然流动起来,鲜活起来,不留创伤。 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它与传统教育观点不同,站在不同的视角来讲家庭教育。 什么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点?比如 “无规矩不成方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把孩子培养进名牌大学。”…… 而作者的视角则是立足于生命个体本身的成长。旨在与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旨在通过无分别的爱,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富足,自由灵动,健康幸福的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人内心越丰盛,自我价值感越高,对外在评价的依赖便会越低,自己也就越自由。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渐行渐远,不断分离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无分别的爱孩子,还要珍惜这短暂的可以陪伴的日子。只要父母与子女之间长久保持亲密的链接关系,父母就一直拥有影响孩子的通道。 “教育,最后就是归到这八个字:人本圆满,知无分别。”—— 林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分别的爱

        作者林老师的教育理念 “无分别的爱”,无分别的爱,全部是有关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学问。无分别的爱” 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尽量理解生命、理解人性,然后,尽量尊重人性、满足生命。​无分别的爱” 的教育的自然结果,是幸福。幸福唯一要求的就是:心安。全书通过讲述他和妻子在共同养育女儿 “香香” 成长过程中一直贯穿 “无分别的爱”。内容比较生活化,没有太深奥晦涩难懂的大道理。我理解的 “无分别的爱” 就是要与孩子平等,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人,尊重、理解和信任她。而不是打着 “爱” 的旗号凌驾之上,控制约束要求做这个,不做那个…… 让孩子做自己,做个真正的孩子。教育不是方法,不是技巧,而是心空的无垠和自在。教育的精髓和关键,是清空我们的心灵,是让我们的心,尽量地无分别。每一位教育专家几乎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听起来都有道理。但我觉得不一定适用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有 “用心” 的父母才是孩子的 “良师益友”,才懂得哪种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让她健康快乐成长,自己也轻松幸福。​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