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短视频时代的疯传法则,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用算法重新定义内容创作与分发。

内容简介

算法推荐时代,内容创作方法论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一种与传统逻辑全然不同,却主宰着当今大部分数据流量的游戏规则——基于算法的内容推荐分发,已是大势所趋。

如何掘金新流量机会?
新战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什么才是掌控短视频分发“看不见的手”?

本书从传播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结合一线操盘经验、实战案例、详尽的数据分析,揭示算法推荐的底层规律。

作者希望给想进入短视频内容行业或正在尝试转型的内容创作者,以及想通过短视频内容营销实现弯道超车的企业带来帮助。

产品、流量、用户和数据,正在形成以内容算法为逻辑的变现闭环。唯有知己知彼,将基于算法的内容推荐逻辑作为内容创作、分发、运营的核心,才能真正玩转新媒体。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再谈媒介
  • 第1章 传播升级
  • 1.1 传播介质升级
  • 1.2 传播方式升级
  • 1.3 “丧失”的控制权
  • 第2章 短视频创作算法
  • 2.1 视频媒介控制权流失的根源
  • 2.2 创作的认知基础
  • 2.3 视频的故事算法
  • 2.4 视频的背景音乐算法
  • 第3章 短视频分发算法
  • 3.1 内容传播失控的根源
  • 3.2 算法推荐的基础:断物识人
  • 3.3 算法推荐的原理:链接内容与人
  • 3.4 分发从“内容为王”到“用户为王”
  • 3.5 算法推荐的生命周期
  • 3.6 算法推荐的依据
  • 3.7 算法推荐冷启动的11个维度
  • 3.8 算法推荐下如何明确定位
  • 3.9 算法推荐的杠
  • 3.10 放下风骨,拥抱算法
  • 3.11 当直播插上短视频算法的翅膀
  • 第4章 短视频数据驱动算法
  • 4.1 何谓数据驱动
  • 4.2 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
  • 4.3 数据分析的5W要素
  • 4.4 数据分析常用的可视化图
  • 4.5 预测账号的引爆点
  • 4.6 内容创作善用平台工具
  • 第5章 通过实战案 例解析抖音运营
  • 5.1 账号的定位:你是谁
  • 5.2 账号的人格化建设
  • 5.4 抖音视频创作的3个法则
  • 5.5 抖音内容创作模板
  • 5.6 抖音的内容审核标准
  • 5.3 你的粉丝在哪里
  • 5.7 常用的抖音 内容创作工具
  • 5.8 关注平台导向,顺势而为
  • 第6章 新内容生态中的“众生相”
  • 6.1 人人都能成为流量的中心
  • 6.2 从PGC到UGC
  • 6.3 全民“销售”时代来了
  • 6.4 企业营 销的新渠道
  • 6.5 新媒介生态中企业如何营销
  • 6.6 新内容时代找到自己的商业位置
  • 第7章 畅想未来信息传播趋势
  • 7.1 介质升级带来的诸多利好
  • 7.2 传播方式升级带来的诸多利好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放下风骨,拥抱算法——在算法时代引爆短视频

    短视频的时代已来,我们回不去了。
    一切跟社会发展节奏和信息总量有关。
    当社会发展节奏慢,信息总量不大的时候,人们通过中心输出的途径,了解到关键信息就够了。我们小时候晚上 7 点半,各家各户都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我们管这个叫做” 订阅 “模式。
    然而,当社会节奏加快,信息总量爆炸式增长,人们已经无法通过中心输出了解关键信息的全貌,我们对信息的诉求就进入了 “搜索” 模式。
    再往前一步,如果每个用户并不具备特异性,我们都可以若干个标签定义,我们都需求可以被划分、分析和预测,那么在我需求之前,算法以及可以给予供给。于是,我们进入了 “推送” 模式。
    每一次信息总量的数量级增长,都会带来创作者和用户行为模式的重塑以及人才和注意力的重新聚集。
    短视频的爆发,就是我们跟信息的关系,从搜索向推送转变的体现。
    那么短视频的玩法是怎样的?注定与传统媒体和搜索引擎模式,都全然不同。



    《短视频内容算法 —— 如何在算法推荐时代引爆短视频》尝试着帮短视频制作者打开 “推送” 模式下,短视频是如何被流量拣选的规则 “黑匣”。
    回想互联网流量运营的动力是什么?是势能、推力和拉力。
    那么短视频流量运营的动力也是三个:信息差、信息推送和信息需求。
    动力之一:信息差
    用户知道自己不知道,用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他需要知道的内容,都是创作者可以切入的信息差。
    这里面,除非非常专业的内容(比如企业管理者知道自己不会看财报,他很想学看懂财务三张表),否则,越接近人性欲望的信息差,生命力越强。本书作者提供了一个比马斯洛金字塔更详细的人性欲望列表,从 16 个方面描绘短视频创作的适用切入点。分别是权力、独立、好奇、接纳、有序、收集、荣誉、理想、社交、家庭、地位、反击、浪漫、食欲、运动、安宁。反观我们自己记忆深刻的短视频作品,无论是手工耿荒诞的金工作品,还是李子柒的中国风生活,亦或是刚刚抖音粉丝破亿的 “央视观察”,都在这 16 个方面有所涉猎。
    动力之二:信息推送
    有了内容,仅仅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没有良好的推送设计,再好的视频展现,都是库房里的绸缎 —— 不体现价值。
    算法是一套规则,不是一套枷锁,创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算法推送,甚至是 “驯化” 它。
    举个例子:一个介绍雅诗兰黛小棕瓶面部护理品的短视频,你想推送给小众文艺但客单价高的人群,还是推送给大众消费但性价比敏感的人群,通过视频描述档,你的关键词是 “过冬” 还是 “保湿”,就可以做筛选了。
    动力之三:信息需求
    KOC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不同于 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
    一个推广的最佳组合是,1 个超级明星制造热点,吸引注意力 + 10 个 KOL 引领潮流,调动 / 开发目标人群的接收需求 + 100 个 KOC 辅助决策,给予 360 度说服,答疑解惑,展示效果,甚至发送优惠。
    乔布斯曾经说 “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用户以为他们的需求是真需求,其实是需求制造者让他们这样以为。
    我不认为这是恶的。人群中总是有人更幸运去率先探索未知世界,或者把不存在的世界制造出来。由他们带更多人走向更远的未来,这没什么不好。当然,我们的短视频相关的规则也不正在逐步完善么。
    《短视频内容算法 —— 如何在算法推荐时代引爆短视频》里有一个观点,很触动我:
    从文字(报纸)和画面(电视)到网页(搜索页面),再到短视频(算法推送),看似是媒体形式到转变,其实是用户一步步让渡权利的过程 —— 从文字到画面,我们放弃了精确;从中心输出到搜索模式,我们放弃了权威;从搜索模式到推送模式,我们放弃了信息范围的自主性。
    曾经,我跟快手 app 工作的一位朋友聊天,我问她,为什么快手不适用抖音这种手指上划方式来推送视频?
    她说,因为快手认为 “选择是一个人最后的权利。”
    那一刻,我居然有一股暖流涌入心头。
    “然而,” 她说 “其实我们除了算法,别无选择。”
    终究,短视频不是潮流,是时代。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1年了,是时候全面学习字节跳动了

      这是一本我会喜欢的书,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一本本来应该讲术和用的书,却讲了很多道和法。二是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反视角的书。通篇讲的都是如何做好抖音号,对我来说却揭示了抖音平台是如何运行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角,跟抖音算法工程师教你怎么搞算法一样有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算法?玩法!给你讲明白。

        将自媒体的单细胞到智能算法多元化的历程讲明白后,基于有实践价值的算法玩法搭建框架。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