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负有盛名的“外国人看中国”著述之一,作者卡尔·克劳在中国生活了25年,是老资格的“中国通”,他以丰富的经历、灵动的文笔,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街头,克劳公司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公司创办人卡尔·克劳是上海滩较早开始从事广告和商品推销业务的外国商人,他将四万万中国人全都看作潜在的顾客,研究了与他们相关的方方面面。

本书中,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和诙谐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逸闻趣事:“汉堡马掌”并不都来自德国汉堡,一包十二枚规格不同的缝衣针就算作为赠品在中国也没有市场,买钱塘江的鱼付的钱可能并不包括拴鱼绳的费用,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国菜”炒杂碎在中国却并不存在……背后折射出的一些中国文化和在中国做生意的思维方式,至今仍未过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寻常的顾客
  • 第二章 中国小姐发现美腿
  • 第三章 无利润销售也可发财
  • 第四章 海鸥在这里会挨饿
  • 第五章 推销无须推销员
  • 第六章 找工作,保工作
  • 第七章 工作斗志和驱鬼记
  • 第八章 凛遵!
  • 第九章 “快听!快听!狗真 的叫了!”
  • 第十章 鱼和绳,西瓜子
  • 第十一章 很少有人能读报
  • 第十二章 顺子和同花
  • 第十三章 中国疗方
  • 第十四章 鱼翅和皮蛋
  • 第十五章 保面子,丢面子
  • 第十六章 神圣的饭碗
  • 第十七章 几种黑心事
  • 第十八章 出口商约翰牛和 山姆大叔
  • 第十九章 每天一个苹果
  • 第二十章 各国比邻而居
  • 附录
  • 译后记 “隔”与“不隔”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8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这里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这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里绝对崇拜权力,这里也渴望金钱,这里从来不乏攀登的天梯,这里到处是奋斗者的舞台,这里是奢侈品消费的天堂,这里是智慧泉涌的圣殿。这里寻常的不能再寻常,这里也是让人惊讶的不能再惊讶…… 这里天天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不同的文化 听世界的声音

      1⃣️ 那是 1920 年代的上海一个美国人,来到了中国发展广告事业。当时的上海有太多的故事,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和商业运作才刚刚挂上钩,这一本《四万万顾客》讲的就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以及,让克劳深深感受到的异国风情。2⃣️ 他一直努力去理解和体会的中国文化。通过他的广告,姑娘们发现了丝袜能让腿更美。他也看到了中国众多有趣的饮食文化,比如,皮蛋。3⃣️ 面子 BBC 有一个介绍中国的短篇,非常有趣也说到了面子。虽然不同的时代,文化的根基是一样的。总的来说,我们都是世界公民,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我们比邻而居我们为对方的文化和生活深深地着迷又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四亿顾客的消费习惯,你有必要知道!

        听完听书,发现《四万万顾客》太有趣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讲一讲。这本书讲述了百年前一位外国广告商眼里的中国人的故事,就像是看了一部当年的纪录片。本书作者是卡尔・克劳,生于美国密苏里,当过记者,1911 年,克劳刚到中国就赶上了辛亥革命,他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华民国的建立,还采访了孙中山。克劳于 1918 年,在上海创办了克劳广告公司,定居中国,直到 1937 年战争全面爆发,他才返回美国。在中国的这二十年,克劳作为广告商人,为了把国外的商品卖给中国顾客,他同时也是一位民间 “人类学家”,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观察和研究着中国顾客的习性、爱好和消费习惯。《四万万顾客》于 1937 年在美国一经出版,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被誉为 “这是一本任何想要在华展开商业的外国人都不能错过的书”。之所以分享这本书的原因:01 克劳写这本书没有带着西方人的优越感和偏见;02 可以从书里很好地了解民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和经济情况;03 资深广告商人研究出来的国人消费习惯,对现在的我们依然有启发。在克劳眼中的中国人:有意思,惹人恼,令人迷惑,却始终可爱。当时克劳德广告公司还没开几个月,就有一位来中国寻找商机的生产商找到克劳说,“我猜,只要够便宜,中国人什么都会买”。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就连那些长期在中国生活,自认为已经很懂行的外国人也这么觉得。但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就太小看我们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了。克劳在书里说,中国人对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十分执着,不仅如此,他们一旦习惯了某个牌子,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忠实的消费者,齐刷刷地忠于该品牌,这种齐整性和忠诚度绝对会让生产商流下欢喜的眼泪。当时,为了往返运送茶叶等货物,作为船运压舱石的德国汉堡旧马掌,因为被磨损过度,薄得无法打补丁,运费也便宜,商人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卖给中国人,但自己也没有想好这些东西究竟能拿来做些什么。商人只知道,中国铁匠总是能用各种废铜烂铁打造出有用的物件,所以就把旧马掌也能改造成某种有用商品的希望寄托于中国铁匠身上。果然我们的铁匠不负众望,很快就满足了商人的愿望,他们发现,只要把这些废弃的马掌一剖两半,就能变成理想的中国剃刀。辛亥革命后,无数需要剪头发的中国人排起了长队,理发也前所未有地成了正经生意。所以,当时这种剃刀需求量很大,也比较稳定,很快,“汉堡马掌” 从一个废弃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对华贸易的重要商品。其他城市的众多废品商看到马掌在中国如此畅销,也希望把旧马掌处理掉,纷纷把旧马掌从纽约、利物浦、巴黎等地运来中国。但中国铁匠的态度是一致抵制这些替代品。他们坚持认为,德国马匹体形健美,体重适宜,马掌整日在汉堡鹅卵石街道上打磨,能够形成打造剃刀的最完美材料,而这样的条件在其他城市复制不来。于是,废品商人发现,如果不把这些旧马掌先运到汉堡,中国顾客是不会买账的,所以汉堡成了全球旧马掌的集散中心。原来从那时起,我们这 4 万万(4 亿)顾客的购买力就已经强大到能左右商品的集散地了,真是一想到这个画面,就觉得我们可太了不起了。克劳还在书里写了一章,“无利润也可发财”,这也是我所不曾了解过的中国商家。店主开了一家店,生意蒸蒸日上,店面扩大,就会雇佣新人,但店里闲人总比忙人多。走进任何一家零售店,看到店员人数不到顾客的两倍,那才叫奇怪。店里养这么多的闲人,看起来也太不 “经济和效率” 了,但其实店主扩招店员时,自有一套更高效的办法。环视顾客所居住的街坊,店主注意到王家人丁兴旺,却从不来他店里买东西,等时机成熟,他就会在这户人家找一个小子来工作,他推测,此后来自王家的顾客定会源源不断 —— 果不其然。以此类推,张家、李家、林家也会有年轻人被招进来,店家的招工人数仅取决于附近有多少生意大到足以赚一笔的家族。现代的企业招人,看的是效率和能力,但民国时期的店主招人,其实找的是 “合伙人”。店主心里想的是,“我把你家小子招进来,给他发工钱,你们整个家族都是我的人了,也就只能来我这儿买东西了”,这都不算是 “阴谋” 了,典型的 “阳谋” 了,但这民间的大智慧真的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有位曾做过广告的百万富翁来看克劳,给他提了很多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广告公司的高效运营,有赖于 “高度部门化” 的实现。当时克劳的员工包括苦力在内,仅维持在 12 名左右,无法将对方的建议付诸实践 —— 部门数量已经超过了员工人数。后来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克劳很快发现,在中国无需聘请专家就能自动实现部门化。只需雇佣足够多的人,任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克劳发现中国人会自觉分工,不抢彼此的饭碗,还会尽可能制造更多的岗位。克劳举了一家商业美术工作室的分工作为案例。在中国,有许多被用作广告画的彩色月份牌,图上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漂亮女孩,有许多擅长绘制漂亮脸蛋的中国画家,他们画每张脸的报价都不低。可一旦画完脸,他就不再继续,体态则需另外聘请一位画家来完成,完成后也不再继续,描绘背景的植物或树叶还需再找另一位画家来完成。按照惯例,画面最后还有一圈边框装饰,这便是第四位画家的工作。也就是完成一份彩色月份牌,至少会根据技能,自动分工成四个画家来进行。(克劳在书中吐槽:在中国,我们总在请人画同一幅画)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作为一个几千年以来的人情社会,大家在保证自己有饭吃的前提下,也会小心翼翼的保障好同胞们的饭碗。一百年后再回头去看,虽然觉得他们很傻,但也会觉得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克劳在自己的公司还发现一个特别的情况,中国人喜欢让办公室看起来忙忙碌碌的,这是在为全体工作人员长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办公室不够忙,他们就会想办法让它看起来很忙,甚至会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来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一点儿都不介意工作超时,如果能让不景气的小公司的职员们在五点下班时,看到他们依然在埋头苦干,那就更好了。一次,克劳公司曾为一个样品分发活动策划过连环促销信方案,该计划大获成功,以至于在方案结束一个月后,员工都还要加班加点拆信封、填写样品包裹收货地址,没有谁抱怨加班和额外的工作量。可很快克劳就从外面听到了一则奇特的消息,房东居然要涨他们的租金,因为他们公司挑灯夜战,晚得不可理喻,太费电了。克劳追根溯源后发现,居然是他的员工和竞争对手的下属们吹牛了,传到房东耳朵里,就以为克劳的公司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才下班。当然这是在 100 年前的中国,那时候正是物质匮乏时期,大家都在拼命工作养活自己,能在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公司工作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喜欢加班的人,只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加班的人,哪怕看起来他们加班得很开心,也不过是不想丢了工作而已。出去吹嘘自己公司加班晚,背后想表达的也只是 “我们公司效益好,工钱高”,经济不景气的日子,能出卖劳动力就拼了命的卖力气。现在经过 30 年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全面脱贫,大家已经从基本的温暖转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 996 才如此被人讨厌。说到中国人令人恼的一面,克劳也是很头疼。“在华生活的每一个外国人差不多每天都会因为他接触到的中国人而气恼,在他眼里,这些中国人似乎患有不可原谅的拖延症。除非十万火急,几乎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中国人迅速完成一件事。他们的首要行为准则似乎是:能拖到明天或后天的,今天绝不动手。这并非懒人哲学,因为无论批判者怎么议论,没人可以说中国人懒。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在小心回避责任而已。也正是由于中国人对承担责任比较反感,才使得许多外国人有机会在华受雇,来做中国人自己能做却不愿做的事情 —— 因为他们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克劳作为外国人,在那个当下对于我们的拖延并没有直接定性为懒,而是分析为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已经很宽容了。但作为 100 年后的中国人,我所理解的 “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并非是我们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很多事都是全新的,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农经济,还没有来得及跟上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只是没接触过,没有 “见识”,没有 “自信”,总觉得 “外国人” 比我们 “洋气”,但不是我们缺乏勇气,我们勤劳,也有勇气,只是在那个当下我们面临的是新事物,不熟悉而已。面对不熟悉的新事物,我们采取更谨慎的对待态度,这符合我们老祖宗的为人处事原则。据克劳说在那个年代,清朝统治者十分狂热于砍掉办报人的脑袋,且效率惊人,因此在外国租界保护下办报都成了高危行动。克劳在中国遇到的第一位新闻工作者 X 先生,经历堪称传奇,他的人寿保险真的给他的寿命上了保险。X 先生热衷于革命,决定在汉口的一个外国租界办报,但也十分清楚有多少同行为此掉了脑袋。于是 X 先生就在一家英国公司购买了人寿保险,要是他被砍头,他的家人不会因此失去生活来源。一次,他大意地走出外国租界进行访问时,被抓进了牢里,官员当面宣布要砍他的头,且不容辩解。X 先生在狱中受尽折磨时,也在想方设法自救,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或许能续命的方法,反正都要没命了,他决定试试看。他扑通扑通的磕头,“大人,您当然可以砍掉我不值钱的脑袋,但砍了我的脑袋,您就会得罪英国国王,后果可能对大人您不太好啊”。一听处决中国小革命分子会得罪英国国王,官员就来了兴趣,询问 X 先生到底是什么情况。X 先生解释称,根据他和英国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如果他活着,每个季度就要付钱给那家公司,可如果他死了,公司就要给他的家人一大笔钱。也就是他活着,对方有钱赚,他死了,对方就不划算了。如果他死于自然原因,公司无从抱怨,但若是由于官府砍头而让他们减少收入并赔偿一大笔钱,他们可能就会怨恨的上诉。从前,英国狮吼在汉口吼得最响,因为长江流域被认为是英国的 “势力范围”,官员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认定 X 先生说的可能是实情,就推迟了处决。结果很快辛亥革命爆发,监狱被攻破,X 先生逃到上海,又办起了另一份报纸,后来,当地人寿保险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人在生死面前,真的会有急智,反正 “死马当作活马医”,不管有没有用,都值得为此搏一搏。X 先生的经历,乍一看很好笑,但仔细一想,在自己的国家办报不安全,还要买别国的保险来救命,还是挺心酸的。在这本《四万万顾客》的书里,有很多这样好玩,但也无奈的故事,虽然时间已经来到一百年后了,但我们回顾那段历史,还是能看到当时国人是怎么思考和生活的。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他们就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每个人都在争前恐后地给我分享他们的故事,虽然我们弱小,匮乏,但他们依然在努力的生活,并且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年代,有人为了办报不惜冒掉脑袋的风险,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我们有全世界最厉害的铁匠,可以变废为宝,也有全世界最勤劳的员工,加班也不抱怨,还有最善良的画家,自己有饭吃,也给同行留饭。那个时代风云变幻,好似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回看当下,或许我们会有新的启发和收获,毕竟生活不管多苦多难,都还是要继续的。

          1
          评论
        • 查看全部84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