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8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这里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这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里绝对崇拜权力,这里也渴望金钱,这里从来不乏攀登的天梯,这里到处是奋斗者的舞台,这里是奢侈品消费的天堂,这里是智慧泉涌的圣殿。这里寻常的不能再寻常,这里也是让人惊讶的不能再惊讶…… 这里天天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不同的文化 听世界的声音

      1⃣️ 那是 1920 年代的上海一个美国人,来到了中国发展广告事业。当时的上海有太多的故事,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和商业运作才刚刚挂上钩,这一本《四万万顾客》讲的就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以及,让克劳深深感受到的异国风情。2⃣️ 他一直努力去理解和体会的中国文化。通过他的广告,姑娘们发现了丝袜能让腿更美。他也看到了中国众多有趣的饮食文化,比如,皮蛋。3⃣️ 面子 BBC 有一个介绍中国的短篇,非常有趣也说到了面子。虽然不同的时代,文化的根基是一样的。总的来说,我们都是世界公民,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我们比邻而居我们为对方的文化和生活深深地着迷又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四亿顾客的消费习惯,你有必要知道!

        听完听书,发现《四万万顾客》太有趣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讲一讲。这本书讲述了百年前一位外国广告商眼里的中国人的故事,就像是看了一部当年的纪录片。本书作者是卡尔・克劳,生于美国密苏里,当过记者,1911 年,克劳刚到中国就赶上了辛亥革命,他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华民国的建立,还采访了孙中山。克劳于 1918 年,在上海创办了克劳广告公司,定居中国,直到 1937 年战争全面爆发,他才返回美国。在中国的这二十年,克劳作为广告商人,为了把国外的商品卖给中国顾客,他同时也是一位民间 “人类学家”,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观察和研究着中国顾客的习性、爱好和消费习惯。《四万万顾客》于 1937 年在美国一经出版,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被誉为 “这是一本任何想要在华展开商业的外国人都不能错过的书”。之所以分享这本书的原因:01 克劳写这本书没有带着西方人的优越感和偏见;02 可以从书里很好地了解民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和经济情况;03 资深广告商人研究出来的国人消费习惯,对现在的我们依然有启发。在克劳眼中的中国人:有意思,惹人恼,令人迷惑,却始终可爱。当时克劳德广告公司还没开几个月,就有一位来中国寻找商机的生产商找到克劳说,“我猜,只要够便宜,中国人什么都会买”。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就连那些长期在中国生活,自认为已经很懂行的外国人也这么觉得。但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就太小看我们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了。克劳在书里说,中国人对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十分执着,不仅如此,他们一旦习惯了某个牌子,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忠实的消费者,齐刷刷地忠于该品牌,这种齐整性和忠诚度绝对会让生产商流下欢喜的眼泪。当时,为了往返运送茶叶等货物,作为船运压舱石的德国汉堡旧马掌,因为被磨损过度,薄得无法打补丁,运费也便宜,商人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卖给中国人,但自己也没有想好这些东西究竟能拿来做些什么。商人只知道,中国铁匠总是能用各种废铜烂铁打造出有用的物件,所以就把旧马掌也能改造成某种有用商品的希望寄托于中国铁匠身上。果然我们的铁匠不负众望,很快就满足了商人的愿望,他们发现,只要把这些废弃的马掌一剖两半,就能变成理想的中国剃刀。辛亥革命后,无数需要剪头发的中国人排起了长队,理发也前所未有地成了正经生意。所以,当时这种剃刀需求量很大,也比较稳定,很快,“汉堡马掌” 从一个废弃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对华贸易的重要商品。其他城市的众多废品商看到马掌在中国如此畅销,也希望把旧马掌处理掉,纷纷把旧马掌从纽约、利物浦、巴黎等地运来中国。但中国铁匠的态度是一致抵制这些替代品。他们坚持认为,德国马匹体形健美,体重适宜,马掌整日在汉堡鹅卵石街道上打磨,能够形成打造剃刀的最完美材料,而这样的条件在其他城市复制不来。于是,废品商人发现,如果不把这些旧马掌先运到汉堡,中国顾客是不会买账的,所以汉堡成了全球旧马掌的集散中心。原来从那时起,我们这 4 万万(4 亿)顾客的购买力就已经强大到能左右商品的集散地了,真是一想到这个画面,就觉得我们可太了不起了。克劳还在书里写了一章,“无利润也可发财”,这也是我所不曾了解过的中国商家。店主开了一家店,生意蒸蒸日上,店面扩大,就会雇佣新人,但店里闲人总比忙人多。走进任何一家零售店,看到店员人数不到顾客的两倍,那才叫奇怪。店里养这么多的闲人,看起来也太不 “经济和效率” 了,但其实店主扩招店员时,自有一套更高效的办法。环视顾客所居住的街坊,店主注意到王家人丁兴旺,却从不来他店里买东西,等时机成熟,他就会在这户人家找一个小子来工作,他推测,此后来自王家的顾客定会源源不断 —— 果不其然。以此类推,张家、李家、林家也会有年轻人被招进来,店家的招工人数仅取决于附近有多少生意大到足以赚一笔的家族。现代的企业招人,看的是效率和能力,但民国时期的店主招人,其实找的是 “合伙人”。店主心里想的是,“我把你家小子招进来,给他发工钱,你们整个家族都是我的人了,也就只能来我这儿买东西了”,这都不算是 “阴谋” 了,典型的 “阳谋” 了,但这民间的大智慧真的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有位曾做过广告的百万富翁来看克劳,给他提了很多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广告公司的高效运营,有赖于 “高度部门化” 的实现。当时克劳的员工包括苦力在内,仅维持在 12 名左右,无法将对方的建议付诸实践 —— 部门数量已经超过了员工人数。后来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克劳很快发现,在中国无需聘请专家就能自动实现部门化。只需雇佣足够多的人,任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克劳发现中国人会自觉分工,不抢彼此的饭碗,还会尽可能制造更多的岗位。克劳举了一家商业美术工作室的分工作为案例。在中国,有许多被用作广告画的彩色月份牌,图上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漂亮女孩,有许多擅长绘制漂亮脸蛋的中国画家,他们画每张脸的报价都不低。可一旦画完脸,他就不再继续,体态则需另外聘请一位画家来完成,完成后也不再继续,描绘背景的植物或树叶还需再找另一位画家来完成。按照惯例,画面最后还有一圈边框装饰,这便是第四位画家的工作。也就是完成一份彩色月份牌,至少会根据技能,自动分工成四个画家来进行。(克劳在书中吐槽:在中国,我们总在请人画同一幅画)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作为一个几千年以来的人情社会,大家在保证自己有饭吃的前提下,也会小心翼翼的保障好同胞们的饭碗。一百年后再回头去看,虽然觉得他们很傻,但也会觉得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克劳在自己的公司还发现一个特别的情况,中国人喜欢让办公室看起来忙忙碌碌的,这是在为全体工作人员长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办公室不够忙,他们就会想办法让它看起来很忙,甚至会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来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一点儿都不介意工作超时,如果能让不景气的小公司的职员们在五点下班时,看到他们依然在埋头苦干,那就更好了。一次,克劳公司曾为一个样品分发活动策划过连环促销信方案,该计划大获成功,以至于在方案结束一个月后,员工都还要加班加点拆信封、填写样品包裹收货地址,没有谁抱怨加班和额外的工作量。可很快克劳就从外面听到了一则奇特的消息,房东居然要涨他们的租金,因为他们公司挑灯夜战,晚得不可理喻,太费电了。克劳追根溯源后发现,居然是他的员工和竞争对手的下属们吹牛了,传到房东耳朵里,就以为克劳的公司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才下班。当然这是在 100 年前的中国,那时候正是物质匮乏时期,大家都在拼命工作养活自己,能在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公司工作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喜欢加班的人,只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加班的人,哪怕看起来他们加班得很开心,也不过是不想丢了工作而已。出去吹嘘自己公司加班晚,背后想表达的也只是 “我们公司效益好,工钱高”,经济不景气的日子,能出卖劳动力就拼了命的卖力气。现在经过 30 年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全面脱贫,大家已经从基本的温暖转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 996 才如此被人讨厌。说到中国人令人恼的一面,克劳也是很头疼。“在华生活的每一个外国人差不多每天都会因为他接触到的中国人而气恼,在他眼里,这些中国人似乎患有不可原谅的拖延症。除非十万火急,几乎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中国人迅速完成一件事。他们的首要行为准则似乎是:能拖到明天或后天的,今天绝不动手。这并非懒人哲学,因为无论批判者怎么议论,没人可以说中国人懒。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在小心回避责任而已。也正是由于中国人对承担责任比较反感,才使得许多外国人有机会在华受雇,来做中国人自己能做却不愿做的事情 —— 因为他们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克劳作为外国人,在那个当下对于我们的拖延并没有直接定性为懒,而是分析为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已经很宽容了。但作为 100 年后的中国人,我所理解的 “缺乏做决定的勇气”,并非是我们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很多事都是全新的,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农经济,还没有来得及跟上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只是没接触过,没有 “见识”,没有 “自信”,总觉得 “外国人” 比我们 “洋气”,但不是我们缺乏勇气,我们勤劳,也有勇气,只是在那个当下我们面临的是新事物,不熟悉而已。面对不熟悉的新事物,我们采取更谨慎的对待态度,这符合我们老祖宗的为人处事原则。据克劳说在那个年代,清朝统治者十分狂热于砍掉办报人的脑袋,且效率惊人,因此在外国租界保护下办报都成了高危行动。克劳在中国遇到的第一位新闻工作者 X 先生,经历堪称传奇,他的人寿保险真的给他的寿命上了保险。X 先生热衷于革命,决定在汉口的一个外国租界办报,但也十分清楚有多少同行为此掉了脑袋。于是 X 先生就在一家英国公司购买了人寿保险,要是他被砍头,他的家人不会因此失去生活来源。一次,他大意地走出外国租界进行访问时,被抓进了牢里,官员当面宣布要砍他的头,且不容辩解。X 先生在狱中受尽折磨时,也在想方设法自救,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或许能续命的方法,反正都要没命了,他决定试试看。他扑通扑通的磕头,“大人,您当然可以砍掉我不值钱的脑袋,但砍了我的脑袋,您就会得罪英国国王,后果可能对大人您不太好啊”。一听处决中国小革命分子会得罪英国国王,官员就来了兴趣,询问 X 先生到底是什么情况。X 先生解释称,根据他和英国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如果他活着,每个季度就要付钱给那家公司,可如果他死了,公司就要给他的家人一大笔钱。也就是他活着,对方有钱赚,他死了,对方就不划算了。如果他死于自然原因,公司无从抱怨,但若是由于官府砍头而让他们减少收入并赔偿一大笔钱,他们可能就会怨恨的上诉。从前,英国狮吼在汉口吼得最响,因为长江流域被认为是英国的 “势力范围”,官员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认定 X 先生说的可能是实情,就推迟了处决。结果很快辛亥革命爆发,监狱被攻破,X 先生逃到上海,又办起了另一份报纸,后来,当地人寿保险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人在生死面前,真的会有急智,反正 “死马当作活马医”,不管有没有用,都值得为此搏一搏。X 先生的经历,乍一看很好笑,但仔细一想,在自己的国家办报不安全,还要买别国的保险来救命,还是挺心酸的。在这本《四万万顾客》的书里,有很多这样好玩,但也无奈的故事,虽然时间已经来到一百年后了,但我们回顾那段历史,还是能看到当时国人是怎么思考和生活的。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他们就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每个人都在争前恐后地给我分享他们的故事,虽然我们弱小,匮乏,但他们依然在努力的生活,并且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年代,有人为了办报不惜冒掉脑袋的风险,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我们有全世界最厉害的铁匠,可以变废为宝,也有全世界最勤劳的员工,加班也不抱怨,还有最善良的画家,自己有饭吃,也给同行留饭。那个时代风云变幻,好似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回看当下,或许我们会有新的启发和收获,毕竟生活不管多苦多难,都还是要继续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到民国,大家想到的可能是 “民国范儿”,可能是军阀割据,可能是文人逸事,也可能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完整的抗日战争。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和商业运作模式,一般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这本《四万万顾客》,正是洞悉民国社会经济风情的绝佳读本。《四万万顾客》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商人、作家卡尔・克劳,他是最早来到上海发展广告事业的外国人。当时全中国有四亿(旧称 “四万万”)人口,克劳把他们全都当作潜在的顾客来认真对待,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一连串诙谐有趣、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发生了。克劳以充满温情的笔触书写了真实的民国,在当时澄清了外国人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也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处事方式和商业特点留下了珍贵的记录。立足今天,回看书中的过去,许多相通之处足以使人会心一笑。《四万万顾客》在 1937 年正式出版后,即博得如潮好评,成为畅销书,后来又多次再版,还曾作为抗战胜利后进驻上海的美国士兵的必读书。克劳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一直努力着要更加了解中国、更加理解中国人。他关于中国的著作传神而动人,他的广告事业曾帮助中国商业实实在在地发展,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他也曾努力为苦难中的中国鼓与呼。他是中国人民真正的好朋友。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译者徐阳女士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克劳的传记作者保罗・法兰奇先生慨允我们无偿使用他为英文版《四万万顾客》(Earnshaw Books 2008 年重印本)所写的前言作为本书前言,又提供了有关克劳的若干珍贵照片和资料;舒雨先生特为本书撰写了《“临城大劫案” 中的克劳》一文,这里一并致以谢忱。由于编辑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提出批评,以便改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事即便放在当下依然很有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他的广告影响一个时代

              克劳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一直努力着要更加了解中国、更加理解中国人。他关于中国的著作传神而动人,他的广告事业曾帮助中国商业实实在在地发展,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他也曾努力为苦难中的中国鼓与呼。他是中国人民真正的好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外国人视角了解民国风貌,明白百年沉浮间变与不变。

                好书,值得推荐。我前段时间读的是纸质书,二十章,章章很精彩,感谢博友阿轩同学的推荐,确实不错,精彩幽默,语言生动,引人入胜。现在得到也有电子版了,速度真快,点赞!这是继陈存仁先生两本写老上海的书以后,自己又读到的一本十分精彩的关于民国上海的书。书里民国的市井街巷,普通人的财米油盐,有趣的见闻经历,传奇的故事色彩,配上萨巴乔的漫画,真的是一本以外国人眼光看中国的好书,再结合去年读的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坐火车游历的书,时空交错,联系比较,从近百年前的本书,到近半个世纪前的保罗书,再联系看当下,很有意思,惊叹岁月飞逝,人性几乎相同。百年前在中国居住多年的老外,有些中国通,写得书籍很值得看,外国人视角看国人有意思,我们读他们的书也有意思,可以发现我们日用不自知或者习惯成自然的一些东西,多个视角也就能多些惊喜的发现。也期待我们旅居国外的那么多华人华侨,成为某国通后,也多写写这样的文字,增进相互了解,挺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时之乐

                  在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本以为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会很压抑。因为那个年代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压抑。 但这本书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是一本会让你哈哈大笑的书籍。 作者卡尔・克劳避开了刻板印象书写方式和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字里行间充满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热爱。透过克劳笔下民国的市井街巷、柴米油盐,我们得以窥见习以为常的文化和与今相通的人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国的事儿都好吸引人,又相似又不同的时代,百姓生活视角的记录很有趣。关于社会网的故事真是历久弥新,上周朋友跟我分享八卦趣闻一样一样的,社会早已更新换代,社会网络的生存法则依旧通行。这两年组织中数字化改革是头号工程,数字网络的生存法则会发生巨变吗?应该吧,关键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数据,是否能被组织获取并有效利用。😛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客观 真实 了解民国时期中国经济风情的好读物

                      民国时期的中国,除了我们熟悉的 “民国爱情十有九悲” 之外,还有军阀割据下的民国经济风情,克劳能深居中国二十余年,更了解中国、更理解中国人的这份努力,让我看到一个中国人民真正好朋友的光芒。这本《四万万顾客》对于后者洞悉得非常到位。克劳的笔触充满温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民国。澄清了当时外国人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也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处事方式和商业特点留下了珍贵的记录。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万万顾客》…消失的民国风土人情…

                        《四万万顾客》… 中国铁匠买来对德国人来说几乎无用旧马掌,一剖两半,把边缘敲薄,打磨锋利,就做成了很好用的剃头刀。而且只认来自汉堡的,法国的美国的要先运到汉堡才行…… 上海人力车夫会随身带一副扑克牌,没活儿拉的时候,就在路边和朋友玩一局。不过这些牌只有半张大,是对半剪开的,一副牌变成了两副牌了。省钱好带不影响使用… 中国商店店员为什么总是比顾客多?老板的生意经,老饭会仔细地考察附近的街坊。一旦他发现附近有一户人家人丁兴旺,但是从来不到自己开的店里来买东西,他就会找个机会,在这户人家里找一个小年轻,招进店里来… 一幅宣传画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设计者,而是由四五个画家共同来完成。第一个画家只负责画脸,画完脸就不管了。第二个画家接过稿子来,开始画身体。等到人物都画好了,再由第三个画家来加上背景。最后,第四个画家负责给整个画面画上一圈花边。这才算是完成了一幅完整的宣传画。这可不是流水线提高效率,而是因为画家行当里的规矩。画家只画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其他的部分留给同行。谁都不抢谁的饭碗,大家就能相安无事… 公司要裁员啦,一帮中国高管一致认为应该裁掉最优秀的员工,把那些平庸的员工留在公司里。什么逻辑啊?最优秀的员工被裁掉后很容易就能找到新工作。可要是裁掉那些平庸的员工,他们以后就再也找不到饭碗了… 民囯风俗人情,有趣而暖心,现如今还保留了多少,那些消失的又是什么时候什么方法被革掉的呢?……(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世纪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值得一读,本书作者是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当时他遇到的中国人,没有趾高气扬,没有很强的西方中心主义。文字诙谐幽默,不少地方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可以丰富对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的了解再次强调,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又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中国书,之前看《鱼翅与花胶》是外国人写的中国饮食,这本是广告人写的民国时的人间百态。因为作者的经历和社会圈层,能够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而这些在我们自己的作品里因为觉得是太平常的的东西而不会去详细描写,感觉很有意思。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巧合。最近正好有个客户,因为是销售对接,报方案的时候一直没问详细名称,只知道简称 BAT,做烟草的。见了面才知道是英美烟草。我一个从不抽烟的人本来对烟草公司没什么了解,结果这本书里提到过不止一次英美烟草。于是,我们就从民国的时候英美烟草就进入了中国做广告作为了一个切入点,居然聊得很愉快!这也是一个无心之得,这也是看书尤其是 “闲书” 的意义之一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中国人对商品包装微妙变化的敏感和警觉,对讨价还价的热切之情和广泛运用,疯狂的大减价竞争,充分利用一切、变废为宝的勤俭节约,对推销员伶牙俐齿的警惕与反感,干活一定要热热闹闹、忙忙碌碌 —— 哪怕办公场所不忙也要假装很忙,商家获得初步成功后难以抵抗以次充好的诱惑,洋货抵制运动总是短暂的…… 当然,还有跨文化研究者们说起中国都喜欢提及的 “面子”“关系” 和 “风水” 等体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诙谐有趣

                                作者幽默的行文、开放的态度以及求是的深度颇受海外媒体和读者赞誉。这是那个年代外国读者们难以获取的 “一手干货”,描述也相对温情客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情脉脉的民国时代!

                                  克劳以充满温情的笔触书写了真实的民国,在当时澄清了外国人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也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处事方式和商业特点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万万顾客

                                    摘自后记:提到民国,大家想到的可能是 “民国范儿”,可能是军阀割据,可能是文人逸事,也可能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完整的抗日战争。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和商业运作模式,一般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这本《四万万顾客》,正是洞悉民国社会经济风情的绝佳读本。《四万万顾客》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商人、作家卡尔・克劳,他是最早来到上海发展广告事业的外国人。当时全中国有四亿(旧称 “四万万”)人口,克劳把他们全都当作潜在的顾客来认真对待,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一连串诙谐有趣、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发生了。克劳以充满温情的笔触书写了真实的民国,在当时澄清了外国人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也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处事方式和商业特点留下了珍贵的记录。立足今天,回看书中的过去,许多相通之处足以使人会心一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克劳广告公司,听起来是不是很陌生。但提到别克、旁氏面霜、高露洁牙膏是不是又很熟悉?这些品牌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都是离不开克劳广告公司。克劳广告公司的创始人是卡尔・克劳,是一位美国人,更是一个中国通。他采访过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等政界名人。克劳在中国期间,走遍了大江南北,亲眼目睹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大事件。他曾经在中国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纪,并亲切地称中国为第二故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呼吁各国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为中国抗战进行募捐,而他返回故乡却因他支持中国抗日。那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作者眼里,中国人是可爱的、质朴的、勤劳的。中国人的勤劳在全世界都出名,让作者感到质朴、可爱是因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他可以把公司交给自己的中国员工去度假,不用担心公司出现任何问题。因为员工会帮他解决一切问题。他可以用一个空啤酒瓶子在瓜农那换一个巨大的西瓜,不用担心被欺诈。因为在瓜农眼里,所有人都是顾客,和肤色、种族无关。中国人是狡猾的,语言里都是陷阱…… 中国人是复杂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让人突破时空限制,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民国初期,作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面面观。它给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启迪。这就是文字的魅力,知识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是否帮到了客户?

                                          客户付钱让我们做这件事,我们也有虚荣心,我们坚信自己享有一定的职业声誉,故使用 “费” 来指代我们的报酬。如果我们的努力颇有成效,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方方面面的参考:从标签的颜色和措辞,到中国几十座城市中任何一座城市发行的各种报纸的相对优势。我们应有能力向他说明,他的品牌是否有望达到足以赢利的销量,并对他们未来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进行评估。我们与客户休戚与共。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