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编剧黄磊重磅新作,美食散文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在食物中品世情,抒写离乡之情思。

内容简介

人间袅袅炊烟盛,乡愁点点旧时味。这是一本可以品尝味道的食物之书,将食物的滋味寄于家乡的风土人情。

有人说,对家乡的记忆首先便是口味的记忆,身处他乡的作者用他的笔触描摹了他心中的故乡滋味,用食物的味道将故乡勾勒于纸上。

这本食物之书由心而发,由味而散,阅读它,回望故乡,如同三月梦回小桥流水,炊烟人家。

目录

  • 版权信息
  • 食物温暖的味道
  • 壹·素食雅心
  • 八宝菜
  • 菱角菜
  • 毛豆腐
  • 霉干菜
  • 桂花藕
  • 豆腐干
  • 贰·田园霁月
  • 八月果
  • 红花草
  • 水蜡烛
  • 甜芦稷
  • 鸡头米
  • 菊花脑
  • 藕粉羹
  • 玫瑰酱
  • 叁·江南盛宴
  • 臭鳜鱼
  • 腌笃鲜
  • 牛肉羹
  • 东坡肉
  • 一品锅
  • 狮子头
  • 叫花鸡
  • 惊春雷
  • 金银蹄
  • 桂花鸭
  • 肆·点于匠心
  • 脆藕糖
  • 小酥饼
  • 绿豆糕
  • 橘红糕
  • 云片糕
  • 甜酒酿
  • 醉蟹钳
  • 蒿子粑
  • 伍·巷弄风情
  • 灌汤包
  • 糯米饭
  • 江南面
  • 炒皮肚
  • 活珠子
  • 刀板香
  • 糟鹅掌
  • 鸭脚包
  • 无法忘记的美味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美食和文字交融

    900 多年前,一位 “吃货” 的一篇《老饕赋》,道尽了中国烹饪与饮食的精妙。“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而作此赋的地点,却是在当年 “非人所居” 的烟瘴之地:海南。想必你也猜到,这位 “吃货” 就是苏东坡,确实, 到了海南儋州,苏东坡先是在公房居住,公房漏雨,一晚上搬了三次,后来连公房也不让住了,苏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 “桄榔庵”。在庵中 “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再此环境之中,有何条件取 “项上之一脔”,“霜前之两螯”?但他却写出了这篇《老饕赋》!所以,我相信,“吃货” 们的乐观,都是源于对生命的热忱和对生活的热爱;文字,就是他们对美食感情的最好传达方式!前有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的杜工部,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苏东坡,后有专著《食蟹》张岱,《随园诗话》的袁枚…… 这一篇篇承载着美食记忆的文字,就是源于他们的态度。缘起一场误会美食或许只能作一餐之乐,但一旦佐以文字,却能历久弥新,永久流传。所以,当我拾起这本《炊烟食客》的时候,就有种莫名的悸动。先老实承认下对这本书的误解,就是作者,当初入手此书因为作者的名字:黄磊,没错,我以为的那个黄磊就是你脑海中的那个演员黄磊。因为二者有一个共通点:美食。想起他对烹饪的爱好,还有在综艺节目露的那几手,更是心向往之,果断入手!之后再看简介,原来此黄磊并非彼黄磊!切实是一场误会,不过那又如何?因缘就此种下,和一本书之间的缘分来源于一次误会,岂不妙哉!不是明星的黄磊更有一股属于平凡人的烟火气,炊烟食客,说实话,明星黄磊能切切实实接触真正的 “炊烟” 还真不多哩!就如这本书的封面所写:一屋二人,三餐四季,这是家的记忆,也是食物温暖的味道。有时候最平凡的味道,恰恰能品尝出最温暖的情感。再翻翻这本书的目录,更是亲近。八宝菜、毛豆腐、梅干菜、豆腐干、臭鳜鱼、腌笃鲜、东坡肉…… 这份菜单作为江南人的我,怎能不熟悉?!当美食与文字相遇文字的高手,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即使是一次平凡也能深深嵌入你的内心,从你内心最深处掏出你最想要的味道!就如书中的美食,几道平凡食材却能被作者勾出馋虫。作者不单单是对食物的简单描述,还有把食物佐以文学,品出的滋味,便觉非凡品。香菱,江南水乡最为普遍的食材,但如果遇上《红楼梦》命途多舛的香菱,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原本她叫甄英莲,是莲,是 “水中翘楚”,是 “其他植物仰望的公主”,可一旦被拐,就成为了无根之人,漂浮在水中,任风雨蹂躏。再低头看看手中的菱,那种悲凄的美丽又是食物本身品尝不到的。再看烹饪,你可以用文字给予它不同凡响的场域。便如苏东坡的《老饕赋》:“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用心的烹饪,恰如庖丁、易牙临厨,能吃出意境,品出高度。譬如作者对桂花藕的烹调过程的描述:如同老君炼丹,此刻不能揭开锅盖,细细听锅里的声音,内里如絮语,那是水火对藕的谆谆教导…… 能请来炼丹老君的桂花藕,味道岂能是凡品?可这些恰恰就是凡品!这些凡品沉淀在岁月里,流淌在回忆中,再经过语言的洗炼,奉于读者享用,精神上的饕餮,就此上得桌台。很容易把这本书和汪曾祺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联系起来,写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却能让人品出食物所没有的美感。这就是文学的魅力,独特又神奇,置身其外,又身临其境!中间,仅一本书而已……
    食物,是记忆的锚如果你成长于江南农村,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的文笔,而是缘于文字中能流出我们共通的记忆。成年后,每次和儿时的味道偶遇,总能打开记忆的阀门,或是儿时的零食,或是妈妈的味道,甚至是落魄时吞咽的感觉…… 就如菱角,当年和小伙伴赤身下池塘采菱,嫩菱到手,迫不及待入口,那股鲜味似乎还在嘴里回荡。又如甜芦稷,在缺少零食的年代,甜芦稷充当着那时的口粮,偷偷下地采一根,虽没有甘蔗一样多汁,但这种甜,独特,新奇。还有儿时妈妈做的菜,就和作者母亲给他做的鸡头米、桂花藕、八宝菜一样,独属于我的菜肴,一道一道从我眼前经过,铺满了整个童年…… 阅读中,每一种都能让我回忆不断。捧书阅读,穿越过往,掩书而叹,原来这些就是那一个个的锚,栓着过去,牵着回忆…… 每个人读这本书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滋味,因为每个人的回忆都不会重合。那是家的记忆,这份记忆永远不会忘却…… 就像鲁迅在他的《朝花夕拾》中说的那般:“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炊烟袅袅,食客滔滔,我们在炊烟里望见自己,在岁月中和过去相遇。作者这本书哪是在介绍美食呀,分明在呼唤我们的曾经啊!美食、时间与爱情美食与时间,就像爱情与时间,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就是在对的时间,吃上对的食。就如黄磊在介绍惊春雷一样,“将极咸的汤汁浇在锅巴上” 之后,趁着锅巴还没完全化的时候吃,才有滋味。这属于 “一见钟情” 的结合,两厢情愿,最是美好。再如作者与南京特产 “桂花鸭” 的邂逅,初遇之时,因父亲买的速食 “桂花鸭” 的味道而厌恶,到了南京之后,见到 “桂花鸭” 即退避三舍,多年后的某日品到正宗的 “桂花鸭” 后,才知道原来和这位 “姑娘” 已多次擦肩,幸好未真正错过!还如他笔下的 “水蜡烛”,当作者在大学寝室内品尝到同学母亲做的蒲菜水饺,顿时惊为天人,“唇齿之间,顿时上演了一场《牡丹亭》的’还魂’,混着昆曲的调子,把魂儿都惹飞了出去”。何曾想到,原来让他惊艳的蒲菜竟然是他幼年用来照明玩的 “水蜡烛”!此时,就如曾经的 “蜡黄、发育不全的田野黄毛丫头”,在几年之后竟然出落成 “一个脚步轻盈,缓缓走过楼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花魁!” 这等境遇,恰只有小说、电视剧方能演绎啊!其实,美食和时间,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互赋予的,比如酒、腊肉和发酵后的美食,他们是带着时间沉淀的味道,都是时间赋予的。而有些东西并不是不好,只是未在你对的时间,或者时间对的机缘遇见,相互排斥,就有了伤感。
    写在最后有什么方法最能留住记忆?应该是文字;又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味道留存?应该也是文字。文字,独属于每个人的空间,却又可以穿梭历史、地域,到达所有人心里。美食,最平凡却也最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质,撩动生活最底层的那抹平静。当美食遇上文字时,碰撞出的反应,又岂止是味道?还有回忆、奇迹与情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雕刻记忆,舌尖上的江南

      你的记忆中什么最生动?什么最历久弥长?一定是美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美食因其霸道地充斥了你所有的感官,使你每每回想起它来就会调动来自嗅觉、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的记忆,口舌生津,以致于恨不得生出翅膀立刻飞去记忆中的地方再次大快朵颐。我想作者黄磊在创作《炊烟食客》一书时,一定伴随着其所有感官的触动,因为作为读者,我在读这本书时,似乎身临其境,跟着作者一起穿过江南巷弄、小桥流水、原野村庄,看到了五谷丰登、袅袅炊烟,听到了市井的叫卖声、灶台上的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最重要的是尝遍了江南美食。《炊烟食客》的作者黄磊是著名的作家、编剧,参与创作的电视剧曾获得 “华鼎奖” 最受欢迎电视剧剧集奖。1997 年开始写作,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给多家著名报刊撰写名家专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如假包换的 “吃货”,因为只有货真价实的美食家才能在一本书中把自己的美食记忆描述得如此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又心驰神往。作者把他对于江南美食的记忆以素食雅心、田园霁月、江南盛宴、点于匠心、巷弄风情五部分分类,每部分又描述了 8 到 10 种江南美食,每种美食都通过一段故事呈现给读者,作者说:美食是一个载体,它不但承载着味蕾上的记忆,还承载着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事。炊烟食客:著名编剧黄磊重磅新作,美食散文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在食物中品世情,抒写离乡之情思。1. 旁征博引,美食中有文化食物从来都不只是满足我们的口欲,而是承载着传承美食文化的使命。提起东坡肉时就不得不讲一代文豪苏东坡了,他的诗对我们来说是耳熟能详,但说起他有趣的灵魂,就未必有多少人了解了。作者正是以东坡肉引出苏东坡,一个鲜活有趣的形象跃然纸上。一道 “刀板香” 上桌,咦?砧板为什么堂而皇之地抢了盘子的工作,跑到了饭桌上呢?一品锅名字的由来、腌笃鲜的趣事,碗菜与董小宛的渊源,等等。作者对每一道食物的来源都深入探究。不管是有实据也好,还是传说也罢,食物与一段佳话的连接,总能让读者会心一笑,似乎食物中又添了一味特殊的调味品,更加值得品味。美食与文化交相辉映,各自平添了魅力。2. 关联拟人,美食中有颜如玉或许是江南特有的婉约吧,提到江南就不能饶过美丽婀娜的女子。作者在书中对美食的描述,运用的拟人手法比比皆是,其赋予了美食以生命,使一道道菜品、点心鲜活到令人不敢怠慢。菱角菜,在江南被视为一种贱菜,鲜少被人提起。只在被外乡人好奇提起时,才会绽放一丝光亮。作者由菱角菜联想到《红楼梦》里的人物香菱,天生的好面相却被命运捉弄落入尘埃,只愿怯生生安静地生存也不可得。一道菜本无生命,但自此再想到菱角菜,就不由得唏嘘。甜酒酿,那甜丝丝醉人的味道使你想到了什么?作者把它拟人化为江南未出阁的女子。而在我的脑海里也有醉人的一幅画,竟与作者的描述不谋而合,“空气中是桂花的香味,小桥流水,桥上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的女子款款走过”。灌汤包,“只等渐渐散去雾气,才得以见 —— 十来个灌汤包躺在里面,真是躺着,皮极薄,看得清里面油亮的汤汁,皮已不堪重负,颤巍巍地倚着竹篾上的白纱布半躺了下去 —— 好一幅海棠春睡图”。看到这海棠春睡图,我不禁哑然失笑。为作者这丰富、诙谐的想象而不能自已。3. 雕刻记忆,美食中有念想美食中伴随着记忆永远都是最深刻的。这本书美食与回忆孰轻孰重,值得商榷。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亲人、朋友,读者也随着一道道美食会打开自己的回忆大门。惊春雷,刚看到这个名字,极为好奇,自然想起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总之,给人的印象就是惊天动地了。等看到菜的内容才知道,就是用滚热的汤浇在锅巴上,随着 “滋啦” 一声响,香味出来了,大家跟着欢呼起来,这是一道我吃过多次的菜,只是不知道它有这样响亮的名字,嗯,倒也贴切。记忆中,只要这道菜上桌,便气氛特别的热闹起来。八宝菜,作者回忆到家乡的妈妈,隔壁慈祥的老奶奶,这样的记忆已经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头发花白的老人守着屋中的炉火,锅里肥嘟嘟的饺子翻腾着,一个 4、5 岁的小女孩在半梦半醒之间被空气中弥漫的饺子的香味唤醒,从土炕上爬起来,柔柔惺忪的睡眼,” 姥姥,今天吃饺子?我最爱吃韭菜鸡蛋饺子了。“老人麻利地拿起盛着凉水的碗浇入锅里,然后用笊篱将饺子捞出来,掂一掂,盛在大碗里。“对,今天吃饺子,特地给我们家宝贝做的,快起来吃啦!” 这是雕刻在我生命中的记忆,美食与记忆,谁能说得清孰轻孰重呢。作者黄磊把每一个读者都看作是他邀请来的朋友,一起品尝了美味。我也要感谢他给我精心准备的江南美味和老朋友聚会般的酣畅淋漓。下一次去江南,一定循着黄磊先生的《炊烟食客》的记忆去品尝一遍江南的美食,以此成就属于我的舌尖上的江南,记忆中的江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老饕把江南美食写得荡气回肠

        那些美食在心里扎了根,也如同这些皱纹植入了我的生命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经过岁月的熏陶,在心里自然地发酵。如今,揭开尘封的坛子,回望这些美食,我的心里有了另一番悸动和感悟。它们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它们的味道更有层次,它们是岁月留给我的财富,也是经历留给我永存的回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时代华语国际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以图书策划、发行为主业,拥有高端时政、大众学术、经管励志、文学文艺、时尚生活、心理自助、人物传记、少儿等八大版块的综合性产品结构,成为产品结构最完整的民营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