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解读现代中国新闻观念史,深入研究1815-1926年间新闻观念的衍变历程,对思考中国新闻业未来有裨益。

内容简介

新闻观念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尝试用另一种视角“解读”中国新闻观念史,主要回答什么是现代新闻观念、其为何及如何兴起等问题。《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以现代性作为衡量的尺度,重点研究了1815-1926年间中国新闻观念的衍变历程,对现代意义的新闻观念如何在中国演进作出了解读。

宏观上,《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描绘了现代中国新闻观念兴起的三个阶段及特征,将其置于社会结构、社会思潮、知识观念变迁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审视;微观上,阐述了新闻知识的引入、吸收、转换和传播的过程,分析其如何形塑了新闻观念的具体构成。《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清理现代中围新闻观念兴起过程中的诸问题,对于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当下和未来不无裨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宁静致远,学术灿烂
  • 导论:新闻与现代性
  • 一、缘起:古代报纸与现代报纸
  • 二、如何诠释中国的报纸与现代性
  • 三、中国早期现代报纸的四张面孔
  • (一)报刊与现代市民文化
  • (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
  • (三)报刊与现代启蒙
  • (四)报刊与现代政治
  • 四、新的视角:知识、观念与现代性
  • 五、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新闻观念
  • 六、以新闻知识变化为主要脉络
  • 七、方法的尺度:观念史与知识社会学
  • 八、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时间与空间:作为现代知识的新闻
  • 第一章 近代中国“新闻”概念的谱系
  • 一、汉语“新闻”词汇的唤醒及其知识来源
  • 二、新闻知识的分类及原因
  • 三、概念的旅行与视野的分化
  • 四、“新闻”词汇的回流与新闻概念的确定
  • 第二章 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起源
  • 一、出使大臣的新闻观念
  • 二、口岸知识分子的新闻观念
  • 三、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新闻观念
  • 四、新闻观念冲突与“中体西用”
  • 第三章 现代化:新闻观念的社会情景
  • 一、商业报纸成为可能: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 二、新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力:现代邮政和电报网络
  • 三、排斥与控制:官方对现代传播技术的态度
  • 四、城市化、传播媒介与大众社会的开端
  • 第四章 新闻知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 一、办报进入政治活动:知识想象与宣传
  • 二、新闻成为日常生活的知识:政治宣传的副产品
  • 三、阅报与讲报活动:从精英到民众的新闻知识
  • 四、新闻的现代性体验: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报纸
  • 五、传统中国传播结构的打破:报纸与“共同世界”的体验
  • 六、时空结构变化:报纸与日常生活的意义
  • 第二部分 国家与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报纸
  • 第五章 报纸成为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
  • 一、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三种路径
  • 二、现代社会的制度维度:大众传播与象征形式
  • 三、政治化的“旧媒介”:一张政治传播之网
  • 四、控制“新媒介”的一种新方式:设立官报
  • 五、变形:从“不完全官报”到“完全官报”
  • 六、刚性与柔软:强化报刊控制观念的悖论
  • 七、报纸代表舆论:反意识形态控制与意识形态传播
  • 第六章 启蒙与革命:“过渡时代”报纸的“天职”
  • 一、报纸重心的变化:从政治改良到大众启蒙
  • 二、西潮又东风:被启蒙的启蒙者
  • 三、报纸与启蒙:“新民”的三种可能
  • 四、启蒙的转向:革命报的肇兴
  • 五、走向激进:从启蒙到革命
  • 六、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果:自由主义新闻观念之滥觞
  • 七、第二次转向:启蒙与革命交织
  • 第三部分 知识与观念:报纸“以新闻为本位”
  • 第七章 现代新闻职业观念的缓慢兴起
  • 一、从末路文人到无冕之王:“职业形象”的塑造
  • 二、“去个人化”的主笔风格:另一种文人论政
  • 三、文人的转型:现代知识分子的登场
  • 四、新一代报人:初具职业意识的知识精英
  • 五、“访员”:职业观念与职业结构
  • 六、早期“访员”的角色:以《大公报》的招聘启事为例
  • 七、新闻界的望平街:自由职业与报界团体
  • 第八章 “黄金年代”:现代新闻观念的奠定
  • 一、转型的焦虑:新闻事业何以不发达
  • 二、新闻学研究:学理与术业并重的“实利主义”观念
  • 三、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四、师法美日:新闻知识的更新与传播
  • 五、密苏里模式:新闻教育的影响与现代新闻观念的扩散
  • 六、“以新闻为本位”:现代新闻观念的奠定
  • 七、现代新闻观念的特征与不成熟的现代性
  • 结语:现代中国新闻观念为何及如何兴起
  • 一、新闻知识两次变动的状况
  • 二、新闻观念兴起的历史脉络及其现代性
  • 三、报纸进入中国社会的方式:现代知识和现代性体验
  • 四、尾声:“十字路口”的现代新闻观念
  • 参考文献
  • 编者的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