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新文化时期女性命运的巨变。

内容简介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社会处在波动与变革中,思想、文化理念面临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的变化。女性运动也走到了重要节点。年轻一代提出了“新女性”的观念,倡导“婚恋自主”与“人格独立”,无形中改写了“新女性”“旧女性”两代中国女性的人生。

本书重述新文化时期知名的三宗离婚与八段婚姻。作者孔慧怡一反男性中心的传记传统,寻找历史中失落的女性声音,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讲述朱安、许广平、江冬秀、曹珮声、张幼仪、陆小曼、林徽音的婚恋故事,展现巨变时代中“新”“旧”两代女性波澜起伏的命运。

通过这七个性格、背景各异的人物,本书试图探讨当时女子面对的实际问题,描绘出变革时期下中国妇女的各种面貌。她们的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观念,反思五四史观对女性的论述和表达。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贴身的历史:八段婚姻与三宗离婚
  • “新女性”观念
  • 自由恋爱与离婚
  • 五四婚姻面面观
  • 第二章 字里行间:朱安的一生
  • 前奏
  • 早年生活
  • 定亲
  • 成婚
  • 婚姻生活
  • 北京生活
  • 危机
  • 变异
  • 晚年
  • 尾声
  • 第三章 侧写许广平
  • 娜拉走后
  • 广州女子
  • 为爱奔驰
  • 同居的婚姻
  • 从新女性到贤妻良母
  • 第四章 跳出框框的江冬秀
  • “高攀”的婚姻
  • 打破传统
  • 有为之妇
  • 婚变危机与打抱不平
  • 上海岁月
  • 视政坛为泥沼
  • 寓居纽约
  • 终老台北
  • 个人选择
  • 第五章 霞栖楼外数星时:曹珮声的故事
  • 新女性的旧道路
  • 从结婚到离婚
  • 西子湖畔的恋曲
  • 惟剩痴情在
  • 鱼沉雁断不相忘
  • 登极峰而众山小
  • 第六章 沙士顿·张幼仪
  • 徐志摩传记中的张幼仪
  • 沙士顿以前的张幼仪
  • 沙士顿的日子
  • 张幼仪的蜕变
  • 中年到晚年
  • 平实的地方与平实的人
  • 无稽的流言
  • 第七章 掉进罅缝的陆小曼
  • 陆小曼是谁?
  • 寻找真正的陆小曼
  • 何谓新女性?
  • 陆、徐之恋
  • 不愉快的婚姻
  • 陆小曼的妒意
  • 招来嫉妒的对象
  • 假如没有徐志摩
  • 徐氏遗孀
  • 第八章 林徽音的抉择
  • 林家长女
  • 君子好逑
  • 择偶条件
  • 不走的娜拉
  • 时代的烙印
  • 浪漫想象背后的事实
  • 增订版后记
  • 部分参考书目
  • 附录: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5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见婚姻中的女性

    知识分子时常占据了话语权,聚光灯照在身上,根据个人意愿对现实世界进行扭曲。《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社会》等书里作者努力戳穿假象,试图回归现实。《五四婚姻》里介绍了世纪之交的一些女性和她们的婚姻故事。她们处在 “新女性” 和传统女性的交替阶段,她们都和民国大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联系,她们时常活在其阴影下。在婚姻内外,她们都很难活出自己。1. 新旧交替本书中所介绍的女性大都活跃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新旧交替的阶段,这些人虽各有不同,却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现实处境。在婚姻里委屈了自己,离开了也不能成全自己。朱安、江东秀、许广平、张幼仪、曹珮声、陆小曼、林徽因,这中间有些名字相对陌生,可要是提到其伴侣大家可能就比较熟悉了。鲁迅、胡适、徐志摩、梁思成等,皆为民国时期乃至当下都是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大知识分子。有些人的婚姻故事曾被当做八卦传播而变得家喻户晓,有的却仿佛不存在一般。在本书作者的讲述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女性生活中更为真实的一面,也可以借此了解到这个特殊时期的婚姻状况,以及具有独特风味的文学史。2. 身世浮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些女性出生于清末或者民国初年,受到时局的各种影响,个人的命运自然会更加坎坷。本书中的女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可以说是幸运儿。和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大多数同时期女性相比,她们的人生故事得以保留。朱安,一个隐身于大文豪鲁迅背后的女人。从她被许配给周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其在婚姻和人生上的不幸。此时周树人只不过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医学生,而彼时却成了享誉全国的大作家。成婚后的漫长日子里,她独自一人操持着家务,挑起了照顾婆婆鲁瑞的重任。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却始终未能讨得丈夫的欢心。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鲁迅就是一个渣男,婚内出轨了他的学生许广平。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等介绍文学史的书籍中,人们的关注点往往放在了鲁迅和许广平身上。歌颂这对恋人之间真挚的感情之时却常常忘记了那个独自承受一切的朱安。我们固然可以用批评封建婚姻的叙事来继续,可包办婚姻再糟糕,这些女性也是无辜的。事实上这些人在被丈夫以逃婚等形式抛弃后往往会选择了自杀,那些生存下来的处境不会比朱安的好多少。通常我们会将目光放在鲁迅的身上,自带的光环也会让我们对其所作所为更为宽容。可要是站在原配朱安的角度上来想,婚姻的不幸、人生的凄惨,她又做错了什么?用一句生不逢时来概括显然太不负责任。3. 灯光之下受外国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中华大地上的有志青年意识到了包办婚姻是腐朽的,应当被遗弃。可事实上作为男性更容易逃离魔掌,获得新生。对于女性来说,希望是极其渺茫的。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众女性虽有不幸的人生,但至少比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同性更幸运一些。隐身于丈夫的光环之下,她们的人生和命运逐渐变得无足轻重。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让其走出阴影,或者说让读者看见聚光灯下还有更值得注意的阴影。抽象的概括很容易会让人忽视了这对现实中的个体造成的巨大影响。本书中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幸更让我们跳出传统认知的框架,看见她们更为真实的样子。尽管限于记载不足等原因,作者的介绍相对比较简单。这依然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让女性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这在其出生的那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放在当下也一点都不过时。灯光也许没有打在她们身上,但作者努力让我们看清楚其曾经的模样,了解到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女性。不管是大名人还是普通人,人与人之间都应当是平等的。4. 女性传记在古代历史中女性是没有记录的,除非是和知名男性的一起出现。要么是其伴侣,要么是母亲。作为独立的个体,她们是不存在的,也会消失在各种记录当中。本书为女性作传的努力值得肯定,更以此揭露了通常传记存在的各种弊病。更加重要的是指出了人们对待传记的草率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影响。女性没有掌握话语权,自然没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加难以讲出完整的人生故事。作者意图通过本书关注到庞大的女性群体,试图站在她们的视角看世界。为其发声和作传的贡献不容小觑,但也难免会受到个人的偏见和局限等影响,未必就能反映出真实的情况。5. 鲜活历史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了书中所讲述的婚姻故事,可能脑海中更容易出现此类的话语。虽有几分道理,但更应该意识到其作为鲜活历史的价值。文学史中的事件本书用更为生动的语言加以叙述。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更能凸显出其独特之处。纵使如此,我们还是意识到社会安全网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经济独立、家人支持,本书中的女性境遇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张幼仪和朱安就是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成为《玩偶之家》的娜拉,还是在出走后活出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就看这些基本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6. 写在最后当我们过于喜爱一个人,往往会只看见想要看到的,从而忽视了其他的地方。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会将其视为偶像,却忘记了其也是一个必将赴死的凡人。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会挑战很多读者的固有认知,或许会因此产生不少的争论。纵使如此,作者提供的新视角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来不少新的启发。跟随着作者的目光望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脑海中的观念和偏见。那些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需要我们加倍重视。特别是在女性解放运动掀起的一波波浪潮中,人人平等不只是观念,更应该落实到每一个男性和女性所处的世界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本写清末到民国时期女性婚姻观的转变的小书,切入点是当时最有名的男性女性知识分子和他们的伴侣。其中,除梁思成外,按今天的价值观每个男性都当得 “渣男” 的标签,徐志摩是渣男中的战斗机。女性的独立一要依靠独立的经济地位,张幼仪、林徽因是其中佼佼者;二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个人能力,张幼仪、林徽因、江冬秀、许广平无不如此。再不然,就像朱安,有温良的性情。这个世界对女性并不算太友好,在一定需要个婚姻证明自身的年代,无论自己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找个靠谱的男人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的大事年表实在不靠谱,可怜的梁思成先生被死了两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新旧社会形态与道德标准变动的年代,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投机取巧的人,会用新社会主张的权利,逃避旧社会要求自己担负的义务,同时又动用旧社会主张的权利,来逃避新社会的义务;反过来,那些自我道德规范比较高的人,往往会忍辱负重,同时担负起新旧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义务。例如本书所讲的鲁迅原配妻子朱安。不幸的她,沦为了新旧时期伦理道德冲突的牺牲品:既无法享受传统中国旧道德规定的家庭保障,也无法像新时代女性一样走出家门,追求自己的独立。她的一生,都在以旧时代的 “隐忍妥协” 标准要求自己,又从这方面成就了鲁迅。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默默牺牲的无辜女性,绝对不应该被漠视,也不能被简单贴上一个 “守旧” 的标签。

          2
          1
        • 查看全部2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成立于2011年,中南传媒旗下的创新内容出版公司。致力于创新形式的出版和内容产品策划,目标是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个性出版传媒品牌。 浦睿文化寻求独具个性的作者和内容,重视细节与风格呈现。浦睿坚持“一人一品牌”的理念,和优秀作者与艺术家合作,每年策划出版的内容产品少而精,提供具有更好阅读和审美体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