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万维钢关于学习方法研究的系统梳理。

内容简介

很多人虽然多年坚持学习,却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读书、记忆、写作……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本书层层深入,把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学习高手的观察,结合心理学及脑科学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学习理论分享给我们,配合操作性很强的学习建议,帮助我们成为更有章法、更有智慧、真正的学习者。

韩愈本人曾说:“学海无涯苦做舟。”他说的是1200多年前。

最近几十年,全世界科学家结合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进一步发现学习的秘密。只有世界上少数一流的脑力工作者,在用这些方法学习。

跟随万维钢,你将成为知道这些重大学习秘密的人之一。

最高学习效率=15.87%、秘密项目、修炼文化自觉……连这些学习方法都知道的你,一定会成为学习高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写给天下通才
  • 引言
  • 学精第一
  • 刻意练习
  • 最高学习效率=15.87%
  • 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一种风格
  • 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简单心法
  • 忘记是为了更好的记住
  • 反脆弱式学习养生法
  • 学广第二
  • 自由技艺
  • 屠龙术的日常应用
  • 从“刻意练习”到“功夫在诗外”
  • 深度对广度
  • 创造第三
  • 到底什么是发散思维
  • 怎样“不”集中注意力
  • 创造的脚手架
  • 秘密项目
  • 创作者的悖论
  • 修炼你的文化自觉
  • 策略第四
  • “自学”的学问
  • 学习的快功和慢功
  • 有关学校教育的大实话
  • 每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
  • 两种技能增长曲线
  • 兵器第五
  • 谈谈写作和研究
  • 好思想都在哪里
  • 厚道的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
  • 我怎样管理信息
  • 强力研读笔记法
  • 无为第六
  • 庄子“无为”的一种科学解释
  • 主动操作大脑
  • 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万老师“学习”学习的方方面面。

    非常推荐的原因是,庄子在《养生主》一章中开篇讲到这样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它的大意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要失败的。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还要去做,失败是确定无疑的了。那我们终身学习是在做什么呢?我们不是需要挑战一个注定失败的事情。是要让这件事变得更高效。比如说要 “学习” 如何学习,并且哪怕是这件事你也要更高效的学习,你应该跟高手去学习。万老师的读书吞吐量是惊人的,也一直在解读国外前沿的知识,而其中关于学习的一部分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本书就像是万老师精英日课和平时积累,关于学习的集中整理,对信息和知识的梳理,并不是 1+1=2 的效果,专题的训练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连接,能让你迅速把握知识结构,拥有成为高手的种子。多篇关于学习的前沿研究,加上万老师深度思考后的解读,再通过总结归纳把知识点结构有序的排列,啧啧啧,这是一个关于 “学习知识” 的美食盛宴,邀请你来品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用考试的你,也值得看看这本全是干货的书。

      不知道看到这篇书评的你,是否还需要考试,或者你还在学习一项技能,又或者你在不断提升自我?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反自觉,但对学习真的有效的方法。 我主张你读新书,学新思想。经典最厉害的时代,是它们还是新书的时代。科学学习方法不相信什么 “寓教于乐”,学习这件事永远都需要你的刻苦付出。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很多事情就算你特别努力而且使用了正确的方法也未必能成功,但 “学习” 不是这样。学习是一件让人充满掌控感的事:你可以做到日日精进,你会感到快乐。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只要你是为了一个明确目标努力,你大致都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悦感。有些人认为工作是很辛苦的事情,什么推迟享乐啊,要学会做取舍啊,今天的受苦是为了明天能享受更多啊 —— 他们说的肯定是简单劳动。对于高级智力活动来说,工作充满乐趣。这就是为什么极端式的成功者把工作视为最大的乐趣。记下来了,你就不用惦记它了。这其实也是解放大脑!思维导图是自己用的!花哨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身上应该有创伤、有错误、有硝烟的味道。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草稿图。更高级的用法则是用思维导图做决策和判断。自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处理文本信息。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必须对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自学最有控制感。你自己决定学什么,自己选择学习材料,自己掌控学习节奏,自己把关学习成效。品位是你自己喜欢什么东西;而文化自觉,是你知道现在别人都喜欢什么东西。品位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而文化自觉能允许你从事一门创造性的事业。丧失人格不会追到女神,以我为主的个性发挥才是创作的源泉。创作事业对你真正的考验在于,如果作品失败了,你怎么办。只为爱好、用玩票心态创作的人,会在失败的时候轻易放弃。而轻易放弃的人做不成任何大事。你要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反而得不到市场;你要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就做自己,反而可能引领市场。你体会一下 “孤持” 这个词。它跟 “孤独” 不一样,孤独可以是被动的,我喜欢热闹但是没人理我,我很孤独。孤持则有一分主动的意味 ——— 孤独,但是我坚持如此。孤立,能让你更大胆地思考。借鉴的水平有高有低,水平高的不容易看出来,水平低的让人看出来就有点尴尬。善于用脑的人,第一,他的状态切换会更主动、更自由;第二,他能达到的状态比别人多。假装自己是别人。这是当你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用的办法。小睡片刻。有研究表明打个 10 分钟的盹儿就能让人的精力更充沛,而你如果想要获得增强的创造力,可以小睡 90 分钟。如果你真的深入到一个问题中去,表现出来就是心事重重。就好像正在经历什么人生巨变一样,你不想这个问题都不可能。也只有进入这样的状态,灵感才可能来找你。有人学钢琴也有这样的体会,一首很难的曲子练了几个小时怎么练也练不好,睡一觉第二天自动就会了。据此我们知道,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快越好。复杂的技能需要时间间隔。真正的斜杠青年追求的不应该是在简历上多加几个斜杠,而应该是培养广泛的兴趣,把知识本身当成回报。哲学让你学会适应矛盾。讲任何东西都要考虑听众的视角,只有充分理解听众,对谈话背景非常敏感,你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你不可能在生活的所有方面追求不确定性。你越是要在某一方面冒险,就越是应该确保其他方面稳定。一定程度的多任务 —— 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 —— 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记忆。我们应该随时都有好几本书在读。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不是天天复习,而是故意把它放在那里等几天,等到提取强度慢慢变弱了,我们已经有点 “忘记” 了,再进行一次测试式的复习。如此一来你不但用最少的时间学习,而且还能通过遗忘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提取的时候越困难,这个提取动作对两个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考试就是最好的复习而像什么闪视卡片,还有工整漂亮的课堂笔记,则是简单、可操作、的确能证明你在学习,但实际上没什么用的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也不好玩。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都是相似的,学习不好的同学各有各的学习方法。最科学的安排不是期末考试应该得 85 分,而是在每次学习之前,安排学习内容的时候,确保有 15% 的新东西。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找到这些学生退学并不是为了打工挣钱养家,而是受不了聚会、游戏和毒品的诱惑,他们根本没心思上学。实际上,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习更好,你可以尝试更功利一些。他们上场不是为了跟对方球员交朋友,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甚至也不是为了打出赏心悦目的比赛。他们上场是想赢!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 —— 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有人拿不到这个位置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自己的孩子猛练的父亲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一帮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对轻松一些。但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这是非常愚蠢的。
      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长短与考试成绩无关。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她本人居然曾经是一名口吃者!我曾经听说,口吃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想根治必须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处世态度重复!重复!再重复!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 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教坏的。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们对新技能的学习,并使他们逐渐丧失竞争力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很多事情就算你特别努力而且使用了正确的方法也未必能成功,但 “学习” 不是这样。学习是一件让人充满掌控感的事:你可以做到日日精进,你会感到快乐。科学学习方法不相信什么 “寓教于乐”,学习这件事永远都需要你的刻苦付出。21 世纪什么人才最贵?答案当然是天才最贵。天赋无法复制,可遇不可求,是最稀缺的资源。那什么人才是第二贵的?答案是多面手。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不曾有趣过

        1/ 学习究竟是什么?最近看得最认真的书,可以说是在认真研读了,购买书之后会赠送一本电子书,我花上了几天的时间看了看,大部分是在电子书上完成的。全书都是对于学习的知识,包括成为一个精英,应该如何去学习,如何做创作,看完之后并且践行了,相信能够摆正对于学习误解以及知道如何慢慢地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整本书逻辑很清晰,首先是讲了如何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成为一个专业的人,也就是学精,很简单的道理,在「学习区」里疯狂地练上一万个小时之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顶尖高手。每天练习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 10 年时间。我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是读书笔记方法和工具的两章。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第二,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第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第四,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者文章的联系。特别是第四点,将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进行连接,会发现这些知识点在脑海里的印象更为深刻了,因为更加有条理,更加清晰了。2/ 学习从来不曾有趣过好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有趣的学习方法,网络上分享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学习方法,其实只是看起来很有用,实际上帮助不大。比如经常能够看到做得很好看的笔记、思维导图,但是笔记好看并不会让学习效率变得更好,真正有用的内核依旧是不断地重复和测验。包括这本书里面介绍的各种学习方法,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地方,比如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经常测验;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连接;就是这么简单,所以真正的学习其实就是这么枯燥,就是看你能不能承受这种枯燥。3/ 每个人都应该看一下这本书如果想要了解怎么样有效学习,只要看着这本书就行了,因为书中经常会出现在其他书籍中出现的概念或者方法,如果对其中某个概念或者学习方法感兴趣,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可以去看这些书。书中把记笔记比作是将知识存储在硬盘里,将创作比作是从硬盘里读取数据,在内存里面进行整理和加工。如果硬盘里面的知识经常维护,那么在创作阶段,就无需做更多的数据处理,从而创作压力就会减少。通过书中的笔记法,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做好笔记,日后时常复习整理,相信能够对写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按照书中的强力研读笔记法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然后今天整理完笔记,把读书笔记发布在公众号上,确实十分高效。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2条书评

        出版方

        得到图书

        得到图书是思维造物旗下业务线,通过得到App独有的结构化生产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产品。产品线包括得到讲义,前途丛书、通才丛书、前沿报告、详谈丛书、方法丛书等,覆盖学科、职业、组织、人物、前沿课题等多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