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任智勇对咸同时期的榷关与财政制度研究的总结与梳理。

内容简介

鸦片战争不仅使清政府的财政雪上加霜,也改变了相承已久的榷关制度。

作者一方面探讨清政府对财政危机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作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中榷关的衰落导致厘金和洋税乘势而起。到1864年战争结束时,厘金和洋税已成为更重要的商业税征收机构。多年来农业税为主的国家财政结构自此发生转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榷关基本情况
  • 第一节 从三年比较到定额征收
  • 第二节 各榷关基本情况
  • 一、辰州关
  • 二、闽海关
  • 三、荆州关(附武昌厂)
  • 四、武昌厂/游湖关
  • 五、九江关
  • 六、赣关
  • 七、临清关(含户关、工关)
  • 八、天津关
  • 九、天津海税
  • 十、中江关、奉天牛马税
  • 十一、芜湖关
  • 十二、凤阳关
  • 十三、南新关、北新关
  • 十四、浙海关
  • 十五、浒墅关
  • 十六、龙江、西新关
  • 十七、淮安关(含宿迁关)
  • 十八、江海关
  • 十九、扬州关
  • 二十、崇文门
  • 二十一、左翼、右翼
  • 二十二、张家口
  • 二十三、杀虎口
  • 二十四、归化城
  • 二十五、夔关
  • 二十六、潼关商税
  • 二十七、山海关
  • 二十八、粤海关
  • 第三节 1850年前财政体系中的榷关
  • 第二章 转变?——以粤海关为例
  • 第一节 道光、咸丰朝粤海关监督出身考
  • 一、粤海关监督的出身和任期
  • 二、粤海关税银的去向
  • 三、忠诚还是能力?
  • 第二节 1843—1854年的粤海关体制
  • 一、海关监督及其衙署的变化
  • 二、夷税征收政策的演变
  • 三、夷税收入的变化
  • 四、粤海关收支结构的变迁
  • 五、小结
  • 余论: 变与不变之间
  • 第三章 榷关的衰落
  •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冲击下的晚清榷关
  • 一、晚清榷关的定额制与道光末期的形势
  • 二、兵锋所指下的榷关
  • 三、战争初期榷关的混乱与政府的应对
  • 四、咸丰朝后期和同治朝的税关政策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从江南四榷关看同治初年的关厘之争
  • 一、三织造与四榷关
  • 二、左、曾、李三人的纷纷上折与中枢的对策
  • 三、关厘之争及其他
  • 结语
  • 第四章 洋关的扎根——以闽海关为例
  • 第五章 晚清财政中的关税
  • 第一节 三成船钞与同文馆
  • 一、三成船钞的缘起、拨解与数额
  • 二、三成船钞的支出与同文馆的桌饭银
  • 第二节 江海关二成洋税与江南制造局经费
  • 一、江南制造局财政拨款制度之沿革
  • 二、制造局经费数额之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汤象龙浙海关数据校勘记
  • 一、汤著数据诸问题溯源
  • 二、以浙海关为例对汤著收支两表进行校勘
  • 三、小结
  • 附文一 清末各省财政监理官人员考
  • 附文二 光绪三十年粤海关改革再研究
  • 附文三 王庆云与《石渠余纪》考
  • 附表
  • 参考资料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