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8千字
字数
2016-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宋,是全新的。从五代之乱到清明上河,历史风云经历了怎样的变幻?“改革”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吗?改革又该如何进行、怎样发生?解答这些疑问,感受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
内容简介
赵匡胤黄袍加身,柳永流连青楼吟晓风残月。
狄天使横冲直撞,包公端坐开封府铁面无私。
辽、金、西夏,强敌四起虎视眈眈,
汴梁城、临安府,蹴鞠、相扑,依旧歌舞升平。
大宋活出了自己的新味道,绝对不同以往。
知名学者易中天所著"中华史"最新卷,围绕"革新"这一主题,梳理唐宋变革之际的历史走向,分析宋代不同以往的诸多面向:新生活、新经济、新政权、新形势、新战略,宋是全新、不同以往的,革新的成败得失也值得今人检讨。易中天独有的"易氏品读"风格,又把原本枯燥的历史争斗娓娓道来,风趣易懂,却不乏深刻。
本书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和全局视野观察宋代,分析宋代开国以降的战略部署和决策,又着眼小处,从具体事例和历史人物中发掘大历史的深层脉络。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哪些历史细节?包拯究竟是谁?狄青因何而死?《大宋革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且不仅给出答案,更揭示了三千七百年中国文明史里内在的脉络和逻辑。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六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 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七卷,进入第四部。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新生活
-
闲情与闺情
-
市井歌谣
-
椅子与包子
-
刺青者
-
景德镇
-
第二章 新政权
-
陈桥兵变
-
约法
-
集权
-
官本位
-
共治天下
-
第三章 新经济
-
庄园
-
城市
-
海外贸易
-
科技文化
-
商业奇观
-
第四章 新形势
-
契丹人来了
-
萧太后
-
杨家将
-
花钱买和平
-
另类儿皇帝
-
第五章 新战略
-
谁是包公
-
狄青之死
-
如此军改
-
自毁长城
-
逼出来的开明
-
附录
-
本卷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取舍得失
只要取舍就一定有得失。相对于崇尚武力,重文轻武不会出现军阀,但必然文弱。其实汉四百年,唐三百年,而若不是赵构侥幸逃脱,重文轻武的宋只有一百六十年,而后是半壁江山苟延残喘。所以并不是尚武还是轻武的问题,而且背后的帝制集全,才是 key。只要是选择就必有代价。
精致、繁荣、柔弱
大宋朝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王朝,依法治国章程完善并且执行严格,文化空前繁荣,生活精致,贸易发达,国库充实。但是,宋朝重文抑武,军队作风散漫,不团结,战斗力和士气低下,同时冗官冗兵又掏空财政收入,经济和文化繁荣下暗藏危机。大宋的时代精神不在于血脉偾张,而在于表达婉约、细腻的情感,注重向内心探寻情感世界。宋词开始表现更多的闺情,不像唐诗那么关注国情。宋朝商人地位开始上升,社会以经商为荣,商人发展机会多,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官方管制放松,城市不设宵禁,农村不抑兼并,民间资本能够自力更生地发展,生命力大大增强。土地也是商品化的,可以转手买卖,促进庄园经济繁荣,走向商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开明的政策,良好的管理,使大宋成为当时全世界城市最多也最大的帝国。指南针是宋朝的发明,活字印刷术也是,火药技术也大大改进了。活字印刷术使得考试资料普及,更多人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学习知识,给了寒门子弟更多机会。商业繁荣也催生了纸币,也带动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反过来再促进商业繁荣。帝国维持不那么依靠农业税,而是商业税,其实发展商业也可以分担农民的税负,有一定好处。大宋也是海洋贸易大国,保护外商的私有财产,也保障人身安全,为外商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在宋朝,许多外来的农产品和日用品也极大丰富了日常生活。因此宋朝生活是精致的,这也衬托了宋词的婉约、细腻。但是宋朝重文轻武,养兵但是少用兵,冗兵吃了很多财政收入,导致宋朝看起来很富庶但是中央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官员也冗余太多,办事流程多并且职责不明晰,行政效率低下。同时,财政收入也直接用来买和平。不精兵简政,财政开支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军人地位低下,并且不专注练兵备战。削弱兵权,频繁换将,导致边关军队不团结,士气不高。军人没有汉唐雄风和先秦的血性,不能升官,不能发财,也不能建功立业,就只能靠经商来谋一条出路。只有文臣还保留了风骨,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没有断流。宋偏安一隅,多个民族政权并立于中华大地,宋也没有足够的进攻力量来收服他们,军事上没有进取心,长期多民族并立也留下很大的隐患。但宋代政治是开明的,讨好文官、军队、百姓,但是财政开支太大。强大的外部压力,逼出了依法治国的政治文明和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大宋军队虽然不会进攻,但是防守技术是先进的,还能支撑住。王朝的稳定靠着行政手段、军事力量和商业网络来维持。即使军事上被动,宋朝还能延续三百年,但最后不得不败在外族入侵。
繁荣的大宋
宋朝经济、文化、科技、艺术、航运、商业空前繁荣,生活精致,贸易发达,国库充实。但是,宋朝重文轻武,军队作风散漫,不团结,战斗力和士气低下,同时冗官冗兵又掏空财政收入,经济和文化繁荣下暗藏危机。军事的孱弱最终导致山河丢失,王朝覆灭。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